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种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5种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干预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临床有效率、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的差异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6月10日有关麝香保心丸、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心可舒片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MVD的RCT文献。采用EndNote软件导入与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评估文献偏倚风险,采用StataSE 16(64-bit)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比较5种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临床疗效方面、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共纳入RCT文献24篇,均为双臂研究。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5种中成药联合方案排序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方案>麝香保心丸联合方案>通心络胶囊联合方案>心可舒片联合方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方案;在调节血管舒张因子NO方面,4种中成药联合方案排序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方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方案>通心络胶囊联合方案>麝香保心丸联合方案。安全性方面,纳入文献中有3篇报道不良反应。结论:5种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的方案在临床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4种中成药联合方案在调节NO值方面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其中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方案在临床有效率与调节NO值方面均具优势性。仍需大样本、高质量RCT研究验证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三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水化疗法预防C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CIN发病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β2微球蛋白、尿中蛋白与肌酐比值(ACR)以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蛋白(NGAL),炎性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对2组入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1)复方丹参滴丸组CIN发病率低于对照组(4.4%vs 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2 h血肌酐、尿素、血β2微球蛋白、hs-CRP、IL-6、丙二醛水平、尿ACR、尿NGAL水平升高,而eGFR水平、SOD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肌酐、尿素、血β2微球蛋白、hs-CRP、IL-6、丙二醛水平、尿ACR、尿NGAL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脏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vs 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对预防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介入术后CIN有保护作用[OR=0.136,95%CI(0.035,0.527),P=0.004].[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预防冠心病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IN的发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潜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分子预测模型,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潜在机制.方法 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AR和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ity,AS)相关的芯片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ially express genes,DEGs),对AR和AS的DEGs进行富集分析,注释其功能;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AR分子预测模型;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根据Lipinski规则预测药物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将DEGs和药物靶点取交集,获得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的潜在靶点,在metascape平台中对靶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应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算法对复方丹参滴丸干预AR的每个靶点分别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的"成分-靶点-通路-功能"桑基图.结果 共得到AR相关DEGs 597 个,其中上调基因 292 个,下调基因 305 个.DEGs富集结果提示,AR相关基因主要定位在血小板α颗粒、分泌颗粒腔、细胞质囊泡腔上,通过介导花生四烯酸代谢、氧化磷酸化、WN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类固醇同源物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参与血液凝固、血小板活化、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转录因子活性、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白细胞活化相关炎症反应、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调控肝素结合、胰岛素受体结合、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肾上腺素受体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磷脂酰肌醇激酶活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II(MHC II)类受体活性等功能.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获得 9 个AR的分子标志物,并构建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1 的精准预测模型.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获得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的 10 个活性成分和 14 个作用靶点及 3 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和所有活性成分均能自发结合,富集分析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调控血栓形成、糖脂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改善AR.结论 由 9个AR的分子标志物组成的AR预测模型具有较为精准的预测性能;除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外,炎症反应、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糖脂代谢同样参与了AR的形成,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多靶点调控以上途径改善A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不同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基于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收录的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绘制风险偏倚和网状Meta分析.最终纳入95篇RCTs,总样本量8 787例,涉及11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显示,①心功能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前3的是稳心颗粒+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②提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丹葶肺心颗粒+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补肺活血胶囊+常规西医;③提高1秒率(FEV1/FVC%)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④改善血氧分压(Pa02)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⑤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⑥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补肺活血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⑦降低脑钠肽(BNP)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复方丹参滴丸+常规西医、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⑧改善红细胞压积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复方丹参滴丸+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安全性方面,26篇RCTs报告了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循环和消化系统.结果表明,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可增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鉴于纳入文献质量和数量参差不齐,缺乏中成药间的直接比较,以上结论还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当归四逆颗粒对冠心病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颗粒治疗冠心病寒凝血瘀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滴丸组及当归四逆颗粒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低温反复冷刺激结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法建立大鼠冠心病寒凝血瘀证模型.造模第6周丹参滴丸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073 g·kg-1·d-1灌胃,当归四逆颗粒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当归四逆颗粒20.2、40.4g.kg-1·d-1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无菌水0.2ml/10g灌胃,均连续灌胃2周.