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22省(区、市)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现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现况,为制订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标准清洗流程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我国22省(区、市)共61所医院,采用自行研制调查表了解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现场处理、预处理及常规清洗情况。结果:18.033%(11/61)的医院术中将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与其他器械混合放置,11.475%(7/61)的医院术毕未擦拭硅油等肉眼可见污染物;18.033%(11/61)的医院未实行预处理,4.000%(2/50)的医院使用0.9%氯化钠作为预处理溶液;54.098%(33/61)的医院涉及超声波清洗,32.787%(20/61)的医院清洗时水温为31~37 ℃,4.918%(3/61)的医院水温>37 ℃;预处理和常规清洗时,分别有38.000%(19/50)和54.902%(28/51)的医院选择酶清洗剂,专科医院在器械与清洗剂的接触时间方面较综合医院更规范( P<0.001);冲洗、漂洗、终末漂洗阶段分别有29.412%(15/51)、11.765%(6/51)和3.922%(2/51)的医院用水不符合要求,分别有17.647%(9/51)、13.725%(7/51)和13.725%(7/51)的医院未记录3个阶段的用水时长。 结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均存在未进行现场处理和预处理、清洗参数控制不当、水质与用水时长难以保证等问题。需尽快制订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规范,以保证清洗质量,避免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吉林省72所医疗机构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吉林省医疗机构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质量管理现状,并分析影响纯化水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5月选取吉林省75所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质量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75所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医疗机构的内镜终末漂洗水进行现场采样,采集水处理设备终端、储水罐出口以及使用终端出水口水样,共159份,采用倾注及过滤法进行细菌总数检测。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结果:40.28%(29/72)的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结果合格,且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生产设备配置方面,终末漂洗用水类型、是否具备水处理设备、水处理工艺、是否安装原水预处理装置、是否安装消毒装置是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P<0.05);终末漂洗水生产设备维护方面,在安装原水预处理及滤膜等设备的医疗机构中,是否记录终末漂洗水维护情况、是否定期更换滤膜、是否消毒储水罐及管路消毒情况是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P<0.05);终末漂洗水质量监测方面,终末漂洗水质量相关监测制度的制订及监测情况的记录是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各医疗机构应提高相关部门对内镜终末漂洗水质量控制的重视,加大财政支持和科研支撑力度,制订并完善相关规范,统一行业标准及行为,从而确保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水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94所医疗机构内镜终末漂洗用水管理现场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终末漂洗用水的管理现状,为提高用水质量、制定质控标准及监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简称质控)督查期间,现场对所督查医疗机构的内镜中心进行终末漂洗用水的管理调研,调研内容包含终末漂洗水的管理、采样和检测方法、水路消毒方法.结果 在质控调查的106所医疗机构中,有94所医院配备了内镜中心;不到30%的医疗机构对检查性内镜和治疗性内镜分区域进行独立的清洗和消毒,而大约15%的内镜中心无独立的纯化水处理系统;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的内镜终末漂洗水中使用纯化水的比例分别为85.7%、87.8%和90.9%;调查发现78.6%的三级医院、51.2%的二级医院和81.8%的社会办医院每月对终末漂洗水进行采样监测(P<0.05);通过投放含氯等化学消毒剂的方式消毒管路的比例分别为14.3%、22.0%和18.2%;使用R2A平板培养纯化水的比例分别是35.7%、36.6%和27.3%,而各级医院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海市内镜用水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管理人员认知不足,医院重视程度不够,临床执行不统一,监管力度不够等现象,今后应开展针对性培训,以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机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耗材使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耗材使用现状,为加强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辽宁省部分医疗机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在105家医疗机构中,能做到多酶清洗液一用一换者占85.71%,仅有少数医疗机构在使用酶洗剂时加温.清洗内镜终末漂洗用水合格率为49.52%.清洗后内镜干燥用洁净压缩空气合格率为67.62%.该地区医疗机构清洗消毒内镜连续使用的消毒剂更换标准不统一.结论 该地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耗材管理不够规范,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强化规范标准执行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追踪方法学在消化内镜终末漂洗水污染事件调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消化内镜终末漂洗水污染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运用追踪方法学对终末漂洗纯化水生物学监测不合格事件进行现场追踪,确定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水质量管理评价内容及追踪路线;并利用追踪方法对终末漂洗用水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制定具体改进措施.比较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纯化水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消毒内镜再处理质量检测合格率及护理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结果 追踪方法学实施前后,纯化水生物学检测合格率从35.00%(42/120)提升至76.87%(103/134)(P<0.001);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得分由(52.75±13.23)分提高至(74.95±9.93)分(P<0.001);消毒内镜再处理质量并未受到影响.