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二十几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发展迅速,其作为一种无探针、非电离辐射的微无创热消融技术,可将超声波聚焦于一点并产生瞬时高温以实现靶组织热变性、凝固性坏死和凋亡的治疗目的.HIFU分为经超声引导和经磁共振引导两类,其中超声引导下HIFU应用更为广泛,其在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后胎盘植入性疾病和宫颈妊娠等妇产科疾病中获得了大量的循证数据和临床经验,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可替代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然而,超声引导下HIFU更多应用于病情平稳者,对于危急重症的抢救常需外科手术介入,正确认识并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是精准治疗造福患者的必要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弥漫性和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弥漫性和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我妇科海扶治疗室接受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根据磁共振提示腺肌性质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弥漫性30例和局限性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HRQL);评估治疗12个月消融效果,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性激素水平(FSH、LH、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AFC)的变化况.计算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SS评分、VAS评分、PBAC评分及HRQ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SSS评分、VAS评分、PBAC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HRQL评分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性组病灶体积和NPV均明显小于弥漫性组,NPVR明显高于弥漫性组(P<0.05).弥漫性组平均功率、治疗时间、辐照时间差异均明显高于局限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H、LH、E2、AMH、AF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SH、LH、E2均明显降低,AMH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组总有效率为83.33%,局限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弥漫性和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子宫腺肌病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接受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无生育要求的内生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过程,随访其治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1)临床特点:12例患者均有月经过多和痛经症状,合并中度或重度贫血8例(8/12),痛经评分≥4分者11例(11/12);既往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3例,均无法长期控制症状。(2)影像学特征:12例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子宫体积均不同程度增大,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增厚,子宫浆膜面光滑,符合内生型子宫腺肌病。(3)治疗过程:12例患者均先接受FUAS治疗,病灶消融率为55%~89%,均存在部分子宫内膜消融。10例患者FUAS治疗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12例患者均在FUAS治疗后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清除凸向宫腔的坏死组织,其中2例同时行子宫内膜去除术,11例宫腔镜术中同时放置LNG-IUS。(4)随访及疗效评价:12例患者治疗后月经过多和痛经症状均改善,患者的经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Z=-3.134, P=0.002),痛经评分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Z=-3.077, P=0.002);随访中尚未发现症状复发或LNG-IUS位置异常情况。 结论: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内生型子宫腺肌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期望保留子宫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癌经皮消融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二的癌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导致高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增多,同时患者对于微创、美观要求增高的背景下,消融技术以其精准、微创、高效等优势,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替代疗法。近16年来,乳腺癌的消融逐渐成为热点;其中美国、日本、中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是乳腺癌消融应用较多的国家。在临床应用的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本文将基于文献调研从发展现状、肿瘤大小分组和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乳腺癌经皮消融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0年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痛经、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和不孕等。近年来随着ADS确诊患者的年轻化及生育政策的调整,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逐渐受到重视。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以其非侵入性、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较好地保留了子宫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在保留生育功能的ADS治疗中展现出优势。HIFU消融治疗明显改善ADS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结局,提高HIFU消融治疗ADS病灶的消融率更有益于上述结果。此外,HIFU消融相较其他微创治疗在保护生育力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围绕HIFU消融治疗ADS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总结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行FUAS治疗的AWE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FUAS治疗的相关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并随访其症状改善及复发再干预情况。