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体-基台细菌微渗漏引起种植体微间隙周围组织炎性渗出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大鼠体内实验探讨种植体-基台界面细菌微渗漏现象以及软组织炎症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在定制的种植体内部加入0.25 μl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悬液(10 9 CFU/ml),连接基台后置于含1 ml培养液的Ep(eppendorf)管中培养,7和14 d后取样接种于培养基,厌氧条件下继续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选用雄性SD大鼠6只,拔除上颌双侧第一磨牙1个月后分别于各拔牙窝内植入1枚种植体,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枚)。黏膜下愈合1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清洁种植体内部后,实验组种植体内部加入0.25 μl Pg悬液(10 9 CFU/ml),阴性对照组加入0.25 μl牛脑心浸液,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材料,各组均连接消毒后的穿龈基台。二期手术后28 d取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种植体内细菌总量和Pg数量,对种植体周围黏膜的炎性渗出特征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定量分析。 结果:培养7和14 d后取样接种的培养基上均可见Pg生长。实验组种植体内部Pg的拷贝数为10 2~10 4,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检测到Pg。同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种植体微间隙周围结缔组织内存在炎性细胞聚集,从微间隙处向冠方和根方炎性细胞密度逐渐减少,而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结缔组织中仅存在散在炎性细胞。实验组冠方0.25~0.50 mm区域、冠方0.25 mm至微间隙处、微间隙处至根方0.25 mm区域、根方0.25~0.50 mm区域炎性细胞密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976(655)、1 673(1 245)、2 267(819)和895(162)个/mm 2,均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相应位置[分别为201(180)、321(351)、309(236)和218(272)个/mm 2]( P<0.05)。 结论:大鼠口腔种植体内部的Pg可发生微渗漏,引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性渗出,且该炎性渗出的分布具有一定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复方中药乙醇提取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某复方中药乙醇渗漏提取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安全性,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一种复方中药乙醇提取消毒液杀菌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该消毒液为牡丹皮、丁香、苍术等6种中草药置于50%~70%乙醇中提取而成,其原液pH值为5.31.以其原液作用1 min,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该中药复方消毒液对KM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 mg/(kg·bw),急性吸入毒性LC50>10000 mg/m3,属实际无毒,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阴性;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该复方中药乙醇渗漏提取消毒液对细菌繁殖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属实际无毒级物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微创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目标是保护余留牙体组织,恢复牙齿形态、功能和美观,防止细菌微渗漏,保证牙周健康,防止修复体的折裂以及降低对颌牙齿的磨损,本文就根管治疗后剩余牙体组织保存和微创修复方式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根管治疗后牙齿抗折性降低;余留牙体组织量是影响根管治疗后修复成功重要因素,牙颈部是牙体组织应力集中区,传统的全冠和桩核冠对健康的颈部牙体组织都有一定量的磨除,会进一步降低牙齿的抗折性,增大牙折的风险;随着粘接技术、复合树脂材料以及陶瓷材料的发展,树脂、嵌体、高嵌体、超嵌体及嵌体冠修复牙体缺损时磨除牙体组织较少,可以更好地保存余留牙体组织,特别是颈部牙体组织.根管治疗后牙齿只存在开髓洞形可以直接树脂修复;当存在边缘嵴的缺失,可以根据边缘嵴缺失的数目及剩余牙体组织的厚度选择嵌体、高嵌体、嵌体冠等微创修复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根管湿润度对根管封闭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根管内湿润程度对根管封闭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个离体单根牙根管预备后按湿润度分为 (含水量, V为4组:①0. 250~0. 299, ②0. 300~0. 599, ③0. 600~0. 899和④0. 900~1. 199.80个样本分4组 (n=20) 用于染料渗透实验, 另80个分4组 (n=20) 用于细菌渗漏实验.分别用氧化锌糊剂和AH-Plus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术封闭各组根管 (n=10) .体视显微镜测量离体牙染料渗透长度;观测离体牙于细菌渗漏模型中出现浑浊的天数.结果:在2种根管封闭剂的样本中, 随着湿润度的增加染料渗入长度明显增加 (P <0. 05), 粪肠球菌渗漏到模型下室的天数逐渐缩短 (P <0. 05) .结论:根管湿润度增加可降低根管充填的封闭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种植义齿螺丝孔封闭材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种植义齿修复现已成为牙列缺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其中,螺丝固位方式的种植修复体因其易于摘戴性而广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当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义齿修复完成后,螺丝通道需采用合适的充填材料来封闭,旨在保护固定螺丝的同时,也隔绝口腔内环境,尽可能避免该处微渗漏的发生,阻止口腔内细菌在种植修复体内定植感染.因此,适宜的螺丝孔封闭材料对于螺丝固位的种植修复体的长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用以充填的材料多样,如脱脂棉、牙胶、树脂等,其生物相容性良好,但往往存在封闭性不足、缺少抗菌性等问题.本文就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修复体产生微渗漏的原因及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前临床上所使用的种植修复体螺丝通道充填材料的优势及局限性,以及相应材料的改良趋势做一综述,并对未来螺丝通道封闭材料的发展作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没食子酸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细胞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是一种植物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前期实验发现,GA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解该物质对Xoc的细胞结构和细胞膜的影响,该研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GA对Xoc的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GA处理后的Xoc培养液的电导率、紫外吸收物含量(260 nm的吸光值)、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以及菌体的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的强度等,探讨了GA对Xoc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浓度为200 μg· mL-1的GA处理后,Xoc的菌体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表面有明显的凹陷或不规则囊泡状突起,表明GA对Xoc细胞壁有损伤作用.200 μg·mL-1的GA处理24 h后,病菌培养液的电导率为135.48 μS·cm-1(对照处理为127.85 μS·cm-1).GA处理2h后,Xoc细胞荧光强度下降58.10%,说明病菌细胞内电解质外渗和细胞溶质发生渗漏;同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加,表明菌体的细胞膜受到破坏.