结论 应用追踪方法学可有效改进终末漂洗用水质量管理工作,实现终末漂洗纯化水质量改进可持续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2019-2021年绍兴市某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分析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及效果,为促进内镜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2019-2021年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随机对完成清洗和消毒的待用内镜进行有机物和病原菌残留情况检查,分析内镜清洗和消毒工作质量.结果 2019-2021年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人员中护士、清洗时间>60 s、清洗用水使用过滤水和纯化水、消毒时间>5 min、终末漂洗方法中手动喷淋、干燥方法使用75%乙醇冲洗后吹干、存储方式为无菌巾包裹后平置以及可追溯记录的占比均升高(P<0.05);2019-2021年软式消化内镜内腔面、外腔面和活检孔端口有机物检测合格率各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2021年胃镜和肠镜检出菌落数逐渐减少(P<0.05);2021年胃镜微生物学抽检合格率均高于2019年(P<0.05),2020年和2021年肠镜微生物学抽检合格率高于2019年(P<0.05);2019-2021年软式消化内镜抽检病原菌分布情况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2019-2021年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和消毒工作清洗人员、清洗方式、清洗时间、储存方式和消毒记录等逐渐趋于规范化,且有机物和病原菌残留抽检合格率均不断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全院软式内镜同质化集中清洗消毒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将全院软式内镜集中至内镜诊治中心统一清洗消毒,探讨同质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全院集中培训,将7个科室的17条软式内镜在内镜诊治中心进行规范测漏-清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内镜使用科室则做好预处理、转运、交接和储存工作,比较同质化清洗消毒管理前后6个月清洗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操作规范率、投入成本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同质化清洗消毒管理后,清洗消毒合格率由93.7%上升至100%,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范率由78.4%上升至93.9%,人力及设备投入成本大幅降低.结论 软式内镜集中清洗消毒同质化管理对于提升内镜清洗消毒质量作用显著,且还可提升质量控制的精细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新内镜中心验收中采用人工和全自动机清洗方法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终末漂洗用纯水及清洗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改进.结果 纯水供给管道消毒前后内镜终末漂洗用纯水检测合格率分别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00(186,213)、1.5(0,6)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酶液浓度调整前后人工清洗消毒内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91.67%.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自身消毒前后,自动清洗消毒机空载运行后水标本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97.5(8,175)、4(1.75,6.00)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管腔疑似有生物膜形成的内镜用2000 mg/L过氧乙酸消毒后,合格率达100%.结论 新内镜中心纯水供给管道未消毒、内镜清洗环节中酶液浓度错误、AER未进行自身消毒、内镜管腔生物膜形成是此次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改进后,问题得到解决.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积极重视新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消除造成内镜消毒不合格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7所医疗机构内镜终末漂洗水使用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调查全国67家医疗机构消化内镜终末漂洗水的使用情况,了解内镜终末漂洗的使用现状,分析终末漂洗水在内镜处理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7年11月全国67家医疗机构消化内镜终末漂洗水使用的基本请况,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67家医疗机构内镜终末漂洗水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 67家医疗机构消化内镜终末漂洗水主要为纯化水、非纯化水和无菌水,其中56家医疗机构使用纯化水,占83.58%;67家医疗机构中24家终末漂洗水水样合格,合格率为35.8%,不合格样本中检测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缺陷短波单胞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67家医疗机构内镜终末漂洗水合格率低,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规范,落实终末漂洗水使用要求,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检测方法对内镜消毒效果监测的应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胰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法和营养琼脂法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监测效果,以及比较试剂盒过滤集菌法和传统过滤集菌法对内镜消毒质量的监测效果.方法 调查天津市24家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基本信息,随机抽取终末漂洗水及内镜管腔冲洗水水样,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数.结果 TGEA法对终末漂洗水监测所得检出率(96.7%vs 73.3%)、菌落数(中位数44 CFU/100 ml vs 8 CFU/100 ml)均高于营养琼脂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方法一致性较差;试剂盒过滤集菌法和传统过滤集菌法监测内镜消毒质量检出率(60.0%vs 56.7%)及菌落数(中位数2 CFU/件vs 1 CFU/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 被调查单位对终末漂洗水及内镜消毒质量的监测水平较低、采用检测方法规范性差.TGEA法对终末漂洗水检测更具敏感性、临床适应性强,试剂盒过滤集菌法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准确,两种方法均适合内镜中心的日常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