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学治疗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 探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学治疗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5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化学治疗(氟尿嘧啶+顺铂),n=50]和观察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学治疗,n=55),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可溶性PD-1(sPD-1)/PD-L1(sPD-L1)]、不良反应、近远期疗效[实体瘤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IgA、IgM、CD4+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8+、血清VEGF、SCC、CYFRA21-1、sPD-1/sPD-L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0.74%vs 75.00%)、客观缓解率(75.93%vs 52.08%)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75.93%vs 6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FS为(9.04±1.83)个月,对照组的PFS为(7.22±1.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观察组的OS为(10.94±2.04)个月,对照组的OS为(9.52±1.9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结论 在局部晚期ESCC患者中进行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氟尿嘧啶、顺铂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近远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动态监测血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人附睾蛋白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动态监测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择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良性肺病患者108例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良性肺病患者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对比研究组不同治疗疗程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90 d;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3.3%.结论 血清中SCC-Ag、CYFRA21-1、HE4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升高,并在不同术后疗程中存在降低,并发现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率,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大数据对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医疗大数据算法筛选临床数据库中能够用于评估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核心指标。方法:基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朝阳急诊病房临床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检索技术,以数据库中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气、实验室指标集合数据,使用计算机语言Python批量计算出影响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关键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本研究使用的筛选方法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入选265例患者,死亡64例,存活201例。取每例患者入院首次检测指标的数据,最终从472项指标中筛选出2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关键指标,包括:血常规指标7项、血气指标3项、肿瘤标志物指标3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4项、营养及器官功能相关指标6项。①肺炎死亡患者血气关键指标:51.6%(33例)的患者Cl -浓度为97~111 mmol/L,81.2%(52例)的患者血乳酸(Lac)为0.5~2.5 mmol/L,87.5%(56例)的患者H +浓度为0~46 mmol/L。②肺炎死亡患者血常规关键指标:46.9%(30例)的患者血红蛋白(Hb)为80~109 g/L,67.2%(43例)的患者血中嗜酸粒细胞比例(EOS%)为0.000~0.009,51.6%(33例)的患者血中淋巴细胞比例(LYM%)为0.00~0.09,50.0%(32例)的患者血中红细胞计数(RBC)为(3.0~3.9)×10 12/L,54.7%(35例)的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WBC)为(0.0~9.9)×10 9/L,48.4%(31例)的患者血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为10.0%~14.9%,48.4%(31例)的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为0.0~49.9 mg/L。③肺炎死亡患者肿瘤标志物关键指标:76.6%(49例)的患者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为阴性(比值为0),92.2%(59例)的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为0.0~11.0 μg/L,75.0%(48例)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为0~104 kU/L。④肺炎死亡患者凝血功能关键指标:68.8%(44例)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57~96 s,73.4%(47例)的患者D-二聚体为0~6 mg/L,93.8%(60例)的患者凝血酶时间(TT)为14~22 s,89.1%(57例)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的抑制率为0%~53%。⑤肺炎死亡患者营养及器官功能关键指标:92.2%(59例)的患者B型脑钠肽(BNP)为0,46.9%(30例)的患者前白蛋白(PA)为71~140 mg/L,90.6%(58例)的患者尿酸(UA)为21~41 μmol/L,75.0%(48例)的患者白蛋白(Alb)为10~20 g/L,93.5%(60例)患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比值)为0~0.9,84.4%(54例)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为0~6.68 μmol/L·s -1·L -1。⑥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A和La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A可使死亡风险降低0.9%,Lac可使死亡风险增加69.4%;实验室指标与患者死亡预测模型预测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0,说明本研究使用的筛选方法效果较好,通过本研究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 结论: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从急诊病房临床数据库中筛选出23项用于评估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核心指标,为临床评估老年肺炎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测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由唐都医院收治的女性皮肌炎患者123例及女性系统性硬化患者70例。采集皮肌炎及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液,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铁蛋白(ferritin,FR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及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差异。结果:皮肌炎患者的CA724、AFP、FRT及NSE水平显著高于系统性硬化患者,CA125和HE4水平显著低于系统性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mL: 2.34(1.50~8.45)比1.53(0.97~3.55),ng/mL: 2.53(1.92~3.95)比2.21(1.61~2.86),μg/L: 188.80(81.65~477.70)比88.93(44.54~174.22),ng/mL:13.60(11.04~19.23)比12.75(10.31~14.55),U/mL: 13.78(8.12~24.79)比16.94(9.39~51.56),pmol/L: 91.12(61.65~131.10)比114.25(75.98~174.15), w=3104.5、3336.5、2895、3537、5144.5、5147.5, P值均<0.05]。两组患者血清中CA19-9、CYFRA21-1、CA153、β-HCG、SCC及CA50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比较结果显示,皮肌炎患者CA724及NS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系统性硬化患者,而CA125的阳性率则显著低于系统性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8%比11.43%),(33.33%比17.14%),(16.26%比32.86%), χ2=7.669、5.086、6.171, P值均<0.05。此外,83.74%皮肌炎和80%系统性硬化患者具有≥1种肿瘤标志物的升高现象。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肌炎患者肿瘤标志物AFP与β-HCG,HE4分别与FRT、CA125、CYFRA21-1、CA153,CA19-9与CA50均成显著正相关( r=0.420、0.453、0.443、0.631、0.433、0.773, P值均<0.05)。系统性硬化患者肿瘤标志物CA19-9与CA50,HE4分别与CA125、CYFRA21-1、CA153均成显著正相关( r=0.849、0.483、0.638、0.406, P值均<0.05)。 结论: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现象,且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和升高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存在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深部热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nab-PC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PD-L1表达阳性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nab-PC(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驱动基因阴性、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鳞状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信迪利单抗联合nab-P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21-1)]水平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p40、p63、细胞角蛋白5/6(CK5/6)]阳性表达率,比较两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肺癌模块(FACT-L)评分、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59±11)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58±11)岁。