此外,GA处理24 h后,Xoc培养液在260 nm下的吸光值为1.004(对照处理为0.018),表明病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这表明GA不仅破坏Xoc的细胞膜通透性,而且还影响膜的完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肺的铁稳态机制与肺疾病时铁代谢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铁对几乎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人体铁稳态和细胞铁转运受到严格调控.生理情况下,肺主要从血循环吸收铁,呼吸道吸入的铁很少.肺的铁吸收、储存和排出由相应铁转运蛋白介导,肺铁稳态亦受铁调素和铁调节蛋白/铁反应元件的调控.系统铁稳态发生变化会引起肺的铁转运蛋白表达改变,以适应肺对铁的需求.因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肺泡上皮常暴露于含铁颗粒物或病原微生物中,因此肺部铁的生物利用受到严格的调控,以便控制病原微生物或铁过载引起的组织损伤.吸烟、空气污染、吸入职业粉尘使得呼吸道来源的铁增加,病源菌感染会主动竞争肺铁,肺出血使得血红素铁释放增加,这些均会造成肺铁代谢紊乱.肺具有自身的铁解毒和隔离机制,会分泌铁结合蛋白结合铁.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铁吸收蛋白会表达升高,促进铁隔离,巨噬细胞可吞噬渗漏的红细胞.一旦肺的铁解毒和隔离机制不能满足要求,肺部感染会加重或扩散,游离铁会促进氧化应激损伤.铁诱导的氧化应激会加重急性肺损伤,肺囊性纤维化引起的铁代谢异常促进了绿脓杆菌的感染,肺铁紊乱参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矽肺、肺癌等的病理过程.通过系统或局部应用铁螯合剂,采用针对肺铁代谢调节的治疗措施,可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牙科树脂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牙科树脂材料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治疗,但树脂材料的聚合收缩易造成微渗漏,并积聚细菌菌斑,导致牙体组织出现继发龋.赋予牙科树脂材料抗菌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牙科树脂材料中添加抗菌剂是赋予其抗菌性能的主要方法.抗菌剂主要分为释放型、非释放型及混合型三大类.抗菌效果方面,抗菌剂的选择及添加量会影响牙科树脂材料的抗菌性能及机械性能;抗菌剂的口内长期抗菌效果有待验证;抗菌剂或其他环境因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休眠状态的持留菌.近年来,研究学者致力于通过抗菌剂的改性来增强抗菌效果.除此之外,通过载体缓释抗菌剂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牙科树脂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生姜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随着耐药微生物种类的增多和耐药性增强,抗耐药微生物新药的发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生姜精油是纯天然植物精油,是天然抗菌材料的优选.[目的]分析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生姜精油对常见条件致病菌抗菌活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牛津杯法、最小抑菌浓度法(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法(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绘制法研究生姜精油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动力学特征,并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生姜精油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烯(22.014%)、β-倍半水芹烯(11.276%)、α-法呢烯(8.222%)、α-姜黄烯(6.854%)、姜酮(5.610%)、姜辣二酮(5.192%)、6-姜烯酚(4.670%)、桧烯(3.393%)和 β-红没药烯(3.080%)等萜类物质.生姜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3 μg/mL和4.6 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9.2 μg/mL,MBC均为18.4μg/m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8.4μg/mL和36.8μg/mL.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生姜精油能延长细菌的生长停滞期、抑制细菌的生长速率.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生姜精油能引起细菌细胞膜破损,致使胞内物质渗漏.[结论]生姜精油富含萜类化合物,具有中度的抗菌活性,能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菌体损伤和死亡.本文有望更好地为有害微生物的防控提供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莫克兰冷泉区沉积物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冷泉系统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地区,其典型特征是在海底渗漏出大量富含以甲烷为主的碳氢化合物和硫化氢等成分的低温流体.冷泉也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条件孕育着独特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然而,原核微生物组成与冷泉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却并不清楚.[方法]本文以莫克兰大陆边缘活跃冷泉区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沿深度剖面分析了沉积物中的CH4以及孔隙水SO42-、H2S浓度等关键地球化学参数,并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冷泉沉积物原核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根据其硫酸盐-甲烷浓度剖面特征,从上向下,将沉积物垂向剖面划分为硫酸盐还原区(SZ)、硫酸盐-甲烷转换区(SMTZ)和产甲烷区(MZ).通过原核微生物α多样性与基因定量研究发现,随着深度增加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SZ中以硫氧化细菌y-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埃普西隆杆菌门为主,且以硫酸盐为电子受体的与有机质降解相关的原核微生物JS1、绿弯菌门、洛基古菌纲、深古菌纲及底栖古菌纲的相对含量也较高;SMTZ存在较高含量的ANME-1a、ANME-1b与SEEP-SRB1,它们耦合介导着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SR-AOM)过程.此外,深古菌纲及绿弯菌门的普遍存在说明,除甲烷外,沉积物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烃类化合物.[结论]通过对莫克兰大陆边缘冷泉渗漏区沉积物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发现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与冷泉系统独特的地球化学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