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在BSL-3实验室进行病毒培养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篮式生物反应器在BSL-3实验室进行高致病性病毒培养的风险点加以评估,通过对病毒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环境中病毒浓度的监测判断其在BSL-3实验室病毒培养的安全性。方法:用灭菌的拭子在病毒的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对篮式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及连接处进行涂抹采样,同时在安全柜中,用AirPort MD8空气采样器对病毒的接种和收获操作过成进行空气采样,并且对在3个阶段操作后,实验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涂抹采样,3种方式进行监测。结果:在病毒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篮式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及连接处采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病毒接种和收获操作过程中的空气采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实验人员个人防护装备采样的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BSL-3实验室采用篮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病毒培养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通过检测结果显示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未有病毒的泄露,进而确保了实验人员和实验室内环境的生物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假病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冠病毒等高致病性病原体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毒株获取困难,给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限制。假病毒是一种嵌合型病毒颗粒,结构与野生病毒相似,具有类似活病毒的生物特性,但没有活病毒的致病性,可以在BSL-2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可通过插入报告基因,实现假病毒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假病毒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和抗体检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病毒受体研究、动物模型建立、抗病毒药物筛选和核酸诊断试剂的质控等研究。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中和抗体检测、疫苗的研发与评价和药物筛选等研究,本文就假病毒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分离与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的细胞培养和全基因组测序方法,了解2019-nCoV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选取部分2019-nCoV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接种Vero-E6细胞培养管进行分离培养,逐日观察病变,对病变的细胞开展荧光定量RT-PCR检测确认病毒分离结果;选取部分分离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10倍稀释后接种细胞测定病毒滴度。采用2019-nCoV全基因组捕获技术及二代测序方法对部分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分析其变异位点。结果: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立2019-nCoV在Vero-E6细胞系中的病毒分离方法,共对150份2019-nCoV阳性病例鼻、咽拭子标本开展病毒分离,共分离到22株2019-nCoV毒株。对其中的18株2019-nCoV开展全基因组测序,获得的基因组序列全长约为29 600 bp,基因同源性在99.9%以上,共有43个核苷酸和2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到的病毒分为L型和S型分支,在L型分支中,又包含了欧洲家系I型和II.1型分支。结论:通过Vero-E6细胞成功分离培养了2019-nCoV,并分析了其基因变异规律,为病例的溯源、药物筛选、生物学特性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基础。同时,持续开展2019-nCoV分离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后续的新冠肺炎防控及变异毒株的监测也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通风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研究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下简称"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以对实验间内部的气溶胶扩散进行有效控制.方法: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采用全新风通风设计,送风为3级过滤,采用定风量控制;排风为1级高效过滤,采用变风量控制,其中缓冲间设有高效过滤排风口,实验间设有风口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缓冲间通风采用上送上排的布局,送、排风高效集成在吊顶内;实验间通风采用侧上送风、侧下排风的方式.为验证通风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0°、30°、45°、60°、90°送风角度下的气流组织、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分析,并模拟不同送风角度下的实验间气溶胶浓度分布情况,以确定最佳送风角度.结果:经气流组织、温度场、速度场及气溶胶扩散控制能力的综合比较,移动P2+实验室通风系统以60°送风最佳,且检测结果表明该送风角度下的换气次数、静压差、温湿度、洁净度以及气流方向等核心指标均满足GB 27421-2015《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和T/CESC 662-2020《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的要求.结论:在进行移动P2+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各送、排风口位置和设备设施布局因素,还应选择合适的送风角度,以提升防护区的生物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折叠组合式模块化BSL-3实验室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为解决现有的移动生物安全3级(biological safety protection third-level,BSL-3)实验室无法实现空间功能拓展、规模化部署、低成本运输等问题,研制一种折叠组合式模块化BSL-3实验室.方法:该实验室由折叠组合式方舱模块、通风净化模块、供配电模块、监控通信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和仪器设备模块组成.其中折叠组合式方舱模块以可调平底架作为支撑,以折叠单元作为围护结构,方舱内部分为工作辅助区和防护区;通风净化模块由送风模块和排风模块组成,送风模块与新风空调集成设计,排风模块集成一主一备2套风机和袋进袋出过滤装置;控制系统模块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的控制方式,以数据服务器为中心,采用Profinet协议和MODBUS-TCP进行通信.结果:经测试,该实验室的内部微环境、气流方向、气密性、工况、消毒效果等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BSL-3实验室的要求.