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应用阿比特龙新型内分泌治疗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临床特征及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2019年4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诉的患者,69岁。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质硬表面不光滑。CT检查示膀胱内占位,肿瘤可能;右肺转移可能。行诊断性TURBT,病理检查示前列腺腺泡腺癌。PET-CT检查示前列腺恶性病变伴膀胱受侵,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诊断为mHSPC合并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先予比卡鲁胺抗雄治疗,后改行戈舍瑞林联合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醋酸阿比特龙治疗1个月后,血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降至0.705 ng/ml;4个月后降至0.007 ng/ml,其后长期维持于0.003 ng/ml水平。ADT+醋酸阿比特龙治疗1个月后血清睾酮降至去势水平(0 ng/dl)并长期维持;治疗3个月后肺部转移病灶已不明显。治疗21个月后,患者自诉生活质量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ADT联合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合并肺转移的mHSPC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主动筛查在早期肺癌诊治中的作用及健康管理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主动筛查在早期肺癌诊治中的作用及健康管理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胸外科具有完整人口社会学、临床信息及病理影像学特征的2 056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就诊原因分为主动筛查组1 082例,被动就诊组974例,分析两组肺癌手术患者人口社会学、临床信息及病理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并探讨主动筛查组人群健康管理要点。结果:2016年1月—2019年12月,主动筛查组人数占两组总人数的比例由36.1%升至54.2%,主动筛查组中CT检查发现肺癌的患者构成比由82.2%上升至96.8%。主动筛查组中女性、非吸烟者、腺体前驱病变、腺癌、0期患者、Ⅰ期患者、病变直径(d)≤1 cm、1 c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lncRNA MEG3作为miR-21的ceRNA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长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和微小RNA-21(miR-21)是抑癌和致癌因子。竞争性内源RNA(ceRNA)假说为研究RNA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策略。MEG3可作为miR-21的ceRNA在乳腺癌、宫颈癌、胃癌、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转移以及药物耐药、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irc_0003998对肺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和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circ_0003998对肺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培养肺上皮细胞株BEAS-2B和肺腺癌细胞株A549、H1299、H1395、H1975,检测各细胞株中circ_0003998、miR-218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阴性对照(NC) 干扰小RNA、circ_0003998干扰小RNA、NC微小RNA抑制物核苷酸序列或miR-218抑制物核苷酸序列,将A549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03998组、si-circ_0003998+miR-NC抑制物组、si-circ_0003998+miR-218抑制物组;通过转染NC微小RNA核苷酸序列或miR-218核苷酸序列,将A549细胞分为miR-NC组和miR-218组。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验检测circ_0003998、Bmi-1 mRNA、E-cadherin mRNA、N-cadherin mRNA、miR-218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mi-1、E-cadher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8与circ_0003998、Bmi-1的靶向关系,逆转实验验证miR-218抑制物逆转si-circ_0003998的作用。结果:肺腺癌细胞株中circ_0003998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肺上皮细胞株,miR-218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肺上皮细胞株(均 P<0.05),其中A549细胞中上述表达的变化最显著。si-circ_0003998组circ_0003998、穿膜细胞数目、N-cadherin mRNA、N-cadherin蛋白、Bmi-1 mRNA、Bmi-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NC组,miR-218、E-cadherin mRNA、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i-NC组( t值分别为15.21、15.53、9.76、7.82、12.02、9.93、11.51、10.00、7.28,均 P<0.001)。miR-218组野生型circ_0003998质粒、野生型Bmi-1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均低于miR-NC组( t值分别为13.61、14.68,均 P<0.001)。si-circ_0003998+miR-218抑制物组穿膜细胞数目、N-cadherin mRNA、Bmi-1 mRNA、N-cadherin蛋白、Bmi-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i-circ_0003998+miR-NC抑制物组,miR-218、E-cadherin mRNA、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circ_0003998+miR-NC抑制物组(均 P<0.05)。 结论:circ_0003998通过miR-218/Bmi-1轴促进肺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ALAT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2型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D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联合APG治疗。观察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经皮氧分压(TcPO 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水平,PBMCs中MALAT1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ALAT的表达改变(△MALAT1)与治疗总有效率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 vs 73.33%(22/30), 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尿酸(UA)、白细胞(WBC)、TNF-α和IL-6均较前降低,HIF-1α、VEGF和MALAT1较治疗前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UA、HIF-1α、VEGF和MALAT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F患者△MALAT1与TNF-α( r=-0.61, P=0.02)、IL-6( r=-0.52, P=0.04)、WBC( r=-0.53, P=0.03)呈负相关,与VEGF( r=0.58, P=0.03)、HIF-1α( r=0.54, P=0.03)呈正相关。△MALAT高改变组DF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88.37%(38/43) vs 73.68%(14/19),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PG可明显上调MALAT的表达,改善创面组织血液灌注、创面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且MALAT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DF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癌5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提高对CTD合并肺癌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1年1月至2022年5月住院治疗的CTD合并肺癌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肺癌病理分型、TNM分期、CTD和肺癌的诊断时间顺序、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结局。