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具体实施策略.方法 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系统通过整合数字识别、数据清洗、结构化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疾病管理平台.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模块设计、应用流程及团队协作机制,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维数据分析和个性化随访支持,满足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随访需求.结果 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构建的管理平台,在多学科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个性化定制方案并进行长期动态管理,共纳入428名随访需求患者,依从性提高到了 94%,复诊率达到了 78%,患者满意度达到100%.同时,显著提升了临床与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动力,该项目框架还促成了多个项目、多次获得市级奖项等,促进了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结论 通过管理平台的应用,有效地强化了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推动了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教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未来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证基础和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与CBL联合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联合CBL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改进和提升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通过回顾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在某院妇产科实习的62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医学生,依据入科时间先后分为A,B组.A组为采用传统的PBL+CBL教学方式,B组为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联合CBL教学方式.分析成绩考核表和问卷调查表,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使用spss 27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A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8.68±9.63 分 vs82±7.74 P<0.05;技能 86.14±7.58 分 vs80.12±7.73 分 P<0.05,且 B 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A组,(97.1%vs 85.7%,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联合CBL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口腔医院2020-2022级非修复学专业46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带教方式,比较2组住培医师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临床教学模式,PDCA循环带教模式能够为住培医师量身定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针对其临床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见成效,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线上线下混合联合5E教学模式在临床基本操作中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旨在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合5E教学模式在临床基本操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方法 以2021年3月4日-2022年5月21日期间在医院修读临床基本操作课程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合5E教学模式的2022级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2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对所参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客观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结果 理论成绩部分,对照组学生的得分为(40.21±4.33)分,观察组学生的得分为(42.50±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6,P<0.001);实践成绩部分,对照组学生的得分为(40.21±4.33)分,观察组学生的得分为(42.37±4.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3,P<0.001);在综合素质方面,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6.77±4.66)分,观察组学生的平均得分为(90.12±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6,P<0.001);在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学生对其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3,P<0.001).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合5E教学模式在临床基本操作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值得在临床基本操作等类似课程中逐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优化网络资源的PBL联合CBL对儿科麻醉专科医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优化网络资源前置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儿科麻醉专科医师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在某儿童医院进行儿科麻醉专科医师培训的学员共30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人.试验组采用优化网络资源前置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测验成绩及调查问卷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总成绩(90.7±4.8 vs 77.1±8.1)分、理论知识成绩(46.7±4.9 vs 40.7±7.0)及病例分析成绩(44.1±3.6 vs 37.0±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调查问卷中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临床思维,且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上级医师评价调查问卷中试验组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化网络资源前置的PBL联合CBL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理论测验成绩,而且能够提升其临床实践中的综合管理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中综合保温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出血、体温、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给予术中综合保温干预对患者出血、体温、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和术中综合保温干预,比较2组的出血量、体温、凝血功能和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中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高于干预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T、aPTT、Fbg、TT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上述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结论 给予老年骨折患者术中综合保温干预,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温度和凝血功能正常,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对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由3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纳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内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n=44),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应用的奥林巴斯胃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n=46)。以后者作为参照,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操作性能、操作总体满意度、活检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试验组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7.73%(43/44),对照组为100.00%(46/46),差值为-2.27%(95% CI:-6.68%~2.13%),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优良率均为100%,差值为0,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对照组操作系统性能优良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97.67%(42/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83);对照组操作总体满意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86.05%(37/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共9例进行了内镜下活检,试验组5例、对照组4例,2组活检通道均顺畅,均能顺利完成活检。共16例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5例[10.87%(5/46)],试验组11例[25.00%(11/44)],2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07, P=0.080),所有不良事件均在48 h内消失,无严重不良事件及器械缺陷事件发生。 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安全性高,操作性能与图像质量良好,与临床常用的日本奥林巴斯内镜系统效果相当,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课程思政是以各专业课程为载体、以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教育为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从挖掘思政元素、修改教学文件、加强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等方面,介绍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课程结束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8级临床药学专业60名学生和2018级药学专业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个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76.7%(46/60)和75.0%(45/60),其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满意度最高,分别为93.3%(56/60)和90.0%(54/60);对仁爱精神教育的满意度分别为90.0%(54/60)和81.7%(49/60);对职业精神教育的满意度分别为80.0%(48/60)和83.3%(50/60)。可见,在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下肢长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下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1月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18例下肢长骨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48.9±22.5)(范围13~79岁),体质指数(23.1±4.3)kg/m 2(范围17.2~27.1 kg/m 2),骨髓炎源性骨缺损14例、骨折不愈合源性骨缺损4例。骨缺损部位:股骨10例、胫骨8例,骨缺损长度(13.9±9.7)cm(范围5.8~31.2 cm),缺损长度占所在长骨(股骨或胫骨)的比例33.7%±16.8%(范围15.0%~63.0%)。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评估、下肢与长骨全长变化、股胫角测量、下肢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LEFS)、满意度评价、并发症等综合评价临床疗效,重点关注假体的稳定机制及新骨的再生重建特点。 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16.3个月。术后1、3、12、24个月X线检查显示新骨沿钛合金假体表面逐渐爬行生长。术前骨缺损所在长骨长度及下肢全长分别为(39.3±4.0)cm及(80.5±5.7)cm,与健侧相差(1.6±1.0)cm及(1.5±1.1)cm;术后1周分别为(39.9±3.5)cm及(80.9±6.2)cm,与健侧相差(1.0±0.6)cm及(0.9±1.1)c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9.7±3.6)cm及(80.9±7.8)cm,与健侧相差(1.8±1.1)cm及(1.0±0.7)cm。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所在长骨长度及下肢全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12、0.04, P>0.05)。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患肢股胫角分别为174.7°(173.9°,175.5°)、175.2°(173.5°,176.4°)、175.0°(173.5°,17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01, P>0.05)。末次随访时的LEFS评分为50(46,51)分,较术前的20(17,21)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56, P<0.001);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9.8分,平均9.7分。末次随访时2例出现假体固定螺钉断裂,但所有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均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松动及移位;2例发生外固定架钉道感染,经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联合局部消毒换药治疗均获得治愈。 结论: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下肢长骨骨缺损,术后早中期稳定,下肢与长骨长度随肢体负重及功能锻炼无明显变化,新生骨由缺损两端逐渐爬行生长,肢体功能恢复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在改善MHD患者血管通路中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HD患者80例,按入院收治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MHD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管通路再循环率〔血尿素氮再循环率和血肌酐再循环率〕、透析充分性水平〔spKt/V(单式模式Kt/V)、残肾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ion,GFR)和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及并发症发生率〔下肢多动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力衰竭〕。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HD患者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HD患者的血尿素氮再循环率、血肌酐再循环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HD患者的spKt/V、URR高于对照组,残肾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MHD观察组患者下肢多动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可以改善MHD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充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