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在COPD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0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予以COPD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进行为期半年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评分、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评分、BODE指数,以及干预期间患者再次入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除咳嗽、咳痰外,其余条目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各条目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BODE指数得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半年内再次入院率为13.59%(14/103),低于对照组的31.07%(32/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068, P=0.003)。 结论: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管理水平的认可度及降低再次入院率,整体提高患者延续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该院门诊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cy、Cys-C、母婴结局、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Hcy、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Hcy、Cys-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感染、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及生存质量,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有利于临床多学科交流合作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联动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联动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132例恶性肿瘤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且带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治疗间歇期返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PICC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6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维护方法。将治疗间歇期选择居住地附近维护点进行PICC维护的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联动模式维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带管满意度、PICC并发症发生率、PICC维护所花的平均费用和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带管日常生活、带管运动、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管理信心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PICC维护所花的挂号费、维护费、交通费均低于对照组,往返时间、就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联动模式能够保证恶性肿瘤行PICC化疗且带管出院患者的PICC维护质量,提高其PICC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院区协同下"三位一体"急救链在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救治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多院区协同下"三位一体"急救链在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救治管理中应用与成效,为医疗机构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多院区协同管理,实施院前-急诊-重症三方联动、识别-分诊-救治三环协同、扩充-培训-调度三点共建的"三位一体"急救链救治,优化整合医疗资源。结果:2个月间发热门诊共接诊4.3万人次,同期增长36.08%,平均就诊等候时间19.83 min,重症患者平均25.35 min收治入ICU。结论:多院区协同下"三位一体"急救链救治方案可有效应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激增的公共卫生事件,提高救治效率,提升医疗机构风险应对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院区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管理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上海市某多院区公立医院构建患者满意度测评管理体系,2021年开始基于呼叫中心对3个院区的出院患者进行全覆盖满意度测评并收集不满意信息反馈,根据反馈信息组织相关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与不满意患者充分沟通并联动整改,定期对所有投诉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并针对不同院区的共性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可为多院区医院推进同质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是在家庭医生签约制下建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结合家庭结构、功能及家庭资源,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间的支持、监督和协管作用。该模式以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完成健康信息收集、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与干预、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健康动态追踪,三级医院全科协调医院各种优质医疗资源并依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多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对需要专科疾病诊治及重点健康管理人群进行专业指导及治疗。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可真正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科研诚信是保障科技创新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医院作为临床医学科研的主阵地,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要做好科研诚信管理工作。由首批43家医院组成的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于2021年11月成立,该联盟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为宗旨,从建设模式、文化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教育、预警与监督、技术赋能7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实践,实现了联盟成员单位科研诚信建设能力的整体提升、政府-医疗机构的有机联动以及内外资源的高效联合,可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科研诚信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现状与挑战:来自中国类风湿关节炎2019年年度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自身免疫病,我国RA呈现患者人数多、诊治延误多、病情重者多及出现合并症者多的特点,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加之我国风湿科学科建设起步晚、专业人员少,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低、依从性差,导致我国存在RA的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欠规范、治疗达标率低、患者致残率高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风湿病学者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RA患者注册体系,成立了全国三级联动的医联体联盟,开展了“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学科建设项目,启动了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CREDIT)以促进全国的RA达标治疗,颁布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RA诊治指南,大大提高了我国RA诊治水平。近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基本标准指引(试行)》,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我国风湿病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RA的诊断与治疗将会取得更大进步,造福更多的RA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消除子宫颈癌之HPV疫苗应用广东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实施对目标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共识专家组一致认为HPV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接种疫苗是子宫颈癌防控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国内外接种经验和广东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具体措施和咨询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以利于提高优先推荐人群HPV疫苗接种率。具体包括:加强公众及医务人员子宫颈癌防控知识的健康科普教育,增强疾病预防意识,以增加疫苗信心,提高接种意愿;逐步将HPV疫苗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程序,通过带量采购并大幅降低疫苗价格,多渠道增加支付途径,以提高HPV疫苗的可负担性;推荐低年龄段女性为优先接种人群,建议青春前期人群全程接种2剂次,多种渠道保障重点目标人群的HPV疫苗供应,以提高优先接种人群疫苗的可及性;丰富疫苗接种场景,让受种者获得更好的接种体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接种便利性;建立健全HPV疫苗接种与子宫颈癌筛查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促进区域内的三级预防联动工作;建设真实世界研究信息管理大数据研究平台,加强上市后的临床研究,探讨优化筛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子宫颈癌防控策略,为加速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时分级管理实现方舱医院批量新冠感染者高效应急救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灾害救援及急诊分诊理论,以四川援长春医疗队执行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简称长春工体方舱)救援实践为例,介绍如何快速组建医生团队以实现批量患者的高效应急救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和前瞻性观察方法开展研究。横断面分析2022年4月支援长春工体方舱医院的四川医疗队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量为2022年4月3月至28日在长春工体方舱的患者总数。在任务开始时、任务第1周、第3周利用五分评分法反映医生身心状态、压力状态和救援成就感。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和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方案在方舱运行10 d时完成全部实施,对比方案实施前后医生查房效率和自评分变化,总结救援成绩。结果:承担长春工体方舱医院运维的四川援长春医疗队56名医生来自14家医院12个专业科室。在常规培训及分工基础上,通过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及基于信息化的患者分区分级管理措施的实施,批量患者入舱收治时间从每人(14.64±10.09)min缩短至(6.80±5.10)min( P<0.01),静态查房时段每位医生每小时可查看患者数从(28.50±12.26)人提高到(68.43±19.95)人( P<0.01),共收治患者1 293人,舱区零死亡、零事故、无轻症转重症。35名医生完成连续调查,措施实施前,医生身体状态评分略有下降,方案实施后趋势改善( P<0.01),方案实施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 P=0.03)、压力感受自评分降低( P<0.01)、职业成就感自评分提高( P<0.0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方舱批量患者应急救治工作特点,对临时召集的医生团队进行基于舱内外联动机制的动静态分时排班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有利于提高救治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和风险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