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化学课程网络教学中社群学习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生物化学课程的在线教学中,采用多种网络资源平台(如智慧树学习网、电话会议、微信、QQ等),建立学习社群,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丰富学习社群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在线直播和线上交互开展混合式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之外,还与临床案例和生活实例等相结合,与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与讨论,发挥社群学习的优势,提高了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其他教学模式的护理教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知识碎片化,操作技能复杂。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微信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整合了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虽然已经开通了微信平台,但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网络教育还未完全发挥其作用。现代在线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混合的教学是未来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本文分析了微信平台与其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到来的机遇,重点研究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微信平台与其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带来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疫情期间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在线学习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疫情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对在线学习进行优、劣势分析,为线上授课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疫情期间学生不同的居住地对学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4%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优势是"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场所自由""资源丰富、视频可以重复观看"。在线学习劣势分析,39%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个人自控能力差,难以保证学习效率""实验课程没有真实体验""缺乏学习氛围,学习动力下降""学习过程烦琐,需要不断切换软件"。 结论:对于特殊时期,学校应统一在线学习平台,加强网络课程的宣传,教师线上授课要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本科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外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热点与前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中文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英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检索源,采用CiteSpace对检索到的2008—202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43篇,英文文献83篇,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育改革、在线学习和课程体系评估,研究前沿为网络授课、德育教育和人文关怀等。国外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育模式选择、强调互动性,研究前沿为开展有创新性的混合式教学、注重护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环境构建。结论:未来混合式教学应注重开展创新性研究、学生满意度的动态评估反馈,尤其需加强护理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培养,旨在促进护理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而不断优化和创新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本科教育领域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建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是指以网络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及在线交流平台为核心内容,通过网络课堂教学结合线上作业、测验、讨论和考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优化的课程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复旦大学《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情况及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课前同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课堂翻转+课后知识拓展”的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共951名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组(试验组),其课程依托自建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采用小班分组、案例驱动和多元化考核等改革方式,开展以案例和知识点交叉融合为主线的理论翻转教学活动;对照组为2019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学生共847名,理论课实施传统教学。课程采取线下考核为主、线上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92.12±3.88)vs.(86.73±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满意度较高,增加了学生参与、体验与分享等活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初步建立了临床思维(263人,92.61%),熟悉了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262人,92.25%);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增强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151人,93.21%),培养了健康宣讲指导健康生活的能力(148人,91.36%);2020级药学类专业学生认为掌握了疾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138人,93.24%),了解了临床合理用药(135人,91.22%)。 结论: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医务工作者食物过敏知识现状及培训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儿科医务工作者食物过敏知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培训课程,明确培训效果。方法:2019年4月22—24日采用网络问卷对全国范围内儿科医务工作者进行食物过敏相关知识现状调查;针对知识现状设计培训课程,2019年11月8—10日招募儿科医生进行线下培训,并通过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及培训后2个月在线问卷测试3次,分析培训短期及长期效果。分析被调查者特征及知识性问答正确率和合格率(答对60%以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过敏知识合格率影响因素,各时间点问题合格率比较用χ 2检验。 结果: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 187名儿科医务工作者参与此次调查。食物过敏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平均正确率分别为38.8%(461/1 187)和28.8%(342/1 187),食物过敏相关知识正确率18.6%(221/1 187)~63.4%(753/1 187),而合格率仅为12.6%(150/1 187)。86.7%(1 029/1 187)的被调查者能正确识别严重过敏反应早期症状,93.3%(1 107/1 187)的被调查者在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首选肾上腺素进行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称和医院等级是影响食物过敏知识正确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427(95 %CI 1.119~1.818)和1.866(95 %CI 1.378~2.527)。69名儿科医生参与线下培训,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及培训后2个月食物过敏知识回答合格率(或例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20/44)、78.0%(46/59)和13/14,χ 2=16.8, P<0.01]。 结论:儿科医务工作者食物过敏知识水平现状不容乐观,针对性线下培训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提升食物过敏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疫情防控背景下口腔医学线上教学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依托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结合多元化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2020年7月,通过比较2个年级学生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五年制学生中,2016级学生口腔种植学成绩高于2015级学生[(87.47±7.67)分比(84.76±5.16)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5+3一体化培养学生中,2016级学生口腔外科学等成绩均高于2015级学生[(80.73±4.52)分比(73.94±10.6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线上教学内容和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专业课程掌握程度较好、满意度较高;同时,学生对线上教学也反馈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线上教学实践为口腔医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经验,也为未来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的护理本科生线上临床见习课程的实践与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护理本科生线上临床见习课程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5—6月选取某高校护理学院2017级护理本科三年级某班的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线上临床护理见习课程,采用自行设计的线上临床见习在线调查问卷及书写学习日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线上教学效果问卷对教师进行评价。结果:39名本科护生对线上临床见习课程效果评价的总均分为(4.61±0.24)分,其中学生维度(4.16±0.40)分,教师维度(4.60±0.16)分,组织维度(4.60±0.26)分,效果维度(4.65±0.38)分。提炼6个学生日记主题,分别为形式新颖、解决需求,前期需要充分准备,高效、系统,安全、有序,学生参与不足,硬件支持不稳定。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临床环境、学生完成临床见习内容程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线上临床见习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具有便捷性和灵活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如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患者及临床环境的互动及交互,取得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的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并比较口腔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情况,分析在线教学的优势和挑战,为口腔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267名学生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在线学习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或者秩和检验。结果:电脑和手机是学生在线学习的主要工具,52.92%的学生使用电脑,38.72%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约80%的学生表示比较适应或者适应线上学习,两专业学生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主要为4~6 h,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为2~4 h,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比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更喜欢向教师提问,经常向教师提问的学生占比分别为29.35%和20.6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专业均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按时登录平台学习和完成所有教学资料的学习;超过50%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不及线下教学的教学效果,认为线下教学更利于掌握课程知识,两专业学生回答没有统计学差异;学生认为学习平台不顺畅、家里网络条件不好和教师准备的资料不足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结论:在线教学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维系教学工作的重要可取途径。正确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从专业和课程的特色出发,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是今后课程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研究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