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既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入选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超级平台内天津市72家二、三级医院住院且接受PCI的患者。其中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患者2015例,作为研究组;无此类病史患者218 50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人群的随访数据。主要研究终点为出血性脑卒中;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对研究人群进行分组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人群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1年内、2年内以及随访期内的所有终点事件的发病率。应用多因素Cox回归评价2组结局事件的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2组人群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显示,研究组主要终点事件(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4.22% vs 0.76%),以及次要终点全因死亡(10.20% vs 6.59%)、缺血性脑卒中(58.60% vs 15.30%)及急性心肌梗死(6.80% vs 5.38%)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48、40.81、2824.19、200.80,P<0.001、<0.001、<0.001、=0.006)。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发现,多个临床病史及特征能预测PCI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包括既往出血性脑卒中(HR=6.092,95%CI:4.875~7.612,P<0.001)、年龄(HR=1.018,95%CI:1.013~1.023,P<0.001)、男性(HR=1.229,95%CI:1.127~1.381,P<0.001)、高血压(HR=1.223,95%CI:1.111~1.369,P<0.001)、心房颤动(HR=1.132,95%CI:1.023~1.252,P<0.001)、慢性肾功能不全(HR=1.535,95%CI:1.292~1.824,P<0.001)。结论: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男性、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病史以及慢性肾脏病是PCI术后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行PCI的202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1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01例予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心功能、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及终点事件.结果 干预后,2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大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AMI PCI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增强心理弹性,且能减少终点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方丹参滴丸对肾功能异常患者对比剂引发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肾功能异常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引发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作用.方法: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拟行PCI的肾功能异常冠心病患者59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各295例,分别给予水化、水化联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术前1d起,每日3次,每次10粒)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入院时和对比剂使用后72 h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并记录两组CIAKI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方丹参滴丸组GFR显著高于对照组(t=-6.621,P<0.01),其余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662~6.924;U=28 942.500,均 P<0.01),CIAKI 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36%vs.9.83%,x2=20.06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CIAKI有保护作用(OR=0.123,95%CI:0.042~0.360,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肾功能异常患者PCI后CIAKI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黏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黏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PCI术治疗的98例AM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30 d内MACE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n=16)和未发生组(n=8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对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发生率为16.33%.发生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未发生组,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容积、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均为影响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及两者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68.75%、75.00%、68.75%,特异度分别为78.05%、73.17%、97.56%,AUC分别为0.721、0.748、0.887(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两者联合对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RNA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与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治疗手段.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植入支架后较为高发的并发症.微RNA(microRNA,miRNA)可以作为再狭窄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靶标,预防或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本文综述了ISR的病理生理机制,介绍了几种miRNA在ISR的功能和调节过程,阐释了其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内皮细胞(EC)的表型、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为针对miRNA的ISR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提出临床参考,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吲哚布芬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氯吡格雷75 mg(qd)联合吲哚布芬200 mg(qd)]与对照组[氯吡格雷75 mg(qd)联合阿司匹林100mg(qd)].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凝血-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出血事件和MACE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入组32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30例/32例)和78.13%(25例/3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为(202.65±30.77)和(283.52±31.42)pg·mL-1,cTnⅠ分别为(0.06±0.01)和(0.12±0.03)ng·mL-1,FIB 分别为(3.17±0.51)和(3.84±0.59)g·L-1,PT 分别为(15.87±1.23)和(14.92±1.35)s,AT-Ⅲ 分别为(138.95±14.18)%和(125.17±14.96)%,PDW分别为(17.04±2.04)%和(19.13±2.32)%,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5.6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和15.63%,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CI术后患者MACE总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5.00%,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布芬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可以降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81例CHD患者,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康复方案干预,观察组予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距离(6MWD)、最大运动负荷]、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LVEF、LVEDD、6MWD、最大运动负荷及SAQ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LVEF、6MWD、最大运动负荷及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345、2.480、3.165、5.016、2.059、4.582、7.443、3.353,P<0.05),两组LVEDD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335,P<0.05).结论 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可改善CHD患者PCI治疗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呃逆为主诉的心肌梗死1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以呃逆为第一主诉或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鹰潭医疗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以呃逆为第一主诉或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初诊均未能明确诊断,而就诊于其他科室,甚至拟行有创操作,在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显著抬高或压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狭窄程度均 ≥ 80%,其中犯罪血管为右冠状动脉7例、冠状动脉旋支3例、前降支远端1例,均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呃逆均在冠状动脉开通后24 h内停止,1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心肌梗死发生时,有时因各种原因,特征性表现不明显,而单纯表现为呃逆,医生必须高度重视,开拓诊断思路,形成发散性诊断思维,合理并完善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提高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因具有能够避免金属支架长期存在造成的冠状动脉金属化等优势,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4次变革。近年来,来自中国的BRS数据陆续发布。国产首个BRS于2019年2月上市后,已开始在国内医院应用。为使此项新技术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获得规范应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51位国内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BRS临床研究循证证据和欧美专家共识的相关推荐,特拟定首部《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BRS的适用范围、临床使用流程、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者的培训、腔内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及随访等给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CI治疗缺血性左心室功能: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与单纯的内科治疗相比,目前尚未明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血运重建是否可以改善严重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和左心室功能。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0.35、存在广泛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且心肌有活力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PCI加最佳药物治疗(PCI组)或单独的最佳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主要复合结局是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次要结局是6个月和12个月时的LVEF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共有700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其中347例被分配到PCI组,353例被分配到最佳药物治疗组。在中位时间41个月内,PCI组129例患者(37.16%)和最佳药物治疗组134例患者(37.96%)发生了主要结局事件〔风险比为0.99;95%可信区间(95% CI)为0.78~1.27; P=0.96〕。两组的LVEF在6个月时平均差为-1.6%(95% CI为-3.7~0.5)和12个月时平均差为0.9%(95% CI为-1.7~3.4)。PCI组患者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似乎要高一点,但在24个月时两组基本无明显差异。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的严重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中,PCI血运重建并未降低全因死亡或心衰住院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