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冥想训练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的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应对方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乐观、面对、寻找支持、情感宣泄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冥想训练有助于缓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规避消极应对行为,促进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应对方式的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应对方式的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宝安区5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参与问卷调查.计算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各条目平均值、不明确性得分、复杂性得分、整体不确定感总得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调查统计患者面对、回避、屈服的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应对方式和不确定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93个有效问卷中不明确性得分为(54.33±9.06)分,复杂性得分(33.76±5.13)分,总分(89.29±13.75).其中低等程度不确定性为116例(23.53%),中等程度不确定性为211例(42.80%),高程度不确定性为166例(33.67%).直肠癌患者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明确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复杂性评分、总分均明显高于结直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MCMQ量表面对评分低于结直肠癌,回避、屈服得分高于结直肠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结直肠癌患者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屈服与不明确性评分、复杂性评分、总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严重,其中直肠癌患者更为明显,应对方式出现屈服、回避的趋势,因此应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从而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使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理因素在癌症康复中的作用受到了医生、患者的广泛关注.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领域之一,疾病获益感(BF)在癌症类型上多以乳腺癌及多癌种混合研究为主,而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评估我国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和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26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参与问卷调查.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疾病获益感量表(评估BF情况)、与医生沟通和交流问卷(评估与医生沟通和交流情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评估乐观程度)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对疾病的应对特点,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F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中文版疾病获益感量表评分将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BF低水平组31例(9.5%,评分<66分),中/高水平组295例(90.5%,评分≥66分).BF低水平组接受手术+化疗治疗方案比例及与医生沟通和交流问卷评分、乐观程度、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得分低于BF中/高水平组,BF低水平组发生并发症比例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医学应对方式中屈服得分高于BF中/高水平组,两组运动锻炼频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手术+化疗治疗方案〔OR=3.294,95%CI(1.239,8.759)〕、无并发症〔OR=5.867,95%CI(1.868,19.041)〕、乐观〔OR=1.569,95%CI(1.169,2.106)〕、医疗应对方式-面对〔OR=1.477,95%CI(1.267,1.721)〕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南通市和江阴市地区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处于中/高水平.医疗应对方式中面对、乐观、接受手术+化疗治疗方案、无并发症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护工作者可结合相关因素跨学科、多平台的制定及实施干预方案,切实提高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是由围术期麻醉和手术等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起病并具有波动性的精神紊乱综合征,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其预防和治疗成为近年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拟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654例,其中7例手术暂停,11例不同意进行本研究,最终纳入6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右美托咪定+乌司他丁组(D+U组),各159例.C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泵入;D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采用微量输注泵在15 min内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预注负荷剂量(0.5μg/kg),后以0.3μg·kg-1·h-1的速率持续泵注至术毕;U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采用微量输注泵在15 min内输注2 ku/kg乌司他丁,随后以1 ku·kg-1·h-1的速率泵注至术毕;D+U组按上述方法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至术毕.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3、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评估患者术后1、3、7 d谵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30、60、90 d采用Z字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D组、U组和D+U组术后1、3、7 d血浆sTREM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C组,D+U组术后1、3、7 d血浆sTREM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D组和U组(P<0.05).D组、U组和D+U组术后1、3、7 d谵妄发生率低于C组,D+U组术后7 d谵妄发生率低于D组和U组(P<0.0083).D+U组术后30、60、90 d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C组,D+U组术后60 d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D组和U组(P<0.0083).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近期术后谵妄及远期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sTREM1、IL-6和TNF-α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同伴支持教育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24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心理疏导、遵医用药、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同伴支持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化疗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SCL-90量表相关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回避与压抑、屈服、幻想、发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压抑、屈服、发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有助于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规避消极应对行为,促进积极面对能力的养成,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