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囊膜破裂型脐膨出并脱出肠管扭转嵌顿伴回肠闭锁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囊膜破裂型脐膨出(ruptured omphalocele,RO)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RO并脱出肠管扭转嵌顿伴回肠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关键词为脐膨出(omphalocele)、囊膜破裂(ruptured)的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3篇文献,包含1959—2020年报道的18例RO患儿,结合本例共19例纳入研究;其中11例为巨型RO,8例为小型RO,腹壁缺损面积最大为10 cm×10 cm;合并肠闭锁3例,肠扭转2例,肠旋转不良2例,同时合并肠闭锁和肠扭转1例,肺发育不良和(或)肺动脉高压5例,寄生胎、隐睾1例,Edwards综合征、双侧桡骨发育不全1例,Turner综合征1例,无合并症3例。8例小型RO均行一期修补术。11例巨型RO中,2例直接行一期修补术,1例巨型RO利用寄生胎皮肤行一期修补术;其余8例行Silo袋和(或)网状补片延期闭合。1例术后因全部中肠切除致短肠综合征而需长期营养治疗并等待肠移植,1例一期修补术后出现皮瓣坏死,3例反复腹腔感染致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出现难治性腹泻。19例中,除1例终止妊娠、2例手术后死亡外,其余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均存活。结论:RO常合并严重出生结构异常,应重视产前诊断,产前完善相关染色体检查,做好围产期评估;选择阴道分娩需慎重,巨型RO建议选择剖宫产,注意保护脱出脏器。出生后应立即手术,小型RO可选择一期修补术,延期修补术是巨型RO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再手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CDO)术后再手术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330例CDO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17例)和非再手术组(313例),比较CDO的不同类型和首次手术中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再手术率,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17例术后再手术患儿肠旋转不良13例,环状胰腺1例,十二指肠狭窄2例,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狭窄1例.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隔膜或狭窄和两种梗阻原因并存的再手术率分别为6.5%(13/200)、1.5%(1/67)、4.5%(2/44)和5.3%(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14,P=0.45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和两种梗阻原因并存的再手术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再次手术原因:粘连性肠梗阻12例(其中3例合并肠扭转复发)、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漏诊2例、肠吻合口瘘1例、阑尾残端瘘合并肠穿孔1例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肠大部分坏死1例.1例因NEC小肠大部分坏死,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16例随访1~5年,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复发、术中漏诊其他消化道畸形和肠瘘是CDO再手术的主要原因,CDO患儿再手术术后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并发症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并发症及原因,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再次手术情况等.结果:8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10例患儿术中发现合并畸形,其中合并环状胰腺6例,合并十二指肠隔膜4例.术后发生肠扭转3例(3.7%),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月时行开腹手术,术中证实肠扭转大部分中肠坏死,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于术后6个月因肠扭转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未再发肠扭转.术后发生盲肠穿孔1例(1.2%),术中电刀烧灼阑尾残端过程中阑尾根部结扎处可见气泡产生,可能与局部受热或电灼伤有关.术后发生乳糜腹1例(1.2%),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3例(3.7%),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