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在疾病感知与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探讨积极应对方式、疾病感知与在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的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 345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感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疾病感知、积极应对方式及恐惧疾病进展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积极应对方式在疾病感知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 337 例患者完成研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5.02±4.92)分;恐惧疾病进展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r=0.672,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679,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r=-0.610,P<0.01);疾病感知不仅对恐惧疾病进展存在直接影响,还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恐惧疾病进展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值为 0.202,P<0.001)占总效应的 25.50%.结论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是疾病感知与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动态评估、早期识别患者的应对方式,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引导患者积极应对,从而降低其负性疾病感知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在社区居民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验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在我国社区居民中的信效度。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采用CD-RISC-10、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和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10-item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对2 05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和AMOS 22.0对CD-RISC-10因素结构进行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采用平行分析与最小平均偏相关方法重测量表因子结构。结果:CD-RISC-10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分半系数为0.89;题总相关系数为0.74~0.81(均 P<0.01);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63.24%;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单因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良好( χ2/ df=4.596,CFI=0.967,TLI=0.973,RMSEA=0.065);心理弹性[(27.02±13.50)分]与抑郁[(9.75±5.24)分]、心理困扰[(19.23±6.37)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r=-0.32,-0.35,均 P<0.01)。 结论:CD-RISC-1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使用简易方便,是测量社区居民心理弹性的有效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咽癌N 0-N 1期患者Ⅱa区临床靶区优化策略及对远期口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可疑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减量照射的安全性和对下颌下腺及远期静息口干保护的临床意义,探讨多模态影像对可疑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T 0-4N 0-1M 0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收集临床、放射治疗计划、多模态影像等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Ⅱa区个体化调强放疗(IMRT)、CTV处方剂量50.4 Gy(命名为CTV50)的优化方案。患者治疗中接受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及重复增强定位CT等检查,监测和评估可疑淋巴结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反应。用配对 t检验比较下颌下腺在降量照射后与标准治疗计划(CTV50∶CTV60)的剂量学差异。患者远期口干程度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晚期放射损伤标准、江苏省肿瘤医院多维度放射性口干评估量表和简化版口腔干燥量表(SXI)进行评估,用秩和检验分析口干程度差异。 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49侧颈淋巴结阴性,其中73侧Ⅱa区可辨认淋巴结数≤3枚,76侧>3枚。106例患者中N 1期行对侧单颈Ⅱa区优化63例,行双颈Ⅱa区优化43例(N 0期及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N 1期患者)。共发现109枚最大横断面上短径>5 mm的可疑淋巴结,其中105枚淋巴结门结构清晰,93例长短径之比≥1.5,76例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2.5。CTV优化区域内未发现淋巴结复发。优化后肿瘤靶区的大体肿瘤体积(GTV)平均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颌下腺的D mean、V 39 Gy显著低于未优化的常规计划( P<0.01)。下颌下腺单侧和双侧优化患者的远期口干和静息口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进行CTV50减量照射的优化方案是安全有效的,下颌下腺剂量学优势明显,患者静息状态下口干主观反应良好。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可疑淋巴结需要综合增强CT、MRI-DWI及PET-CT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评估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在人格特质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在人格特质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2月选择山东省6所全日制院校的4年制护理本科生2 17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CBF-PI-15)、学习投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AMOS 1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2 170名护理本科生CBF-PI-15 5个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宜人性[(3.63±0.87)分]、责任心[(3.24±0.84)分]、外向性[(2.58±0.68)分]、开放性[(2.56±1.00)分]、神经质[(1.76±1.19)分]。2 170名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问卷总分为(67.24±11.34)分、GSES总分为(29.64±5.47)分。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在神经质、责任心、开放性人格特质与学习投入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42.64%、30.21%、48.67%。