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43%(30/42)、90.48%(38/42),对照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0%(21/42)、80.95%(34/42);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4, P=0.044);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56, P=0.212)。治疗后两组血清CEA、SCCA、CYFRA21-1水平以及p40、p63、CK5/6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低(均 P<0.05),FACT-L评分中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情况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高(均 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发热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5个月(95% CI:3.82~12.75)、5.1个月(95% CI:3.14~12.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1, P=0.040)。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9个月(95% CI:6.25~15.46)、9.7个月(95% CI:4.74~1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3, P=0.035)。 结论:深部热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nab-PC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鳞状NSCLC,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60例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吉非替尼治疗组(30例,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和联合治疗组(30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6个月总生存(OS)率。结果:吉非替尼治疗组临床控制率高于联合治疗组[76.7%(23/30)比50.0%(15/30), χ2=4.593, P=0.032]。两组治疗前CEA、CYFRA21-1、NS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吉非替尼治疗组CEA、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902±41)μg/L、(3.1±0.4)ng/ml、(17.7±2.3)ng/ml,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99±51)μg/L、(4.0±0.5)ng/ml、(19.4±3.1)ng/ml,吉非替尼治疗组均低于联合治疗组( t=7.441, P<0.01; t=7.459, P<0.01; t=2.486, P=0.016)。两组治疗后CEA、CYFRA21-1、NS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皮疹、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7%(8/30)比23.3%(7/30), χ2=0.089, P=0.766;16.7%(5/30)比13.3%(4/30), χ2=0.131, P=0.718);30.0%(9/30)比26.7%(8/30), χ2=0.082, P=0.774;10.0%(3/30)比13.3%(4/30), χ2=0.162, P=0.688]。吉非替尼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OS率为93.3%,联合治疗组为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56, P=0.228)。 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可增强抗肿瘤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旨在探讨流式荧光发光法联合检测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预测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本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癌的住院患者305例(其中腺癌156例、鳞癌89例、小细胞肺癌58例、大细胞肺癌2例)为肺癌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对照组(HC)和肺部良性疾病对照组(BLD)各100例,应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采用Mann-Whitney和Kruskal-Wallis检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及其病理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辅助诊断肺癌、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0.82%、64.74%、76.40%、81.03%,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CEA、NSE、SCCA和CYFRA21-1水平在肺癌组、HC组和BLD组间比较(χ2值分别为90.599、32.802、8.473、40.397, 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oGRP水平在这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366, P>0.05),但在小细胞肺癌与肺腺癌( Z=6.404, P<0.001)和肺鳞癌( Z=5.765, P<0.001)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患者诊断的阳性率,晚期患者的阳性率(76.34%)与早期(35.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4.941, P<0.001)。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检出率(76.31%)和远端转移的阳性检出率(78.18%)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同时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远端转移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χ2值分别为24.60、9.50, P均<0.05)。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70.82%)、准确度(69.10%)、阴性预测值(59.91%)均高于单项检测,ROC曲线显示,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的AUC分别为0.769、0.780、0.766和0.831。流式荧光发光法联合检测CEA、NSE、SCCA、CYFRA21-1和ProGRP五项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肺癌及其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二线治疗的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化疗近期总有效率[70.00%(42/60)]高于对照组[3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6.15, P < 0.05);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22.57±3.22)μg/L]、糖蛋白抗原125(CA125)[(48.61±5.42)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211)[(10.61±1.64)μg/L]较对照组[(35.52±4.46)μg/L、(69.64±7.75)U/mL、(14.26±1.95)μ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23、17.22、11.09,均 P <0.001);观察组CD 3+[(78.31±8.09)%]、CD 4+[(48.63±5.74)%]较对照组[(69.58±7.26)%、(39.82±4.25)%]均明显增高,CD 8+[(22.64±3.82)%]较对照组[(26.77±4.01)%]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2、-9.55、5.77,均 P <0.001);观察组1年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 2=4.05, P < 0.05);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机体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患者1年生存情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CEA、CYFRA21-1和CA125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机会性筛查中应用价值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评价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机会性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重庆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3年6月收录的关于CEA、CYFRA21-1和CA125检测在中国人群NSCLC诊断价值的原始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评估试验的总体有效性。分别采用敏感性分析和Deeks′检验漏斗图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23篇原始研究。CEA、CYFRA21-1、CA125单独检测诊断NSCLC的总体灵敏度均较低,分别为0.49(95% CI:0.43~0.55)、0.56(95% CI:0.49~0.63)和0.41(95% CI:0.33~0.49)。三者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总体灵敏度虽提高至0.83(95% CI:0.69~0.91),但是总体特异度降低至0.76(95% CI:0.69~0.83)。 结论:不推荐CEA、CYFRA21-1和CA125单项检测用于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NSCLC,三者联合检测虽然灵敏度提高,但特异度降低,误诊率增加,其筛查效果也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AP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邯郸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19例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A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状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以及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水平。 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33%(32/60)、78.33%(47/60),与对照组[33.90%(20/59)、61.02%(36/59)]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4.57、4.23, 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CD3 +、CD4 +水平和CD4 +/CD8 +均较治疗前降低( 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则均较治疗前升高( 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 +、CD4 +水平和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 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h17比例、Th17/Treg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EGF、TGF-β 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分别为40.00%、13.33%,而对照组均未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9.56、8.43, P值均<0.05)。2组其他各项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贫血、发热发生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NSCLC能有效调控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