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点穿刺法在幕上脑出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索靶点穿刺法在幕上脑出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在本研究作者所在医院接受微创穿刺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记录信息收集靶点穿刺法手术组患者52例和传统穿刺法手术组患者46例,评价穿刺准确性和血肿引流效果,通过格拉斯哥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改良的脑出血分级量表(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grading scale,ICH-GS)、脑出血功能转归评分量表(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unction outcome scale,ICH-FOS)评分评估临床效果及患者预后.结果 靶点穿刺法手术组置管与血肿中心距离更短、残余血肿量更少、ICH-GS评分提高(P<0.05),GCS和ICH-FOS评分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点穿刺法定位精准,引流效果良好,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非标准颅脑CT扫描的血肿定位穿刺且没有专用定位工具的医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网格化管理对社区疫情防控的作用及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中,社区成为阻击疫情的前沿阵地。通过发挥联系到户、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全面落实的网格化管理优势,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得到了保障,网格化管理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就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抗疫的及时精准服务。提示我们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嵌入到社区网格中运行,可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性、整体性、精准性、可行性和时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脊液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协助诊断成人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为急性脑炎,病原学诊断是常见的诊断方法,但临床上病毒检测、分离比较困难,检出病原体种类比较局限。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是一种快速精准的分子诊断方法,可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及检出种类,可检测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不常见的病原体。文中报道1例27岁男性患者,以恶心呕吐、高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考虑流行性乙型脑炎,但缺乏病原学证据,遂行脑脊液mNGS检测出乙型脑炎病毒,大大提高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诊断的精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D打印导板在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治疗中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63例接受DRG-PRF术的胸段PHN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n=31)和对照组( n=32)。试验组利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背根神经节穿刺,对照组接受常规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发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手术并发症。 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9%(79/93),高于对照组的30.2%(29/96)( P<0.001);试验组≥3次穿刺发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分别为4.3%(4/93)、1(1,1)次、2.9(2.8,3.0)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1.9%(21/96)、2(1,3)次、9.0(4.5,12.9)min( P<0.01);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有1例刺破胸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误入椎管、血肿、脊髓损伤、肢体运动障碍、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是引导PHN患者行DRG-PRF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升DRG-PRF手术效率,但对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继往开来,行稳致远:我国产前筛查诊断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的产前筛查诊断工作相对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绩斐然。本文从产前筛查技术的发展脉络、政府立法和行政管理部门对产前筛查工作进程的有利推动、遗传学技术手段推动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可及性和精准性几方面回顾了我国产前筛查诊断工作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即产前筛查诊断专业人才匮乏和临床咨询面临的困境,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人文关怀能力的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选取山东省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36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能力量表、职业认同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进行调查,以人文关怀能力3个外显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人文关怀能力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整体低于国际常模水平,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法可分为关怀能力风险组、关怀能力潜力组及关怀能力优势组3个潜在剖面,其中关怀能力优势组关怀能力已达到中等国际常模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均 P<0.05)。 结论: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存在较大异质性,潜在剖面相较于整体区分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分析更具精准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潜在剖面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以实现肿瘤科护士整体关怀能力的均衡同质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是未来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对脊柱外科提出的要求,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应运而生。现阶段脊柱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应用于辅助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应用场景单一。本文对脊柱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优势和局限性、脊柱机器人辅助置钉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应用脊柱机器人的关键技术、X线辐射暴露、学习曲线和成本收益分析、脊柱机器人拓展应用和未来技术进行综述。未来机器人辅助自主置钉、椎板切除减压、肿瘤活组织检查及切除、对骨质疏松患者智能规划置钉、软组织识别和反馈及微创手术通道建立是对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更高要求。脊柱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在颈椎、脊柱骨盆固定、脊柱肿瘤、脊柱畸形手术等方面发挥其精准、稳定、微创的优势,同时提高手术效率和成本收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一株柯萨奇病毒B组5型分离株的全基因组解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云南省2022年一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分离得到的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基因突变和重组特征。方法:通过人宫颈癌细胞培养获得病毒分离株,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分离株进行病毒基因序列测定,采用MEGA、RDP4及SimPlot软件,解析病毒基因组学特征。结果:分离株YN-01/CHN/2022与2株广东CVB5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6%,属GⅠ.C1分支,与国内大多其他CVB5流行株相似度低(≤90.3%),揭示国内CVB5流行株间基因组差异较大。该分离株VP1序列存在2个特有的氨基酸突变(T246A和T275A),但其95位氨基酸未发生改变。基因重组分析显示YN-01/CHN/2022可能为重组株,重组位点发生在P1区VP4(940)和P2区2A(3 540)。结论:本研究分离株YN-01/CHN/2022属于CVB5 GⅠ.C1基因型,存在特异的核苷酸分歧,也证实了CVB5基因组有重组现象发生。该数据提示增强CVB5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持续追踪病毒进化规律,不断提高相关疾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FS-LASIK与SMILE矫治散光的矢量分析及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微透镜取出术(SMILE)矫治散光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月—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FS-LASIK或SMILE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120例214眼,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FS-LASIK组58例105眼和SMILE组62例10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散光矢量分析结果,包括目标散光矢量(TIA)、术后3个月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幅度(ME)、误差角度绝对值(|AE|)、差异矢量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OS)。结果:术后3个月,FS-LASIK组术眼无散光11眼,占10.5%,顺规性散光23眼,占21.9%,逆规性散光和斜轴散光共71眼,占67.6%;SMILE组无散光35眼,占32.1%,顺规性散光58眼,占53.2%,逆规性散光和斜轴散光共16眼,占14.7%;2个组间术后不同散光轴向眼数占比差异有统计意义( χ2=48.20, P<0.05)。术后3个月SMILE组术眼SIA、|AE|、|DV|、CI和IOS均小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FS-LASIK组术眼ME为-0.20(-0.37,0.00)D,散光轻度过矫,SMILE组为0.20(0.00,0.25)D,散光轻度欠矫。FS-LASIK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MIL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镜度(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其余散光矢量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FS-LASIK和SMILE对散光均有良好的矫治效果。FS-LASIK术后散光呈轻度过矫状态,而SMILE术后散光呈轻度欠矫状态。SMILE术后轴向误差更小,术后3个月内SE稳定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循环细胞在膀胱癌中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肿瘤循环细胞(CTCs)是存在于外周血中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肿瘤循环细胞的液体活检则是通过检出患者外周血的相关肿瘤细胞,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检测、实时监控和个体化治疗等。而膀胱癌作为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数十年来的确诊金标准仍是病理学活检,与其相关的早期检测与监测技术也尚缺乏。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Cs检测的精准性与实用性不断提高,其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数据表明肿瘤循环细胞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极大的展现出了该种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以肿瘤循环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在膀胱癌中的最新应用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