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康复路径护理在SUI患者TVT-O围术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悬吊术(TVT-O)围术期全程康复路径护理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行TVT-O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SU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入院宣教及术前评估,观察组采取围术期全程康复路径护理方案。在围术期及术后护理指导3个月后,分别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价患者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漏尿情况,包括漏尿次数、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及ICI-Q-SF量表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CI-Q-SF总分,漏尿次数和漏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控尿效果较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围术期全程康复路径护理使患者术后ICI-Q-SF总分、漏尿次数和漏尿量显著减低,改善了盆底肌肉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后闭孔内外肌深部软组织感染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后远期并发大腿根部内侧感染性肿物的案例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曾因压力性尿失禁行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9年后发现右侧大腿根部肿物,伴反复低热,查体可见右侧阴道前壁带状异物残端外露。行右侧大腿根部肿物切除术、阴道前壁吊带部分取出术。术后随访1年,尿控能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多中心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两种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性功能等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国内7家泌尿中心共531例女性中、重度SUI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中部战区总医院7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122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67例,江苏省人民医院6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浙江省人民医院65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531例中接受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TVT组)214例,平均年龄(58.14±10.16)岁,已绝经181例(84.6%),生育次数≥2次者89例(41.6%),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16.00±1.73)分,中度尿失禁166例(77.6%),重度尿失禁48例(22.4%)。接受两种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OT/TVT-O组)患者317例,平均年龄(58.33±10.25)岁,已绝经247例(77.9%),生育次数≥2次者120例(37.8%),ICI-Q-SF评分(15.79±1.75)分,中度尿失禁256例(80.8%),重度尿失禁61例(19.2%)。两组一般资料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ICI-Q-SF、常见并发症及主观尿失禁治愈情况(PGI-I)和满意度进行评估随访。以ICI-Q-SF评分改善>50%(治愈+明显改善)和1 h尿垫试验<10 g(定性指标)作为手术成功率的判断指标。 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1个月均有较高的总体有效率(治愈+显效),TVT组为94.9%(203/214),TOT/TVT-O组为93.7%(297/317),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尿失禁症状改善程度(治愈率) TVT组[88.3%(189/214)]略高于TOT/TVT-O组[77.0%(24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尿失禁复发率无变化,TVT组为4.4%(9/203),TOT/TVT-O组为5.4%(16/2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主观治愈率TVT组为96.3%(206/214),TOT/TVT-O组为95.9%(304/3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TVT组10例发生膀胱穿孔,TOT/TVT-O组无膀胱穿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疼痛和不适感TVT组发生率为1.9%(4/214),明显低于TOT/TVT-O组的6.9%(22/31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1);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吊带裸露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VT和TOT/TVT-O吊带术均能有效治疗女性SUI,术后均能改善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且具有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临床需求以及医生所熟悉的手术方式进行个体化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特征及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治疗SU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8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9例女性SUI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58(39~91)岁,其中≥60岁145例(45.5%)。伴高血压病96例(30.1%),糖尿病24例(7.5%)。未婚未孕2例(0.6%),有生育史317例(99.4%)。31例(9.7%)合并Ⅱ~Ⅳ度盆腔脏器脱垂。SUI中位病程5(0.2~40.0)年。中度尿失禁155例(48.6%),重度尿失禁164例(51.4%)。319例术前中位最大尿流率30(5.2~72.6)ml/s,中位尿流量380.5(56.7~1 013.6)ml。术前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中位评分14(9~19)分。288例行TVT-O。31例合并Ⅱ~Ⅳ度盆腔脏器脱垂者,一期行经闭孔四臂网片盆底修复术联合TVT-O。结果:288例TVT-O平均手术时间(32.3±8.0)(19~60)min,31例盆腔修复手术联合TVT-O平均手术时间(75.5±17.0)(50~120)min。术后随访265例,随访率83.1%,随访时间12~24个月。其中254例(95.8%)客观治愈,248例(93.6%)主观治愈,10例(3.8%)主观缓解,7例(2.6%)主观无改善。30例(96.8%)盆腔脏器脱垂治愈。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腹股沟区疼痛28例(10.6%),新发尿急12例(4.5%),尿路感染9例(3.4%),排尿困难7例(2.6%),性交痛3例(1.1%),膀胱损伤、吊带侵蚀、切口瘢痕增生各1例(0.4%)。结论:女性SUI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就诊时以中重度患者为主。TVT-O治愈率高、并发症较少且大多在可控范围内。对于SUI合并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可一期行TVT-O联合盆底修复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阴道及大腿根部三切口完整取出经闭孔TOT吊带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聚丙烯吊带尿道中段悬吊带术(MUS)目前已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经典术式,其中的由外向内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OT)因避开了耻骨后穿刺路径,减少了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VT)易发生的膀胱穿孔、耻骨后血肿等并发症,且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常规膀胱镜检查,学习曲线短,而被广泛应用,但其造成的并发症之一大腿根部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处理困难。现在已经认识到TOT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闭孔区大腿内收肌肌腱的副损伤相关。闭孔区解剖复杂,富含神经血管和肌肉肌腱组织,极易造成副损伤,且经闭孔TOT吊带的完整取出困难,单一经阴道切口无法到达耻骨降支之后侧方区域进行聚丙烯吊带的切除,致使妇科医师因担心手术副损伤而不敢轻易在大腿根部尝试手术,对TOT术后疼痛患者仅切除阴道部分的吊带常不能完全解除症状。