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为症状群的探索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作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涉及结直肠癌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对文献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及分析汇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12种症状群,其中消化道症状群、周围神经症状群、疲乏症状群以及心理症状群最为常见.症状群评估工具和分析方法存在差异,群内症状构成尚不稳定,化疗期间症状群呈动态变化,需结合不同化疗阶段症状群特点进行重点干预.结论 未来研究应重点开发标准化的多维度评估工具,结合多种统计方法分析症状群,并探讨其与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此外,还需开展多维度、多时间点的纵向研究,以提高结果的普遍性和可信度,从而为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辅助诊断结直肠癌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RC患者110例[CRC组,包括早期(TNM分期Ⅰ~Ⅱ期)患者48例(早期CRC组)、晚期(TNM分期Ⅲ~Ⅳ期)患者62例(晚期CRC组)]、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21例(疾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7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一致性检验分析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效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疾病对照组和CRC组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1);CRC组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1),且早期CRC组、晚期CRC组SDC2基因甲基化和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01).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正常对照组(Kappa=0.358,P=0.026)外,其他各组SDC2基因甲基化与Septin9基因甲基化均无一致性(P>0.05).SDC2基因+Septin9基因+CA19-9联合检测模型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最佳临界值为0.571,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0.3%;诊断早期CRC的AUC为0.940,最佳临界值为0.700,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0.3%.结论 Septin9基因甲基化、SDC2基因甲基化与传统肿瘤标志物CA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CRC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基于循证构建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初步应用并探讨该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专家函询构建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将9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按照构建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合并衰弱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前、术前1 d和出院前收集两组患者的BMI、血清生化指标,同时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及Edmonton衰弱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的老年消化肿瘤患者合并衰弱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包括4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56个三级条目.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完成研究.观察组BMI和血清生化指标、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及衰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构建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合并衰弱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miRNA-18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82(miRNA-182)在结直肠癌患者及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到医院体检的65例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82的表达水平,同时对各结直肠癌细胞系中miRNA-18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通过抑制及过表达miRNA-182后评价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结直肠癌组miRNA-182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有显著提高(t=11.227、21.441,P<0.05);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方面,miRNA-18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9、8.078、6.485,P<0.05);结直肠癌的诊断中miRNA-18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可见其诊断效率较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iRNA-182低表达组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的累积生存率;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miRNA-182均为独立危险因子(P<0.05).另外,miRNA-182在多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比正常的肠内皮细胞有明显提高;肠癌细胞在抑制miRNA-182的表达后,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PARP1(C-PARP1)、自噬标志蛋白LC3 Ⅱ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经过过表达miRNA-182后,细胞活性增高,凋亡相关蛋白C-PARP1的表达减少,LC3 Ⅱ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 作为一种癌基因,miRNA-18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呈现出上调的表达水平,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子.此外,通过调节细胞自噬信号通路,miRNA-182还对结直肠癌细胞起到促进癌症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美国年轻人的结直肠癌死亡率
编辑人员丨1秒前
该研究查询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库中关于 1999 年—2020 年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死亡的潜在原因的死亡率统计数据.粗死亡率(CMR)按每 100 000 例死亡计算.根据早发性(30~49 岁)、平均发病(50~69 岁)和晚发性(70 岁以上)CRC对患者进行分层.对于每个队列,通过检查了种族和美国人口普查地区的变量,以评估死亡率的驱动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开展活动前后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强化患者自我概念,从而优化患者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结直肠癌中皮动蛋白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皮动蛋白(cortact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接受治疗的患者319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芯片中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cortactin的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95/319)和5.6%(18/319, P<0.001)。T分期、N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神经侵犯和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与cortactin表达状态有关(均 P<0.05)。在Ⅱ~Ⅲ期患者中,cortactin阳性表达与较差的无病生存( P=0.036)和总生存( P= 0.043)有关。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与无病生存( P=0.007)和总生存( P=0.015)有关。脉管瘤栓、病理类型、术前CEA水平和cortactin表达状态为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年龄、AJCC分期、术前CEA水平和cortactin表达状态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术前CEA水平和cortactin表达状态为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cortactin是一个潜在的预后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成人结直肠癌及腺瘤检出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共纳入50 645例,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457)]高于前五年[4.04%(536/13 257)];CRC后五年总体检出率[3.30%(741/22 457)]低于前五年[4.40%(583/13 257)]。结论:石河子地区2015—2019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较大幅度升高,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升高,而CRC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下降,由此推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对降低CRC发病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与低位结扎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与低位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130例60岁以上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肠系膜下动脉结扎的位置分为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其中高位结扎组65例,低位结扎组6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低位结扎组的手术时间长于高位结扎组[(197.54±13.35) min比(171.08±13.48) min, t=-8.615, P<0.05];低位结扎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高位结扎组[(51.32±7.79) h比(66.83±7.93) h, t=3.156, P<0.05];低位结扎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高位结扎组[(8.12±1.78) d比(9.92±2.49) d, t=4.725, P<0.05];低位结扎组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高位结扎组[3.07%(2/65)比9.23%(6/65), χ2=6.385, P<0.05]。 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行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在根治性清扫的基础上减少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加速康复管理结合静脉血栓栓塞综合预防措施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管理结合静脉血栓栓塞综合预防措施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1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加速康复管理结合静脉血栓栓塞综合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速康复管理结合静脉血栓栓塞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缓解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