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瑞利珠单抗维持治疗Krukenberg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Krukenberg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程度高,目前治疗方式以姑息性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现报道1例应用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Krukenberg瘤患者,该患者卵巢癌术后病理示Krukenberg瘤,进一步检查证实来源于胃体部低分化腺癌,因化疗耐受性差,结合PD-L1检测结果选择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患者治疗1年余,病情控制理想,耐受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直肠肿瘤外科医生的挑战——继发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结直肠癌外科医师经常遇到发生于女性患者的继发性卵巢肿瘤(STO)这一临床难题,特别见于年轻女性。STO多为消化道来源,可能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等,分子分型及组织病理特征各不相同。正确鉴定STO的来源与特征尤为重要,应结合病史、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等多种手段明确。STO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使部分患者获益。STO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不轻易放弃是每一个临床医生应该了解的正确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胆囊癌卵巢子宫转移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66岁,2023年1月29日因“下腹部不适”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治疗。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子宫右侧可扪及一个囊性包块,大小约为13 cm×12 cm×12 cm,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差。辅助检查:糖类抗原199为489.36 U/mL,糖类抗原125为158.75 U/mL,其他肿瘤标志物正常。胸部+上腹部+下腹部+盆腔横断面CT增强扫描:(1)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占位,性质待定,考虑肿瘤可能;胆囊结石伴胆囊炎。(2)盆腔巨大囊实性占位。(3)宫颈占位性改变,考虑宫颈肿瘤(图1A)。2023年2月5日宫颈活检结果:宫颈管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尚不能排除卵巢和子宫肿瘤为胆囊肿瘤转移的可能性。遵循患者及患者家属强烈的手术意愿,于2023年2月24日实施胆囊癌根治+盆腔肿物切除+子宫切除+肠部分切除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胃肠恶性肿瘤合并卵巢转移的预后因素及随访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胃及结直肠来源库肯勃(Krukenberg)瘤的相关预后因素,并根据预后因素指导综合治疗;寻找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复查过程中,监测卵巢复发转移的客观敏感指标,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5例患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Log-rank法和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在异时性转移患者的随访中,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卵巢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寻找敏感性更佳的变化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123.5 U/mL( P=0.001)、CA12-5≥37.9 U/mL( P=0.018)、胃来源krukenberg瘤( P=0.037),卵巢外其他器官转移( P=0.014)以及未行减瘤手术(CRS)( P<0.001)是预后不良因素,其中减瘤手术可明显改善预后,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其总体生存期仍明显长于未行减瘤手术者( 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升高( P=0.010)以及减瘤手术( P=0.001)是Krukenberg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及CT的影像学变化对发生卵巢转移的敏感性更佳( P=0.006)。 结论:接受减瘤手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性转移患者不应放弃手术机会,异时性转移的患者也应行转移灶切除,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患者仍可从中获益;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过程中,应重视卵巢超声及CT影像学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转移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年 1月至 2022年 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 11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妊娠结局、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随访至 2023年 10月,其中卵巢原发肿瘤 6例,卵巢转移性肿瘤 5例.6例卵巢原发肿瘤中,上皮性肿瘤5例(ⅠA期 1例,ⅠC期 2例,ⅢA期 1例,ⅢB期 1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1例(ⅠA期);Ⅰ期 4例,孕早期发现 1例,要求继续妊娠,分娩后行分期手术,孕晚期发现 3例,剖宫产同时或产后行分期手术;Ⅲ期 2例,孕早期发现 1例,终止妊娠后行分期手术,孕晚期发现 1例,剖宫产同时行分期手术;5例成功分娩,早产 2例,足月产 3例,新生儿均健在;随访时间为 18~133个月,均生存.卵巢转移性肿瘤 5例,其中卵巢Krukerberg瘤 4例,子宫颈癌卵巢转移 1例;孕早期发现 2例,均终止妊娠后行减瘤术;孕中期发现 1例,要求继续妊娠,分娩后行减瘤术;孕晚期发现 2例,剖宫产同时行卵巢肿物手术 1例,产后行减瘤术 1例;成功分娩3例,均为早产,均健在;失访 1例,余 4例随访时间为 3~22个月,均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卵巢原发肿瘤预后较好,而妊娠合并卵巢转移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卵巢原发性类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7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例卵巢原发性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为岛状类癌,1例小梁状类癌,1例黏液性类癌,10例甲状腺肿类癌.岛状类癌和小梁状类癌形态与其他部位的相同起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类似,甲状腺肿类癌由不同比例的甲状腺组织与类癌成分构成.类癌成分多为混合性类癌,以小梁状类癌多见,黏液性类癌形态与Krukenberg瘤类似,极难鉴别.