国外至今报道的完整取出TOT吊带的病例尚不足百例,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在深入了解了闭孔区解剖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经阴道及大腿根部三切口完整取出TOT吊带的手术,获得了疼痛症状完全缓解的良好结局,证实了经双侧大腿根部切口取出TOT吊带是安全、可行的路径,是解决TOT吊带引起的大腿根部疼痛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后复发患者二次手术的长期治疗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经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失败或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及治疗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采用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失败或复发患者共5例的临床资料,随访后续手术方式,对其二次手术的长期结局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报告的尿失禁主观症状以及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问卷(PGI-I)评价初次Burch手术及二次手术的“主观治愈”,应用1 h尿垫试验结果评价初次Burch手术及二次手术的客观疗效(客观治愈、改善及无效)。结果:5例患者中有3例接受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作为二次术式,1例患者接受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1例患者接受使用Secur悬吊系统的单切口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Secur)。5例患者由初次Burch手术起随访时间为(14.6±2.4)年(范围:10.8~16.9年),其中3例患者接受TVT二次手术后主观治愈;另2例接受TVT-O或TVT-Secur二次手术的患者则未获长期主观治愈,但TVT-O术后患者客观改善。结论:Burch手术后复发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二次手术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是可行的,本研究有限的随访资料提示可考虑使用经耻骨后路径的TVT作为二次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伴膀胱活动低下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压力性尿失禁(SUI)和膀胱活动低下症(UAB)均是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由于两者治疗机制相反,SUI合并UAB患者的治疗成为了临床棘手的问题.为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疗水平,本文综述国内外UAB主要诊断标准并总结传统尿道中段悬吊术[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或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OT)]和可调式尿道中段悬吊术[(经闭孔可调吊带(TOA)或Remeex系统]联合药物或间歇导尿的治疗经验,同时对干细胞注射、细胞因子疗法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在此类患者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期望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Contasure Needleless(R)无针吊带应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ontasure Needleless(R)无针吊带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并纳入2014年3月-2016年2月浙江大学明州医院和宁波妇儿医院收治的女性SUI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Contasure Needleless(R)治疗,对照组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尿潴留、血肿)、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效果:观察组中85.7%治愈,8.6%缓解,5.7%无效,对照组分别为89.7%、5.9%、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围术期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1.602、6.147、3.470,P<0.05).③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2组患者术后ICIQ-SF、IIQ-7、UDI-6等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 (6/74);对照组为17.57% (13/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45).结论 Contasure Needleless(R)无针吊带治疗我国女性SUI疗效与TVT-O相当,但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腹股沟区疼痛发生率低的临床优势,值得在我国各级医院推广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与改良的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modified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Abbrevo)对比,研究可调节单切口微小吊带(adjustable single-incision sling,TVT-Ajus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明确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60例,年龄(50.5±7.6)岁,体质量指数(24.9±3.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VT-Abbrevo组和TVT-Ajust组(n=30).术前评估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娩次数、最大尿流率、腹压漏尿点压等一般情况;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合并有并发症、术后疼痛、主客观治愈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TVT-Ajust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VT-Abbrevo组(P<0.05);术后排尿困难有4例,每组各有2例,其中TVT-Ajust组合并有1例阴道吊带腐蚀;TVT-Ajust组术后4周疼痛程度显著小于TVT-Abbrevo组(P<0.05);TVT-Abbrevo组与TVT-Ajust组术后主观治愈率和客观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2种手术方式均不能显著改善急迫性尿失禁症状.结论 TVT-Ajus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有效的,与TVT-Abbrevo相比,术中出血量小、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小、术后恢复快,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VT-O技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盆底功能修复中对下尿路症状、POP-Q分度的改善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伴有下尿路症状患者采用盆底修复手术中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VT-O)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实施盆底修复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根据患者术中是否行TVT-O手术分为TVT-O组(72例)和非TVT-O组(40例),对比两组术后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非TVT-O组比较,TVT-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后残余尿量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平均体温、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尿不尽、尿痛等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及POP-Q分度定量参数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TVT-O组患者尿不尽、尿痛、手助排尿、尿频、尿急、咳嗽漏尿、点滴漏尿、排尿困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TVT-O组,TVT-O组C点距离、D点距离分别为(-3.7±1.4)cm、(-3.6±1.4)cm,均明显大于非TVT-O组的(-4.4±1.5)cm、(-5.6±1.9)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OP伴有下尿路症状患者在盆底修复手术中行TVT-O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