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红树林底泥海洋放线菌的抗菌及抗群体感应活性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4/4/6
采用滤纸片法以紫色色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指示菌对84株分离自红树林底泥的海洋放线菌进行抗菌及抗群体感应活性筛选,再对高活性菌株进行活性复筛以及薄层层析化学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N2-56具有很强的抗群体感应活性及较弱的抗菌活性,且代谢产物较为丰富.对该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离及GC-MS分析,从其活性组分中鉴定出13个可能的化合物,且多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活性验证试验发现,化合物4(二乙基甲苯甲酰胺)和12(莪术烯醇)具有抗群体感应活性.经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HN2-56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chumphonesis).该菌株在抗群体感应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红树林底泥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9/30
文章致力于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筛选出能有效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的活性海洋放线菌,为以群体感应效应为靶点的协同抗菌物质研究提供候选菌株.其研究主要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红树林底泥样品中共分离出 159 株海洋放线菌,并以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ATCC 12472)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对其中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的61 株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有36株菌株能够抑制紫色色杆菌紫色素的产生,其中菌株HN24 的抑制效果最好.结合形态学特征经 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HN24 鉴定为锈赤蜡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ubiginosohelvolus).最终研究表明,红树林底泥中放线菌资源丰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的比例较高,是研究群体感应抑制剂的优良菌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海南三亚红树林放线菌多样性及抗菌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海南三亚红树林底泥样品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及抗菌活性,以期发现可以产生新颖活性物质的药用放线菌资源.方法 采用11种分离培养基以稀释涂布法对样品中的放线菌进行选择性分离;对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比对,开展多样性分析;放线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纸片法对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同时对放线菌的生物合成基因NRPS、PKSⅠPKSⅡ进行筛选.结果 共分离到149株放线菌,它们分布于6个目12个科16个属,其中小单孢菌属为优势菌属;菌株MG 16072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最近有效菌株Actinomadura hallensis H647-1T的相似率为97.94%,为潜在Actinomadura属新种;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有20株放线菌至少对1株检定菌具有抗菌活性;NRPS、PKSⅠ、PKSⅡ基因筛选结果显示,有82株放线菌至少含有1种生物合成基因.结论 海南三亚红树林含有丰富的药用放线菌资源,具有从中发现新颖活性物质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汞(Hg)的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汞(Hg)含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汞含量为0.0815 mg·kg–1—0.3431 mg·kg–1.在潮间带水平分布上,从光滩到高潮位汞含量显著上升(P<0.05),相对光滩,红树林沉积物更易富集汞,其中高潮位红树林底泥中汞含量最高.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的汞富集在表层及亚表层,随着深度的加深,汞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汞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积累主要与有机碳(TOC),含水率,盐度相关.从计算的单一污染指数(Pi)来看,漳江口地区汞污染等级为Ⅲ级以下,大多数采样点属于自由污染或轻度污染.就该地区汞污染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和其他红树林区汞污染状况的对比来看,漳江口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汞污染威胁加剧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洋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 YX-25和放线菌Streptomyces exfoliates YX-32共培养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来源于福建云霄红树林底泥中的链格孢霉属真菌AlternariaalternateYX-25和链霉菌属放线菌Streptomyces exfoliatus YX-32共培养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共培养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MS和NMR等波谱方法及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2株共培养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iotoxin(1)、12,13-dihydroxy-fumitremorgin C(2)、fumitremorgin(3)、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4)、demethoxyfumitremorgin C(5)、vermistatin(6)、cyclo-(L-Trp-L-Pro)(7)、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8)和citrinolactone D(9).结论 首次从海洋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 YX-25和放线菌Streptomyces exfoliatus YX-32共培养发酵产物中发现了9个化合物,为吲哚二酮哌嗪类、聚酮类、环肽类化合物.共培养方法可使代谢产物丰富,可作为一种诱导次级代谢产物的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红树林来源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源自泰国红树林底泥中的耐酸真菌As 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方法对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紫外光谱(UV)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两株肿瘤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MTT法和CCK-8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 从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tryprostatins B(1),fumitremorgin C(2),spirotryprostatin A(3),spirotryprostatin.B(4),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5),8,9-dihydroxyspirotrypr-ostatin A(6)以及1个酰胺类化合物cephalimysin B(7).结论 生物活性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6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以及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