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测量医学生职业使命感水平及检验影响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医学生学习使命感现状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得分为(3.67±0.66)分。利他贡献评分、导向力评分、意义和价值评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3分,得分接近,表明医学生职业使命感良好。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兴趣度、就业前景、成绩水平、专业满意度和学习氛围5个变量 P<0.05, β系数为正数,表示5个自变量对职业使命感因变量影响为正向相关。 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教育,树立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6年起,我国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中国医科大学成为东北地区首个获批眼视光医学专业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结合我国国情,围绕如何培养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执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完整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又具备眼科学和视光学专业特长;积极探索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以全面医学教育为基石,以系统眼视光教育为特色,以人文医学教育为内涵"的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性提出眼视光医学专业"基础-临床主干-专业方向与特色发展课程"模式;为培养现阶段亟须的眼视光医学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分析》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药物分析》课程在当今药学本科教育培养过程中的现状,探索《药物分析》课程在新时代药学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符合药学培养要求、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第一阶段,开展教学改革的建议和需求调查;第二阶段,开展《药物分析》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第三阶段,教学效果评价。结果:需求调查显示《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手段亟须进一步优化和拓展。结论:该课程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创新多元化实践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强化了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其国际化视野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叙事医学在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叙事医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从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激发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丰富当前医学生职业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叙事医学对促进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最后提出从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社会实践阶段、临床实习阶段三个阶段将叙事医学贯穿融入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以期改善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检验人才教育整合课程思维导图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培养具有能担当的职业道德素养、能胜任的执业技术技能和能创新的科研转化能力的综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当今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目标与任务。如何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素材、工具与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医学检验教学单位探索与思考。本文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设计了一套多学科融合的全方位人才教育医学检验整合课程方案,探讨了整合课程及思维导图在医学检验人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以期优化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思路,提高医学检验人才教育效率,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时代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医学教育更应如此。近年来,医德问题常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信任度降低,也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带来职业迷茫与困惑。重庆医科大学从2018年开始探索如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落实"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本文通过部分实例,探讨了如何将"思政"融入理论教学的教材、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如何在临床示教、技能培训、入科教育、教学查房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加强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以及如何在学生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及师生考核标准中强化"思政",形成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希望能为其他医学院校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科学专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根据儿科学专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社会行业需求情况,着重探讨构建基于儿童发展的系统综合化课程知识体系与培养方案,制订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儿科医学生具体目标和培养体系,明确儿科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路径,强化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的过程性管理与政策落实,提升儿科学专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儿科医学生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与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悲悯到共情”系列之六:无规矩,不方圆--浅谈西方近代医生职业化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从史前社会的大祭司到现代社会的科学家,医务职业一直在人类历史上具有较特殊的地位。英文单词“职业”(profession)的最早含义是“声明及宣誓”(professing),代表从业者对所掌握的知识体系、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认定和尊重。尽管时至今日,社会各界对“职业”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公认的现代职业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专门的、先进的职业教育;(2)关于职业活动的法规或职业道德规范;(3)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方式颁发从事职业活动的执照;(4)与其他的体力劳动者相比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5)垄断职业服务的市场;(6)管理职业事务的绝对自治权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BL融合情景模拟在儿童行为测听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普及,许多听力障碍儿童得以在早期被发现并获得及时的诊断与干预。但由于儿童在年龄、智力、社交能力和语言发展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儿童行为听力评估面临着比成人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问题导向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相结合,以提升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质量。通过提出与儿童行为测听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研究,从而深化对理论知识和评估技巧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测听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此外,本文还融入思政元素,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促使他们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为未来成为合格的听力和言语康复专业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在概述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从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提出结合教材介绍中国科学家对世界生物医学发展的贡献、结合中国近代史介绍我国科学家爱国的情怀、结合生理科学史介绍生理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结合人体和动物实验介绍敬畏生命的人文素养、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挖掘生理知识的思政素材、结合校史社情介绍学生身边的感人事迹、结合不良事件划定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底线、结合教师的亲身经历激励学生去实现人生梦想等途径来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并进一步就如何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自觉性、建设适合基础医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素材库、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新模式和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相应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