所有的类癌至少表达1 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以突触素及CD56的表达比例最高,分别为14/14及9/10. 14例获得术后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除1例黏液性类癌患者过世,1例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37个月阴道残端复发,其余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 卵巢原发性类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卵巢单胚层起源的肿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除黏液类癌外其他类型,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Krukenberg瘤为首发症状的早期胃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 ,46岁 ,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 ,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史 ,无肿瘤家族史.服用"北京降压零号"控制血压 ,控制尚可;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控制情况不详.2015年12月因卵巢占位于当地医院行右侧卵巢切除术 ,术后病理提示Krukenberg瘤 ,病理经外院会诊亦考虑 Krukenberg 瘤.行胃肠镜检查、全腹部CT 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均未见明显异常 ,始终未能找见原发灶.在行首次化学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严重不能耐受,遂放弃化学治疗.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后,在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下部小弯侧有一直径<1 cm的白色浅凹陷性病灶(图1A) ,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印戒细胞癌 ,实验室检查显示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25、糖类抗原72-4、糖类抗原242、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检查可见病灶边界线存在 ,微腺体结构消失 ,可见异常微血管(图1B).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 ESD )完整切除病变 ,术后病理提示胃印戒细胞癌 ,癌组织浸润黏膜固有层浅层(T1a期),病变范围约0.9cm×0.4cm(图2A).肉眼分型为Ⅱc型 ,脉管未见癌组织侵犯 ,标本侧切缘和基底切缘未见肿瘤组织残留 ,周围胃黏膜呈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内病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 7(-)、细胞角蛋白20 (+ + + )、绒毛蛋白(-)、黏蛋白2 (-)、黏蛋白5AC(+ ,图2B)、黏蛋白6(-)、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 2(-)、细胞角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67 (约8% ,+) ,卵巢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黏蛋白2 (-)、黏蛋白5AC (+ ,图2C )、黏蛋白6(-) ,考虑胃内病灶与卵巢肿瘤同源.本例患者在卵巢手术后至入我院就诊近2年的时间里未进行任何治疗 ,其原发灶无进展且无明显其他部位转移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致皮下出血及手足综合征的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道1例胃体癌伴两侧卵巢Krukenberg瘤患者行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2周期后,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手足综合征.临床药师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判断,并对患者中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全过程进行药学监护.该患者使用西药对症、中医药辨证治疗后,皮下出血及手足综合征明显缓解.现对此例病例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ATB2在卵巢转移性Krukenberg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70例与CDX2、CK7、CK20、CgA、Syn免疫组化对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SATB2是结直肠腺癌的敏感指标之一,目前尚未发现其在卵巢转移性 Krukenberg瘤( MKTs )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对70例来源于不同器官:胃27例,结直肠13 例,阑尾20例包括19例除外杯状细胞类癌的转移性腺癌( Ade-xGCC)和1例具有印戒细胞特征的传统型差分化癌,乳腺5例,膀胱3例,肺2例的MKTs行SATB2免疫组化染色,评估其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沙利度胺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krukenberg瘤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krukenberg瘤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相关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2月—2015年3月就诊治疗的76例胃癌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二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1年、2年生存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变化和疗效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RR:65.79%)、肿瘤控制率(DCR:68.42%)均高于对照组(42.11%)、(44.74%)(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60.53%)、2年生存率(34.2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36.84%)、(13.16%)(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krukenberg瘤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下降幅度和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关系(r=0.675,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方面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krukenberg瘤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命时间,能有效地抑制血清VEGF水平,血清VEGF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疗效越好,对于其治疗疗效有一定的评估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