结果:(1)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34例AWE患者的年龄为(32.8±3.8)岁,病灶最大径的中位数为24 mm(最小值为15 mm,最大值为48 mm);治疗前腹壁病灶周期性疼痛为中、重度者30例(88%,30/34);治疗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浅表型19例(56%,19/34),中间型8例(24%,8/34),深部型7例(21%,7/34)。(2)FUAS治疗参数:手术时间为(64±18)min,辐照时间为(385±108)s,治疗功率为(103±11)W,治疗总能量为(38 819±16 309)J,治疗区域体积为(3.11±1.42)cm 3,治疗强度为(377.79±106.34)s/h。(3)有效性结果:FUAS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疼痛较治疗前明显缓解,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Z=-4.66、-5.13、-5.11、-4.91, P均<0.01)。随访至FUAS治疗后1年,疼痛基本缓解及有效缓解者的占比为74%(25/34),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29/34)。随访至治疗后1年,共5例患者复发,其中3例复发后行经腹AWE病灶切除术,2例予药物治疗。FUAS治疗后1个月病灶最大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但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病灶最大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 Z=-2.15、-2.67、-3.41, P均<0.05)。不同分型的AWE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无差异( P>0.05),病灶最大径的缩小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P均<0.01)。(4)安全性结果:FUAS治疗中34例患者均诉皮肤热烫感,19例(56%,19/34)患者出现术后治疗区疼痛,2例(6%,2/34)患者术后即刻血尿,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或症状消失。 结论:FUAS治疗AWE是有效、安全的,初步验证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期肾癌局灶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癌的局灶治疗是通过局部干预直接破坏肾癌病灶,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周围健康肾组织的精准治疗技术,主要适用于T 1a期(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肾癌,尤其是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相比于传统的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局灶治疗具有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低、更加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局灶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高强度聚焦超声以及立体定向消融体部放疗。本文综述各种局灶治疗技术的原理、患者的选择,以及局灶治疗技术的肿瘤学结局、并发症和肾功能保护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载雷西莫特微泡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及协同刺激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备载雷西莫特(R848)脂质微泡(R848-MBs),观察其增强超声成像和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并评估其协同HIFU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能力。方法:通过薄膜水化-机械振荡法制备R848-MBs,并检测其基本表征和安全性,考察HIFU辐照R848-MBs体外控释药物作用及其体内药物代谢和生物分布情况;观察R848-MBs增强体内外超声成像效果;将6只EMT6荷瘤小鼠随机分为HIFU组和R848-MBs+HIFU组,每组3只,通过评估消融前后小鼠肿瘤区域的造影平均声强变化、肿瘤区域辐照后即刻超声图像灰度值变化和肿瘤TTC染色、肿瘤HE染色观察其凝固性坏死情况,验证R848-MBs增效HIFU消融的效果;然后将45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Free R848组、HIFU组、Blank-MBs+HIFU组、R848-MBs+HIFU组,每组9只,治疗后第3 d随机取各组中3只小鼠处死,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表面CRT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脾脏成熟DC比例和脾脏CD8 +T细胞比例以评估R848-MBs协同HIFU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能力,通过测量剩余各组小鼠( n=6)的肿瘤体积、观察并绘制生存曲线以评估各组治疗效果。 结果:成功制备了安全性良好的载药脂质微泡R848-MBs,微泡浓度为2.58×10 9/ml,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呈球形空泡,粒径为 (1.72±0.11)μm,表面电位为(-10.16±0.73)mV,经HIFU(90 W,3 s)辐照后药物累计释放率高达 (84.81±1.58)%,体内血浆中R848浓度迅速下降,治疗后24 h R848-MBs+HIFU组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R848组 ( P<0.01);体内外R848-MBs在造影模式下超声显像明显增强;同时,载药微泡还能显著增效HIFU消融效果,R848MBs+HIFU组小鼠消融前后肿瘤区域的造影平均声强变化大于R848组 ( P<0.05),HIFU联合R848-MBs组即刻超声灰度值变化(46.34±3.21)显著大于单纯HIFU组(10.67±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00 1),肿瘤HE染色、TTC染色可观察到凝固性坏死;体内疗效结果显示R848MBs+HIFU组具有最强的治疗效果,R848-MBs联合HIFU治疗相较于静脉注射游离R848治疗可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 P<0.01)。此外,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结果显示R848-MBs联合HIFU组肿瘤组织表面CRT表达水平上升,肿瘤引流淋巴结 [(58.53±1.04)%]显著高于单纯HIFU组[(37.56±2.13)%, P<0.001],脾成熟DC比例[(70.65±1.91)%]显著高于单纯HIFU组[(36.46±3.89)%, P<0.001],脾CD8 +T细胞比例[(27.46±3.04)%]明显高于单纯HIFU组[(18.69±0.29)%, P<0.01]。 结论:载药脂质微泡R848-MBs不仅能被HIFU控释,还能增效HIFU消融,并具有良好的协同刺激肿瘤特异性免疫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R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震颤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震颤相关疾病,均以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是二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只有部分患者获益;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射频消融术等,但这些方法有创。MR引导下聚焦超声技术以其无创性、无电离辐射、实时温度监测和实时动态定位等优势逐渐成为二者的外科治疗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对MR引导下聚焦超声技术发展史及原理、有效性、安全性、MR引导的优势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助于评价MR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