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年来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以麻黄为主药系列方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肯定.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因正气不足,肺、脾、肾功能低下,痰饮等伏邪宿根停留于体内,外邪引动而发病.麻黄为治疗咳喘之圣药,通过合理的配伍,麻黄与杏仁宣降相成,麻黄与石膏寒温并举,麻黄与附子温通表里.为了确保疗效,要重视遵循经方的原配伍比例、剂量、组方、煎服法和调护法.此外,还要明确麻黄类方及方证应用,即对方证,抓主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方治疗癌症医案2则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经方治癌的独特优势.参悟经方用药法度,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达到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年限的目的.现整理介绍经方治疗癌症的医案2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率居高不下,精神心理异常导致的脑-肠轴紊乱是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脾不藏意"是病机关键.脾居中焦,为五脏气机之"枢轴",情志之根本."脾藏意"包含了认知、情绪、生理等不同内涵,与脑-肠轴密切相关,既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情志病与西医心理学互通的桥梁.五加减正气散可通过强脾意、运脾营,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止泻、调节内脏高敏等作用.本文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IBS-D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揭示该经方对脑-肠轴的调控靶点提供理论依据,为从脾论治消化心身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房定亚应用大柴胡汤医案四则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大柴胡汤首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方剂。房定亚教授善用大柴胡汤治疗符合少阳、阳明合病的各类疑难杂症,尤以肝胆疾病、胃肠疾病、肺系疾病、皮肤疾病为主。本文列举四则医案,体现房教授运用大柴胡汤的要点,并介绍本方与其他方剂合用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六经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医案四则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在临床中不仅指导外感病的治疗,也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六经辨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包含了经络、脏腑、气化和八纲的内容,辨证比较全面。本文选择辨证属于太阳阳明合病、少阳太阴合病、少阴太阴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的四则干燥综合征有效病案,阐释了以六经辨证治疗本病的辨证和选方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VOSviewer及CiteSpace的当归芍药散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当归芍药散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当归芍药散相关期刊论文,采用VOSviewer 1.6.18及CiteSpace 6.1.R6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 357篇,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最多的期刊为《河南中医》;发文最多的作者为许钒;发文最多的机构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本方治疗妇科病症研究较多。除检索词外,频次排名前3位关键词依次为中医药疗法、经方、名医经验;关键词聚类分析提示,当归芍药散相关研究内容以疾病研究、治疗方法、实验模型、联合用药为主。结论:当归芍药散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应用、中医经典、验案研究等方面,今后逐渐转向作用机制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伤寒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探索《伤寒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采用三结合为抓手(理论与临床结合、科教结合、思政与专业教育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行课上与课下、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内容及组织实施、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期末考试考查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近3年,累计10人次获得省市举行的、与伤寒论相关的创新大赛一、二等奖,收集整理经方治疗病案70余份、研究性小论文82篇、学习心得155份,跟随学校附属医院以及校医院前往5个社区医疗下乡,进行中医诊疗活动20余次。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平均87分,94.00%(141/150)的学生对本课程建设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课程建设对《伤寒论》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应用很有帮助,提高了学生经典阅读、医案评析、辨证论治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可度提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汉书·艺文志》中“医经”与“经方”小序再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通过重新分析“医经”与“经方”小序内容,发现二者区别是对于疾病治疗的理念和着眼点不同。“医经”是治疗时侧重得病的人,“经方”是治疗时侧重人得的病;“医经”着眼于人体,“经方”着眼于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惠然运用经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高惠然教授将中医思维与西医病理相结合,认为脾肾两虚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阴阳亏损贯穿病程始终,湿浊、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临证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以标本兼治为原则,重视脾肾同调,灵活运用经方,主要治以温阳补肾健脾以祛湿,或养阴化瘀通络以利水,或扶正降浊以固本,并兼顾日常调护以内养正气,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唐文富教授经方治疗慢性胰腺炎临证经验举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反复发作、难以缓解的上腹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尤其合并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时,西医常规止痛治疗效果不佳,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难题之一.唐文富教授剖析本病病机,结合伤寒六经辨证,以简驭繁,将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分型辨证论治,以期解决慢性胰腺炎难治性疼痛、脓肿、多发假性囊肿等难题.现总结唐文富教授的临证经验,旨在为慢性胰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