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达喹啉联合肝爽颗粒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及减毒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贝达喹啉联合肝爽颗粒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应用效果及对γ 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γ inducible protein-10,IP-10)、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的影响.方法 按1:1倾向性匹配原则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四科收治的144例MDR-TB患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联合组,各48例.3组均在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1组予以肝爽颗粒,对照2组予以贝达喹啉,联合组予以肝爽颗粒和贝达喹啉.比较3组治疗第4、8、12、24、36、48周痰菌转阴率及中位转阴时间.比较3组治疗48周后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8、24、48周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P-10、SOCS1]水平及受试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2组、联合组第4、8、12、24、36、48周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1组(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中位转阴时间均早于对照1组(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3.75%、95.83%,均高于对照1组56.25%(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空洞改善率分别为95.83%、95.83%,均高于对照1组62.50%(P均<0.05);联合组第8、24、48周IL-17、TNF-α、IL-4水平<对照2组<对照1组(P均<0.05);联合组第8、24、48周IP-10、SOCS1水平<对照2组<对照1组(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6.67%、12.50%,均高于对照1组(0)%(P均<0.05);联合组肝损伤和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分别低于对照2组12.50%、16.67% 和对照1组14.58%、14.58%(P均<0.05).结论 含贝达喹啉治疗方案能提高MDR-TB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抑制炎症反应,联合肝爽颗粒虽未增强疗效,但能进一步改善炎症反应,减少肝损伤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有助于增加患者贝达喹啉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衢州市肺结核患者耐药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衢州市肺结核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2021年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例,统计分析其耐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976例患者,其中初治肺结核患者854例,复治肺结核患者122例,总耐药率为23.87%(233/976),总耐多药率为11.17%(109/9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来源于衢州市衢江区( OR=3.157,95% CI:1.241~5.521)、常山县( OR=3.568,95% CI:2.128~5.865)和复治肺结核患者是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 OR=4.035,95% CI:3.011~5.206);40岁以上和复治患者是发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40~<60岁: OR=3.425,95% CI:1.566~7.325;≥60岁: OR=3.157,95% CI:2.241~8.521;复治: OR=7.321,95% CI:5.353~9.947)。 结论:衢州市衢江区和常山县来源的患者、40岁以上以及复治是导致衢州市肺结核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耐药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耐药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为敏感组(45例)和耐药组(3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χ 2=11.73, P=0.001)、糖尿病并发症(χ 2=4.94, 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否低于平均值、糖尿病患者是否伴并发症为自变量,是否耐药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CD 4+ 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 OR(95% CI)值为4.909(1.926~12.514),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耐药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耐药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早期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药敏试验比例法的耐多药肺结核精准治疗效果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药敏试验比例法的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精准治疗的效果,为制订MDR-PTB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5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行结核病治疗的180例MDR-PTB确诊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为6个月阿米卡星、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18个月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根据是否完善10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比例法分为精准治疗组和经验治疗组,精准治疗组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及病情转归等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 结果:180例患者中,精准治疗组113例,经验治疗组67例。精准治疗组药物的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卷曲霉素(0,0/113)、阿米卡星(2.65%,3/113)和卡那霉素(2.65%,3/113)、对氨基水杨酸(7.96%, 9/113)、丙硫异烟胺(11.50%,13/113)、氧氟沙星(38.05%, 43/113)、乙胺丁醇(39.82%, 45/113)、链霉素(76.99%, 87/113)。精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药敏试验比例法进行药物调整104人次,从低到高依次为:阿米卡星(3人次)、丙硫异烟胺(13人次)、左氧氟沙星(43人次)、乙胺丁醇(45人次)。精准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78.8%(89/113),高于经验治疗组的52.2%(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805, P=0.000 2)。精准治疗组和经验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2.3%(31/96)比34.0%(18/53)]、血肌酐升高[4.2%(4/96)比5.7%(3/53)]、白细胞计数减少[24.0%(23/96)比22.6%(12/53)]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药敏试验比例法的传统MDR-PTB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仍是值得选择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度伐利尤单抗治疗肺癌过程中出现耐多药肺结核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度伐利尤单抗与感染性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例患者诊断为Ⅲ期肺鳞状细胞癌,在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病灶进展,经肺泡灌洗液分子生物学和药物敏感试验确诊为活动性耐多药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本病例为使用程序性死亡配体-1单克隆抗体治疗肺癌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2015—2020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15—2020年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2020年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市2015—2020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512例,男性375例,女性137例,年登记率为0.92/10万,不同年度登记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 χ 2趋势=30.00, P=0.224)。