-
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在BSL-3实验室进行病毒培养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篮式生物反应器在BSL-3实验室进行高致病性病毒培养的风险点加以评估,通过对病毒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环境中病毒浓度的监测判断其在BSL-3实验室病毒培养的安全性。方法:用灭菌的拭子在病毒的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对篮式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及连接处进行涂抹采样,同时在安全柜中,用AirPort MD8空气采样器对病毒的接种和收获操作过成进行空气采样,并且对在3个阶段操作后,实验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涂抹采样,3种方式进行监测。结果:在病毒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篮式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及连接处采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病毒接种和收获操作过程中的空气采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实验人员个人防护装备采样的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BSL-3实验室采用篮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病毒培养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通过检测结果显示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未有病毒的泄露,进而确保了实验人员和实验室内环境的生物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病毒培养方式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3L转瓶及14L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病毒制备的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产量及质量.方法 分别采用3L转瓶及14 L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3L转瓶培养细胞96 h后感染SZV株森林脑炎病毒(MOI=0.01、0.04、0.1及0.4),培养至80 ~ 96 h收获第1次,每隔48 h收获1次(500 mL/次);14 L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7d后感染SZV株森林脑炎病毒(MOI=0.01、0.04、0.1及0.4),感染后96 h开始流加病毒维持液,并收获病毒液,每24 h收获10~15 L.两种培养方式收获的森林脑炎病毒液经超滤浓缩、β-丙内酯灭活、柱层析纯化后获得疫苗原液,并进行相关检定.结果 4种MOI感染Vero细胞,采用3L转瓶方式培养可连续收获6~7次,病毒液产量为3~3.5L,收获液平均滴度为7.4 lgLD50/mL;采用14L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可连续收获14 d,病毒产量140 ~ 160 L,收获液平均滴度高达8.4 lgLD50/mL.两种方法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原液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且14 L篮式生物反应器制备原液的效力及蛋白含量优于3L转瓶.结论 应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制备Vero细胞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产量及质量高于转瓶培养工艺,本实验为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及工艺改进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工艺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工艺.方法 对细胞接种密度、载体装量、培养基种类、病毒培养温度、pH、MOI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测定葡萄糖消耗量、病毒滴度、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残留量,分析并确定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最适培养工艺参数.结果 载体装量400~ 600 g,细胞接种密度1×106个/mL时,葡萄糖消耗量最大,平台期持续2~3d,此时细胞接种病毒最佳.以0.01~0.3 MOI接种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采用199培养基于(33±0.5)℃,pH7.4~7.6条件下培养时,病毒滴度最高,HCP残留量较低,为最适培养工艺.结论 初步建立了基于篮式生物反应器的脊髓灰质炎病毒高效制备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