结论: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改变神经质、责任心、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ood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Hood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4例采用Hood技术行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7.8(57~76)岁,体质指数平均25.17(18.31~32.54)kg/m 2,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平均18.36(4.21~67.57)ng/ml。所有患者术前穿刺均明确诊断,Gleason评分平均7.3(6~8)分。术前临床分期T 1c期1例,T 2a期5例,T 2b期4例,T 2c期14例。所有患者均行RARP,术中采用Hood技术,其特点为经前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手术操作层面紧贴膀胱前壁,耻骨后骨盆结构及前列腺外膜轮廓均不显露。分析患者手术结果、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 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机械臂操作时间)平均84.5(63~110)min,出血量平均75.3(20~180)ml。术后19例留置引流管,平均留置3.7(3~5)d,5例未留置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1(4~11)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平均7.3(6~9)d。23例拔除尿管后即刻实现尿控,1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术后病理:pT 2a期4例,pT 2b期6例,pT 2c期14例;Gleason评分平均7.9(6~9)分。无切缘阳性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因手术并发症再次入院病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肿瘤复发。 结论:RARP术中应用Hood技术,可简化Retzius间隙保留步骤,手术切缘阳性率低,术后即刻尿控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D-slicer软件测量肾体积参数在评估亲属肾移植供者肾脏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测量肾脏体积参数在评估亲属肾移植供者肾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1例亲属肾移植供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泌尿系增强CT扫描并行肾核素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基于3D-slicer软件平台对所有患者泌尿系结构进行三维重构,测量得肾皮质体积、肾实质体积。基于实验室指标公式法(改良简化MDRD方程、C-G方程)、肾体积法(Herts方程、Choi方程)等4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预测方程,计算出不同eGFR,分析各肾脏体积参数、不同方程eGFR与实测GFR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方程eGFR与实测GFR之间偏差、准确度和一致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不同方程eGFR与实测GFR之间,相关性较差,而偏差较小,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及一致性。除了Choi方程估算的eGFR与实测GFR具有弱相关性( r=0.382, P=0.034)外,其他方程eGFR与实测GFR均无显著相关性( P>0.05),其中Herts方程eGFR与实测GFR偏差最小(0.30 mL·min -1·1.73 m -2),10%符合率(61.29%)、30%符合率(96.77%)较高,与实测GFR的一致性最佳,一致性限度为-28.75~29.34 mL·min -1·1.73 m -2。 结论:相较于实验室指标公式法,肾体积法eGFR的预测效能更优,其中Herts方程的效能最佳,3D-slicer软件测量肾脏体积参数在评估亲属肾移植供者肾功能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鼓楼径路"手术切除上纵隔肿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颈胸结构被胸廓入口隔断,疾病处理按各部位的切口介入。基于纵隔腔镜食管外科手术的经验积累,自颈部切口可深度解剖上纵隔结构,深达主动脉弓下/奇静脉弓层面,宽度拓展可进入双侧胸腔,被总结为"鼓楼径路"。此径路深度/宽度足以处理很大一部分上纵隔肿瘤,具有全程直视下操作的优势,并简化了手术流程,不经胸,降低了手术创伤。该方法学习曲线相对较长,需熟练掌握上纵隔局部解剖,积累相应的手术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男性乳房发育症胸部结构分区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男性乳房发育症胸部结构分区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87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年龄14~45岁,平均27.0岁。均根据术前胸部乳房相关指标测量进行Simon分类,并行手术区域设计、乳房B超检查、Derriford外表量表评估。将男性胸部分为6个区域,0区乳晕区、1区乳房凸起区、2区副乳区、3区胸侧卷区、4区下皱襞区、T区相对禁忌区。对以上区域中明显脂肪堆积隆起的分区进行脂肪抽吸,避免在区域连接处过度抽吸导致术后凹陷,最终达到各个区域过渡平整。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拍摄患者胸部正位及斜位照片,比较各结构分区术前、术后变化。于术后12个月随访时,统计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687例患者,按照Simon分类,Ⅰ度65例,Ⅱa度257例,Ⅱb度194例,Ⅲ度171例。术前,除了SimonⅠ度的65例患者仅表现为0区凸起,其余患者都包含有1区凸起,2~4区则在不同患者中伴随出现。经对不同分区进行脂肪抽吸及腺体剥脱旋切后,患者乳房平整,各分区过渡自然,无明显凸起及凹陷。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术后随访,患者胸部形态稳定,无血肿、血清肿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687例患者中,满意度10分共634例,8~9分53例,平均满意度评分9.90分。未达满分的53例患者中48例因0区及1区皮下瘢痕致局部发硬,5例因1区与T区过渡处凹陷、3区及4区局部凹陷导致外形不满意。结论:男性乳房发育症的胸部结构分区能为整形外科医生及男性患者提供简单、直观、医患认同度高的术前评估,也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适当、简化、精确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简化腹腔镜腹股沟区手术解剖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基于肌耻骨孔修补及补片修补的手术。由于腹股沟区处于躯干与下肢的移行区域,涉及诸多层面,解剖结构复杂。为了形象教学,笔者团队提出简化腹腔镜腹股沟区手术解剖理念,将肌耻骨孔简化为5个三角和"大"字结构,不但有利于局部解剖,而且有利于外科医师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理解与掌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现代医院管理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北京协和医院应用标准化管理理论,以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机制为重点,通过系统性的实践,开展了现代医院管理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医院将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最优、竞争原则应用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基于标准系统管理理论的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即制度体系架构标准化、制度建设过程标准化、制度管理机制标准化,以期有效解决医院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与可持续性的问题。制度的价值与生命力取决于其可持续的发展,按照系统效应、结构优化、有序发展与循环控制的标准系统管理原理,可推进医院制度体系的优化,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