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肿瘤外科医生的挑战——继发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直肠癌外科医师经常遇到发生于女性患者的继发性卵巢肿瘤(STO)这一临床难题,特别见于年轻女性。STO多为消化道来源,可能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等,分子分型及组织病理特征各不相同。正确鉴定STO的来源与特征尤为重要,应结合病史、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等多种手段明确。STO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使部分患者获益。STO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不轻易放弃是每一个临床医生应该了解的正确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合并促黄体生成素升高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属于相对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占所有恶性卵巢肿瘤的2%~5%,绝大部分以分泌过多雌激素为主,分泌雄激素为主的占比不足3%,而以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为特征的AGCT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继发性闭经的育龄女性,LH明显升高,阴道超声显示左卵巢内小囊肿,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因卵巢囊肿增大行腹腔镜探查证实为卵巢肿瘤而行左附件切除术,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均证实为AGCT,术后随访血清LH下降至正常范围,且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分享本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拓宽对卵巢内分泌肿瘤的认知,加强对性激素水平异常的识别和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青春期巨乳症术后短期复发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10岁,因"双乳巨乳缩小成形术后1年,迅速增大半年余"来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前1年余因"发现双乳发育1年,迅速增大半年余"在本院行"倒T形双侧巨乳缩乳术",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及部分腺体,术后恢复良好,病理结果提示:符合幼年性乳腺肥大.术后随访6个月,双侧乳头乳晕均成活,双侧对称性良好,未见明显复发征象,患者及家属对效果均满意.现双侧乳腺术后迅速增大半年,再次就诊入院.查体可见:(站立位)双乳不对称,右乳偏大,乳头内陷,皮肤颜色暗红,缩乳术后"倒T"样手术瘢痕,双乳浅表静脉清晰可见,乳房下缘至脐水平上约2 cm;双侧腋下可见明显副乳,左侧稍大,约8 cm ×7 cm,右侧约3 cm×2 cm;触之双乳皮温稍高,质地软,难以触及较为明显的肿块;双侧腋下副乳触之质地韧,活动度可(图1).自述2016年12月份月经初潮,持续5~6 d,周期28~30 d,末次月经时间2017年1月24日,月经量中等,颜色正常,伴血块、痛经.家族无类似病史及乳腺肿瘤病史.乳腺彩超提示双乳腺体增厚,回声致密,右侧腺体厚106 mm,左侧55 mm,双乳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侧腋尾部6 mm,右侧 27 mm;双侧腋窝均可见淋巴结样回声,皮髓质界限清,右侧大小约12 mm×5 mm,左侧约10 mm×4 mm.乳腺MRI提示双乳体积明显增大,腺体不对称,双乳实质内多发不规则、欠均匀肿块,呈等低T1稍长T2异常信号,乳腺内导管及腺体结构紊乱;双侧腋窝可见副乳信号(图2).实验室检查,泌乳素、雌二醇、孕酮、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现卵巢肿瘤、肾上腺肿瘤和垂体肿瘤等可能引起继发性突发性青春期巨乳症的相关疾病.患者于2017年3月3日在全麻下行双侧巨乳全腺体切除术+双侧副乳切除术,术中可见双侧乳腺大量腺体样组织,呈苍白色,脂肪组织较少(图3).将双侧切除的乳腺组织称重,分别为左侧1.680 kg、右侧2.345 kg,左侧副乳0.210 kg,右侧副乳0.085 kg.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双侧副乳纤维组织中见增生的乳腺小叶及导管;双侧乳腺可见大量增生的乳腺小叶及导管(图4).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T在诊断卵巢转移性肿瘤病理类型和转移灶来源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CT表现与胃及结直肠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病理类型和肿瘤来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3例胃和结直肠来源的卵巢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CT表现对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肿瘤来源的诊断价值.结果: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与转移灶大小相关(P<0.01),而与转移灶部位(单双侧)、囊实性和囊性及混合性转移灶有无分隔无关(均P>0.05).对照两种不同组织来源转移瘤的CT表现,其中结直肠来源的转移灶多为单侧发病,病变多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胃来源的转移灶多为双侧发病,且病变多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结论:CT表现对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转移灶来源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卵巢、子宫和子宫颈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阑尾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类癌、腺癌及恶性黏液囊肿即阑尾假黏液瘤[1].阑尾原发性腺癌(prim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appendix,PAA)是较为罕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2].阑尾原发腺癌晚期可通过种植、直接浸润、淋巴及血行常转移至盆腹腔脏器及卵巢,子宫及子宫颈转移少见.本文报道2016年5月收治的1例阑尾黏液腺癌伴卵巢、子宫和子宫颈转移患者,并作相关文献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伴复杂病史及家族史的胃转移性乳腺小叶癌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的继发性肿瘤不常见,对于胃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例患者乳腺小叶癌术后8年,双侧卵巢发现乳腺癌转移灶,但转移癌的激素受体表达和原发肿瘤差别较大;卵巢肿瘤术后发现与乳腺原发肿瘤免疫表型比较一致的胃内转移灶.患者有复杂的肿瘤家族史,基因检测未发现BRAC1,BRAC2及其他基因胚系致病变异.尚需积累大量资料,为乳腺癌消化道转移的患者提供科学诊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超声误诊14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的声像图特点,分析导致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搜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4月至2019年2月间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病人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14例中有7例伴右侧卵巢转移,7例伴双侧卵巢转移.术前超声均有明显异常表现,主要归纳为囊性包块型、囊实混合性包块型、大量腹腔积液伴包块型以及大量腹腔积液型.14例病人术前超声检查均误诊为卵巢原发性肿瘤或其他肿瘤.结论 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且声像图与卵巢原发性肿瘤相似,导致鉴别困难,对于绝经后病人,若盆腔包块表现为双侧性,伴有腹膜假黏液瘤时,提示为阑尾来源卵巢继发性癌可能性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