结论:该实验室可实现批量化运输和规模化部署,为疫情防控和跨地域支援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实验场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空运条件的集装箱式生物隔离方舱负压环境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研究并设计一种可应用于集装箱式生物隔离方舱的负压环境,以满足在陆、海、空多式联运转运过程中及空运条件下箱内的负压环境稳定及压差动态智能调控.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传染病负压隔离装备的压差设计规范及研究成果,设计一种动力分布式无风道通风系统,通过预设压力冗余、传感器实时监测以及压力动态跟随,实现在空运过程中集装箱内的负压稳定和智能调控.结果:设计的集装箱式生物隔离方舱负压环境经测试,箱内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的"三区两通道"各区压差满足预设要求,清洁区室外、清洁区卫生间、缓冲区二更的清洁区卫生间、缓冲区一更的污染区、污染区卫生间和污染区室外的压差分别为34.2、38.8、-8.0、-31.7、-15.1和-44.6 Pa.通过箱内布设的传感器及智能显控设备,测试验证箱内各区压差动态能够满足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要求.结论:箱内各区稳定的负压环境和智能压差调控,使集装箱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特性,有效保障烈性传染病患者全域安全转运及空运条件下的转运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沙粒病毒进入抑制剂体外药效学评价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沙粒病毒是一类有囊膜的RNA病毒.以哺乳动物为宿主的沙粒病毒(mammarenavirus)中,有9种可致人疾病,其中8种可致人出血热.拉沙病毒(Lassa virus,LASV)感染人所致拉沙出血热(Lassa hemorrhagic fever)流行范围广,有引发疾病大流行的可能,因此拉沙病毒被列为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目前针对沙粒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极为有限.本研究应用重组病毒技术,以HIV-1为核心,共构建了以9种沙粒病毒外壳蛋白包裹的重组病毒(arenavirus-GP/HIV-luc),在考察了它们对17株人、猴、鼠及蝙蝠的不同组织来源细胞进入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了沙粒病毒进入抑制剂药理活性评价模型,并用工具药验证.本研究建立的重组沙粒病毒进入抑制剂体外药效学评价模型特异性好,安全性高,可在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进行实验,可为抗沙粒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活性评价提供技术平台,促进针对沙粒病毒出血热的药物及疫苗的研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改造关键技术分析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进行改造,使BSL-3中通风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8版)中新增BSL-3技术要求,对BSL-3中通风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相关条款与实验室现有的情况相结合,针对通风系统和通讯系统关键技术点建立改造技术方案.结果:制定出了符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的BSL-3通风系统和通讯系统改造方案,使改造后的BSL-3符合新版国家标准.结论:在BSL-3关键技术的改造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新标准进行,使改造后的BSL-3通风系统和通讯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SL-3实验室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的封口方式及层数对高压灭菌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感染性废物的包装给出一个合理的包装层数和封口方式,在指定的高压灭菌程序下,达到更好的高压灭菌效果.方法 在指定的高压程序P4、P9下,针对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采用不同的包装层数和封口方式(包装层数分别为单层、双层、三层;封口方式分别是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通过用生物指示剂对内部感染性废物的上部、中部、底部进行检测,评价不同组合方式下的高压灭菌效果.结果 1)在P4高压程序下,三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包装封口方式按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内部感染性废物上部、中部、下部的生物指示剂的阴性率分别为上部是100%、0%、0%,中部是45%、0%、0%,底部都是0%.二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包装封口方式按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内部感染性废物上部、中部、底部的生物指示剂的阴性率分别为上部是100%、85%、0%,中部是67%、20%、0%,底部是10%、0%、0%.一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包装封口方式按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内部感染性废物上部、中部、底部的生物指示剂的阴性率分别为上部是100%、100%、0%,中部是70%、45%、0%,底部是12.5%、0%、0%.(2)在P9高压程序下,三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包装封口方式按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内部感染性废物上部、中部、底部的生物指示剂的阴性率分别为上部均是100%,中部是100%、100%、70%,底部是100%、100%、30%.二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包装封口方式按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内部感染性废物上部、中部、底部的生物指示剂的阴性率分别为上部均是100%,中部均是100%,底部是100%、100%、60%.一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包装封口方式按轻微折叠、高压胶带、尼龙扎带封口,内部感染性废物上部、中部、底部的生物指示剂的阴性率分别均为100%.结论 高压感染性废物时,采用单层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不封口的方式进行高压,高压灭菌效果最好.必须封口时,应尽量避免将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的袋口封的过紧,以免由于蒸汽不能完全渗透,导致感染性废物达不到完全灭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需优先发展防控手段的10种人兽共患病毒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8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优先研究和发展的10种人兽共患病毒病,其中8种病毒病由动物经气溶胶或密切接触在人群中传播,2种经蚊媒直接或间接传人.除寨卡病毒外,9种需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的高致病性病原体,其中6种需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4,BSL-4),3种需在BSL-3.因此,只有在有条件的实验室才能承担对这些病毒病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就这10种病毒病从传播途径、临床危害及疫苗研制的主要方面与现状等进行简述,并探讨分析对这些传染病的防控问题,以期有关机构及人员做好应有的防控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