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儿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治行动倡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毒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全面梳理我国HRSV相关疾病负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策略及HRSV感染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治关键理念与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HRSV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医学需求,交流探讨后形成了我国HRSV防治行动倡议,亟需在全国:(1)建立全国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2)规范HRSV实验室诊断标准,促进HRSV感染相关病例的发现和报告;(3)积极开展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监测和多中心临床研究;(4)提升被动免疫用于预防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认知;(5)搭建HRSV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对于HRSV感染和流行的认知。专家一致倡议应尽快开展多中心参与、多学科联合的系列研究,为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5月21日在武汉召开。本届编委会136位编委、通讯编委出席会议。湖北省医学会王波副秘书长主持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魏均民社长宣布本刊第八届编委会组成名单,并代表中华医学会向第八届编委会成员及通讯编委颁发聘书。魏均民社长在祝贺第八届编委会成立的同时,强调本刊的发展是同历届编委、审稿专家,尤其是第七届编委所作出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希望他们切实把好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严格执行内容把关制度,捍卫学术品牌;提升学术引领能力,为编辑部建言献策。魏均民社长希望《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担负起时代使命,发挥好期刊学术引领作用,在学术性、先进性、普及性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努力打造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高水平期刊,积极争取发表当代国内外实验外科领域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本刊顾问陈孝平院士、副总编辑樊嘉院士、张旭院士在会议上做视频讲话,对编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肯定《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已经成为青年科技人员和外科专家成长的摇篮和交流的平台,希望杂志进一步引领实验外科学的基础创新发展方向,更多发表学科奠基性、基础性原始创新成果,夯实进军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本刊顾问马廉亭教授、洪光祥教授、王国斌教授、卢绮萍教授在会议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回顾了本刊的历程,高度评价第七届编委会成立以来所作的工作,并表示非常欣喜地看到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加入本刊编委会队伍,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编委工作,使杂志更上一层楼。湖北省医学会宋咏堂秘书长代表杂志承办单位向新、老编委表示感谢,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杂志工作。《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方华主任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作任期工作总结,介绍杂志在学术质量及编辑质量建设、强化编辑部服务意识、期刊网络化与数字化等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在第八届编委会总编辑龚建平教授的主持下,与会编委紧密围绕着"如何把杂志办得更好","充分发挥编委作用","强化审稿"等主题,对办刊方向、报道计划等涉及本刊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其他教学模式的护理教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知识碎片化,操作技能复杂。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微信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整合了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虽然已经开通了微信平台,但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网络教育还未完全发挥其作用。现代在线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混合的教学是未来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本文分析了微信平台与其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到来的机遇,重点研究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微信平台与其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带来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建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是指以网络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及在线交流平台为核心内容,通过网络课堂教学结合线上作业、测验、讨论和考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优化的课程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复旦大学《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情况及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循证医学理念在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培训内容、制度、培训方法、监督及考核方法等都有待完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通过强化带教教师循证观念,并采用中美交流、病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培训医师强化指南和共识的研读;同时,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教育平台,进一步深化循证医学教育理念。这大大提高了培训医师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了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开放合作,勇于创新,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0年《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专家、各位编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影像技术学分会、杂志社兄弟部门合作,圆满完成新冠肺炎的报道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召开视频定稿会,举办多场网络视频会议。今后工作中,将秉持合作与创新的理念,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揭阳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科研影响因素及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揭阳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科研工作需求、问题和困难,提出适合本院科研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利用微信网络聊天群发放回收问卷,使用因子分析和多维偏好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医护人员科学研究的主要因子共有4个,影响显著的是信息平台缺失,其次为环境氛围不足、个人能力缺失和个人兴趣缺乏。医护人员的科研需求分两类,一类是初阶类技能需求,主要对象是女性、护士、本科学历、工作年限5~10年、中级职称、无科研知识及经历的人群。一类是进阶类技能需求,主要对象是年龄低、医师、低工作年限、低职称和有科研方法学知识的人群。结论:医护人员科研基础薄弱,建议通过系列培训讲座提升业务水平,构建医院科研交流平台,培养科研队伍,同时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予以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交流平台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伸护理服务指导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基于网络交流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出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8例,根据数字平均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伸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基于网络交流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肾功能改善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负性情绪、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控制水钠摄入、超滤准确记录、血压测量等管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贫血、腹膜炎、低钾血症、心功能衰竭、酸中毒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基于网络交流平台的延伸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肾功能得到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外周血液分析物网络特征对临床高危人群向精神病性症状转化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外周血液分析物网络特征,构建临床高危(CHR)人群向精神病性症状转化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收治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临床高危(CHR)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留存外周血液标本并采用Luminex平台液相芯片多因子检测、Bioplex技术测定及机器学习技术将多类别血液标志物建立样本数据库。观察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对照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总体功能评定量表(GAF)和思维、言语和交流综合评定量表(TLC),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采用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应用XGBoost算法进行建模,以"转化型0-不转化型1"作为目标变量,带入一般资料、临床评估量表数据、血样数据,应用5折交叉验证法获取重要变量(重要性得分>0分),综合其权重和阈值,对数据进行构建关联分析及决策树,构建基于外周血液标志物网络矩阵的高危个体转化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CCB各项得分(处理速度、注意警觉、工作记忆、语言记忆、视觉记忆和推理能力)均更低(均 P<0.05)。构建FES外周血液样本信息样本库,经筛选后共纳入16种血液标志物;构建CHR人群外周血液样本信息样本库,经筛选后共纳入21种血液标志物。基于XGBoost算法用于外周血液标志物网络矩阵对于高危个体转化的预测模型最终纳入变量为:GAF量表评分、TLC量表评分、MCCB量表评分、多巴胺β羟化酶(DβH)、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密度脂蛋白(LDL)。最终模型测试集的平均准确率为0.991,平均F1分数为0.978,曲线下面积(AUC)为0.996。 结论:构建FES和CHR人群外周血液样本信息样本库,应用机器学习法建立CHR人群向精神病性症状转化的预测模型,可大幅度提高对CHR人群向SZ转化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客观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本研究以长治医学院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学生在线微课视频和作业完成情况、在线篇章测试成绩、问卷调查结果等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95.3%(244/256)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在线微课视频观看、89.8%(230/256)以上的学生提交了章节作业且作业平均成绩较高(>91.7分);学生在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3大篇章测试平均分均>90.0分。91.4%(234/256)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讲授对学习非常有效果;82.0%(210/256)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师生互动交流和课堂讨论、84.4%(216/256)的学生认为线上完成章节作业与篇章测试非常有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参与较为积极,得到了学生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