记录大鼠一般情况,比较每周体质量,干预结束后检测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心脏指数评价药物作用效果,并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同时间点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各时间点体质量均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当归四逆颗粒高剂量组及丹参滴丸组大鼠在第6、7周时体质量增加(P<0.05或P<0.01).空白组大鼠心电图S-T段接近等电位线,心肌结构规则,纤维排列紧密,细胞核完整且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显著升高,心肌纤维排列明显紊乱,心肌细胞出现肿大、坏死且有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各给药组心电图S-T段降低,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结构及形态改善,炎症细胞减少,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血清中TSH、FT3、FT4、NO、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ET-1、TXB2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心脏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T-1、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NO、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当归四逆颗粒高剂量组及丹参滴丸组血清中TSH、FT3、FT4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当归四逆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SH水平低于丹参滴丸组和当归四逆颗粒高剂量组(P<0.01).结论 当归四逆颗粒具有减轻冠心病寒凝血瘀证心肌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能量代谢、调节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疗效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天津市6家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集时间为2014年1月—2022年6月.将这些患者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非暴露组单独使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按照1∶1比例进行匹配,每组各612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生化指标及颈部血管彩超.[结果]暴露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细胞计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低于非暴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凝血功能、肾功能、肝功能、血糖、血脂水平较稳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小,斑块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成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对中成药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纳入中成药治疗PU的系统评价,采用多项系统综述评价2(AMSTAR2)、系统评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应用建议评价开发和评估分级(GRADE)量表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系统评价10个,AMSTAR 2评价结果,系统评价为高质量1个,中质量5个,低质量3个,极低质量1个.PRISMA评价结果,系统评价报告相对完整6个,存在一定缺陷3个,存在相对严重缺陷1个.纳入系统评价10个报告了结局指标42个,GRADE评价结果,高质量6个,中质量27个,低质量8个,极低质量1个.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康复新液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联合常规西药可提高内镜下总有效率、临床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降低临床症状改善积分和溃疡复发率;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西药可提高临床疗效;胃复春联用常规西药的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更高,胃泌素水平更低;健胃愈疡片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更高;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常规西药可改善总有效率、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结论:中成药或其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U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存在一定缺陷,应慎重对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功能指标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4 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1 只、模型组11 只、加味瓜蒌薤白汤低剂量组(1.134 g·kg-1)11 只、中剂量组(2.268 g·kg-1)11 只、高剂量组(4.536 g·kg-1)10 只及复方丹参滴丸组(86 mg·kg-1)10 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式建立MIRI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以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 次,共 7d.采用 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TNT)、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含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 diameter,LVI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systolic diameter,LVIDs)、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stolic volume,LVED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systolic volume,LVESV);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TNT、ET-1 和TXB2 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瓜蒌薤白汤中剂量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血清CTNT、ET-1 和TXB2 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IDd、LVEDV增加(P<0.01),且LVIDs、LVESV、SV、CO、LVEF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瓜蒌薤白汤中剂量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LVIDd、LVEDV减少(P<0.05),且LVIDs、LVESV、SV、CO、LVEF增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大量心肌纤维呈不规则排列,心肌间质水肿和坏死;加味瓜蒌薤白汤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轻度肿胀,肌原纤维排列较规则;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包膜下心肌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充血水肿.结论: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大鼠MIRI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辅助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7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848例患者,观察组425例,对照组4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视野灰度值[均值差(MD)(95%CI):-0.92(-0.96,-0.88),P<0.000 01]、血管瘤体积[MD(95%CI):-3.11(-3.33,-2.89),P<0.000 01]、出血斑面积[MD(95%CI):-0.76(-0.85,-0.67),P<0.000 01]、黄斑厚度[MD(95%CI):-55.62(-62.59,-48.65),P<0.000 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MD(95%CI):-17.63(-21.6,-13.59),P<0.000 01]、肿瘤坏死因子-a 水平[MD(95%CI):-13.3(-16.09,-10.68),P<0.000 01]更低,视力[MD(95%CI):0.13(0.05,0.20),P<0.000 01]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或事件发生.敏感性分析检验证实模型稳定性高,结论可信度高.结论 根据目前临床证据,复方丹参滴丸与羟苯磺酸钙联用可提高DR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学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学药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8 个数据库检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使用Cochrane手册中的Cochrane风险测试偏倚工具来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6项RCTs,总样本量3 384例,包括治疗组1 692例、对照组1 6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结局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复发[RR=0.27,95%CI(0.16,0.45),P<0.000 01]、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RR=0.30,95%CI(0.15,0.60),P=0.000 7]、心律失常[RR=0.75,95%CI(0.62,0.90),P=0.002]、心力衰竭[RR=0.36,95%CI(0.21,0.60),P<0.000 1]、再次血运重建[RR=0.18,95%CI(0.05,0.66),P=0.01]、支架内再狭窄[RR=0.23,95%CI(0.10,0.57),P=0.001]的发生;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够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13,95%CI(3.62,4.64),P<0.00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3.71,95%CI(-4.37,-3.05),P<0.000 01]、降低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MD=-325.48,95%CI(-629.97,-21.00),P=0.04],但不能改善B型脑利钠肽[MD=-185.90,95%CI(-413.12,-41.31),P=0.11].在次要结局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够改善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学药治疗能够减少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