利福平耐药患者中以初治患者多见(307例,59.96%),不同年度初治、复治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趋势=37.97, P<0.001)。地区分布以乐清市、永嘉县、鹿城区和瑞安市多见,分别有80例(15.63%)、75例(14.65%)、70例(13.67%)、65例(12.70%),鹿城区利福平耐药患者占比呈下降趋势( χ 2趋势=8.43, P=0.004),苍南县呈上升趋势( χ 2趋势=6.66, P=0.010)。患者以<40岁和温州市户籍患者为主(45.90%和87.89%)。利福平耐药患者登记的最常见职业是其他及不详,其中家政家务及待业( χ 2趋势=13.74, P<0.001)、学生( χ 2趋势=4.94, P=0.026)占比呈逐年升高趋势。 结论:温州市耐药结核发生率总体平稳,但结核防控形势仍较严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EMO基因突变型遗传易感性分枝杆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例 NEMO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易感性分枝杆菌病(MSM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儿男,16月龄,生后11个月出现反复发热,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确诊为原发性肺结核伴淋巴结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不佳转入我院PICU。入院强化抗结核治疗并多次行支气管镜清理病灶,病情经久不愈,多次检测发现细胞因子组白细胞介素(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后经全基因二代测序: NEMO基因突变半合子突变,突变位点为C.189+4A>C(chrX;153770671),其外祖母、母亲均为杂合子突变,唯一舅舅未携带该基因。结合病例特点并检索文献分析,诊断为 MENO基因突变型MSMD。调整为HRZ+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5联抗结核治疗并定期IFN-γ、丙球支持治疗后病情渐控制。MSMD是罕见疾病,其中 NEMO基因突变型发病率约为1∶250 000,常出现播散性结核感染,临床上对规范抗结核治疗仍无效者,除应考虑耐药结核杆菌外,仍应注意患者免疫水平,注意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并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0例,以60岁年龄为界限分为老年组(77例)和非老年组(2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按照相关规程操作检测12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数据,计算耐药率以及比较不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本研究中的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男性74例(74.0%)、女性26例(26.0%);并发症以气管支气管结核为主(18.0%)、并发症主要为糖尿病(12.0%);且80.0%以上者接受过1~2次治疗方案。在12种抗结核病药物敏感性测试中,耐药率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异烟肼(52.0%、52/100)、利福平(39.0%、39/100)和乙胺丁醇(23.0%、23/100),且老年组对于异烟肼(62.3%、48/77)和利福平(46.8%、36/77)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7.4%(4/23)、13.0%(3/23)( χ2=14.334、8.459, P=0.000、0.004);在耐多药菌谱中,以异烟肼和利福平的组合比例最高,其中也包括含有乙胺丁醇或氧氟沙星的药物组合。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耐药率结果显示,老年人群的耐药率(67.5%、52/77)显著高于非老年人群(34.8%、8/23)( χ2=10.203, P=0.001),且涵盖耐药谱广泛。 结论:耐多药菌谱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了解本地区老年患者群体耐药监测数据有助于以此为基础设计更优化合理的治疗方案,为老年人肺结核的规范化诊治指南的制定及干预措施、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列线图模型量化评估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风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一个简单、精准和个体化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该模型预测有结核病史人群的耐多药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杭州市12家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束肺结核治疗的1 881例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其中训练数据集1 719例,外部验证数据集162例。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耐多药结核病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并基于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系数、校正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基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纳入了10个耐多药结核病发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其影响等级和评分范围依次为:密切接触史为1级,评分范围为0~100.0分;痰培养阳性持续时间2级,0~84.5分;不良治疗转归3级,0~52.0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阳性4级,0~48.5分;复治结核病史5级,0~40.0分;复治结核病非标准化学治疗方案6级,0~32.5分;肺空洞持续时间7级,0~31.0分;被动的结核病发现方式8级,0~25.0分;年龄<60岁9级,0~17.5分;规范的胸部X线检查频次10级,0~14.0分。对于训练数据集和外部验证数据集,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3(95%可信区间0.807~0.859)和0.871(95%可信区间0.773~0.969),提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校准曲线具有较好一致性,训练数据集的1年、5年和10年耐多药结核病发病风险概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921、0.908;外部验证数据集分别为0.954、0.970、0.919。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有结核病史的个体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R/RR-PTB)治愈率在60%左右,外科的及时干预可将治愈率提高至85%以上。MDR/RR-PTB的治疗需要结核科、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才能明显降低其病死率。世界卫生组织虽已经明确外科手术在MDR/RR-PTB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国内临床医生对其认知和诊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亟须制定MDR/RR-PTB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在临床诊治实践中借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结核胸外科相关专家,基于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工作处撰写的《耐多药肺结核外科诊疗专家建议》及《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结合我国国情共同撰写了本共识。本共识对MDR/RR-PTB的手术适应证、外科手术禁忌证、手术的条件和时机、手术方式及各种术式适应证、术前术后化疗、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经专家讨论和投票,共形成6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MDR/RR-PTB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MDR/RR-PTB规范化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