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血和纤溶功能与卵圆孔未闭合并隐源性卒中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分析凝血和纤溶功能与卵圆孔未闭合并隐源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卵圆孔未闭合并隐源性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单纯卵圆孔未闭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常规止凝血检测指标、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凝血和纤溶功能指标与卵圆孔未闭合并隐源性卒中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和纤溶功能指标对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隐源性卒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溶解产物(FDP)、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FDP、TM、TAT、PIC和t-PAIC均是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隐源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D、FDP、TM、TAT、PIC和t-PAIC预测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隐源性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665、0.680、0.835、0.710、0.680、0.752.结论 卵圆孔未闭合并隐源性卒中患者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均增强,早期监测凝血和纤溶功能有助于预测隐源性卒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急性心肌梗死为老年人常见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健康[1].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er,rt-PA)等是溶解血栓常用药物,使闭塞冠脉再通.阿替普酶是血栓溶解药,对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脑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他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2-5].通心络胶囊为理血剂中成药,具有益气活血、保护心脏的作用,对于心气虚乏所致的冠心病及气虚血瘀络阻型的卒中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观察了联合使用阿替普酶和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4例,根据门诊号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魏酸钠片,10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地黄叶总苷胶囊,0.4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尿红细胞(RBC)水平及血清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UPR、Scr、BUN及尿RB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24 h UPR、Scr、BUN及尿R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诱导素1 (LKN-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金属蛋白酶原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兔t-PA、PAI-1及兔耳注射部位温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马铃薯提取物糖苷生物碱、马铃薯汁、马铃薯泥对化疗性静脉炎兔模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1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表达及兔耳注射部位温度的影响.方法:将6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硫酸镁组、糖苷生物碱组、马铃薯汁组及马铃薯泥组,通过耳缘静脉推注长春瑞滨建立兔静脉炎模型,造模后在各组兔穿刺部位涂抹相应药物,在相应时间点检测兔耳注射部位温度,免疫组化法检测t-PA及PAI-1含量.结果:1)造模后兔耳温度与造模前比较升高(P<0.01),涂药第2天糖苷生物碱组、第3天硫酸镁组、马铃薯泥组、糖苷生物碱组与同组造模后及同时间点模型对照组比较兔耳温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PA、PAI-1的表达:空白对照组兔耳组织镜下可见t-PA、PAI-1少量表达,呈棕黄色颗粒;模型组血管周围组织及血管内血栓中呈强阳性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马铃薯汁组PAI-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硫酸镁组、糖苷生物碱组及马铃薯泥组t-PA及PAI-1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结论:马铃薯提取物糖苷生物碱可通过下调t-PA、PAI-1水平改善化疗性静脉炎的病理损伤程度,效果优于马铃薯汁及马铃薯泥组,提示糖苷生物碱是马铃薯防治静脉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花泌炎灵片联合头孢噻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银花泌炎灵片联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0 g加入生理盐水100m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花泌炎灵片,4片/次,4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 (IL-6)、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白细胞介素-17 (1L-17)、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以及SF-36、PSQI和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及SF-36、PSQI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β2-MG、IL-6、TGF-β1、IL-17、NA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t-P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银花泌炎灵片联合头孢噻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脑室出血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中,尿激酶(urokinase,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何种药物结合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更安全、有效.方法 全面检索以下数据库: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对纳入文章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软件Stata13.0和Revman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中,EVD结合脑室纤维蛋白溶解(IVF)方案和EVD方案在生存率和良好预后方面,从最高到最低排序依次为EVD+UK、EVD+rt-PA、EVD;在严重残疾生存患者比例方面,其排序从最低到最高为EVD、EVD+UK、EVD+rt-PA;脑室腹腔分流依赖性排序从最低到最高依次为EVD+UK、EVD、EVD+rt-PA;颅内再出血风险排序从最低到最高依次为:EVD、EVD+UK、EVD+rt-PA;颅内感染风险排序从最低到最高依次为EVD+rt-PA、EVD、EVD+UK.结论 本研究分析揭示,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中,EVD结合UK方案更安全有效,但其是否优于EVD方案尚不确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肿瘤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对肾肿瘤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应用时间为分组依据,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4),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患者设为研究组(n=46).比较2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干预后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指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优良率.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物抗原(tPA-Ag)低于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的环境、生理情况、独立性状态、心理状态、精神支持、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环境、生理情况、独立性状态、心理状态、精神支持、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肿胀或者疼痛、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肾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肾脏病伴心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伴心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为鉴别诊断肾脏病伴发心脑血管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肾脏科98例CKD患者血液样本,根据是否伴有心脑血管病分为2组:无心脑血管病(A组)31例,伴有心脑血管病(B组)67例.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用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抗凝及纤溶指标,包括: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统计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ROC曲线分析有显著差异指标对CKD患者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B组Fib、D-D、TM、TAT、PIC、t-PAIC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间PT、APTT、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D-D、TM、PIC预测CKD患者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858、0.927、0.738(P<0.05).结论 CKD伴心脑血管病患者Fib、D-D、TM、TAT、PIC、t-PAIC水平有显著改变且Fib、D-D、TM、PIC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监测上述指标可以辅助临床诊断,减少CK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银杏达莫联合丁苯酞及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丁苯酞及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7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浆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minogen activator,t-PA)、1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55/60),优于对照组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IL-1β、MDA、PAI-1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OD、NO、t-PA水平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丁苯酞及瑞替普酶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调节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能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丁苯酞联合瑞替普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纳入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IS患者156例,根据是否出现END将其分为END组36例和非END组12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急性IS患者FAR与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急性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的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发生率为23.08%.END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血糖、白细胞计数、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FAR均明显高于非EN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非END组(P<0.05).IS患者FAR与溶栓前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FAR预测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0.710~0.902),高于ALB[0.609(0.494~0.724)]和FIB[0.639(0.524~0.754)],但低于溶栓前NIHSS评分[0.963(0.931~0.994),P<0.05].FAR和溶栓前NIHSS评分升高是影响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AR升高与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有关,可预测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EN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