其中50例患者分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组,组间年龄、性别等指标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56例CTD合并肺癌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CTD确诊时年龄(58±15)岁,肺癌确诊时年龄(69±10)岁。CTD类型以RA最常见,其次为PM/DM、SSc和SLE。56例CTD患者中24例(42.9%)累及肺出现肺间质病变;肺癌患者中肺占位26例(46.4%)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其次为咳嗽、咳痰19例(33.8%)。肺癌病理类型以非小细胞肺癌47例(83.9%)最常见,其次为小细胞肺癌6例(10.7%);TNM分期以Ⅳ期36例(65.5%)最多见。CTD诊断时间早于肺癌者42例,诊断时间间隔7个月至50年,中位诊断时间间隔90(45,244)个月。肺癌诊断时间早于CTD患者2例,诊断时间间隔分别为7、15个月。二者同时确诊者12例,两者发生时间间隔在6个月内。55例患者随访时间10(2,24)个月;15例(26.8%)病情稳定者中Ⅰ期10例(66.7%)最常见,其次为Ⅱ期2例(13.3%)。37例(66.1%)患者死亡,死于终末期多脏器功能衰竭21例(56.8%)或感染16例(43.2%);死亡患者Ⅳ期32例(86.5%)最多见。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各组在性别[男性9例(90.0%),13例(38.2%)与4例(66.7%), χ2=8.88, P=0.012]、吸烟[8例(80.0%),11例(32.4%)与4例(66.7%), χ2=8.24, P=0.016]、TNM分期[Ⅰ期0例(0),12例(35.3%)与0例(0);Ⅱ~Ⅲ期4例(40.0%),3例(8.8%),0例(0);Ⅳ期6例(60.0%),19例(55.9%)与6例(100%), χ2=13.58, P=0.00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TD合并肺癌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故对于CTD患者,需密切随访,定期进行影像学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网膜囊入路对比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结肠脾曲游离技术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难点,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和中间入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2)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3)年龄为18~80岁;(4)无肝脏、腹膜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身体状况较差,具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2)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3)同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多源性肿瘤;(4)因出血、梗阻和穿孔等需行急诊手术者。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4—2020年期间完成的189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网膜囊入路组(52例)和中间入路组(137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全组患者按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1,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体质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通过PSM,网膜囊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各47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配对 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配对χ 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当两条生存曲线出现交叉时,补充two-stage法和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的组间比较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两组术中无联合脾脏、胰腺等脏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网膜囊入路组的中位腹腔镜游离时间较中间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56 min比65 min, P=0.032)。中间入路组患者中有6.4%(3/47)(体质指数均>25 kg/m 2)术中进入错误层面,网膜囊入路组未出现。网膜囊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2%和86.1%( P=0.909);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和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532)。 结论:对于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经验欠缺的外科医生而言。对于肥胖患者,网膜囊入路能更好地进入正确解剖层面,避免进入胰后间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腺癌转化小细胞癌的多线治疗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肺腺癌转化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多线治疗方案效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讨论。方法:结合肺腺癌经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agains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KIs)治疗后转化SCLC的临床实例,对转化性SCLC的诊断过程、多线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影像学评价;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对肺腺癌EGFR-TKI治疗后转化SCLC的诊断有提示意义,病理仍为其诊断金标准;SCLC的多线治疗方案对于转化性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效果。结论:肺腺癌EGFR-TKIs治疗后转化SCLC总体预后不佳,须尽早进行诊断、治疗,并及时进行影像学评效,迅速做出治疗调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恩扎卢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高危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讨高危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早期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62岁。2020年4月20日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0 d入院。胸部CT检查示两肺多发转移瘤;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部分肋骨和胸椎密度不均匀,考虑转移瘤。因脊髓压迫症状明显,胸椎MRI检查示多发胸椎椎体及附件、胸骨转移瘤。行胸5椎体减压肿瘤病灶清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骨转移瘤,符合前列腺腺泡腺癌。术后血PSA 960.602 ng/ml。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高危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高肿瘤负荷状态,临床分期T 4N 1M 1期。行新型内分泌治疗(恩扎卢胺+雄激素剥夺治疗,3个月)联合多西他赛化疗(75 mg/m 2,每3周1次;泼尼松5 mg,每日2次,4个周期)后患者症状改善,转移灶缩小。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能有效控制高危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进展,且未出现疲劳、潮热、头痛、血液毒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常见不良反应,可作为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乳腺癌术后全乳房放疗皮肤表面定位摆位误差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图像分析探究乳腺癌术后全乳房放疗中的皮肤定位摆位误差。方法:选择2019年1—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辅助放疗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患者80例。治疗计划中为每位患者创建CT定位图像,放疗过程中在对患者摆位完成后扫描获得锥形束CT(CBCT)验证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CT定位图像和CBCT验证片叠加至每位患者皮肤表面位置。测量乳头-肺( X轴)方向和颅尾( Y轴)方向的等中心偏差以及叠加图像 X、 Y轴旋转角度的偏差。 结果:在80例乳腺癌患者中, X、 Y轴和旋转角度的系统误差( μ)分别为(0.01 ± 0.01)mm、(-1.35 ± 0.14)mm和(0.06 ± 0.01)°; X、 Y轴和旋转角度之间的系统误差( Σ)分别为(1.76 ± 0.72)mm、(1.49 ± 0.58)mm和(0.90 ± 0.12)°; X、 Y轴和旋转角度的随机误差分别为(1.34 ± 0.96)mm、(1.93 ± 1.02)mm和(1.0 ± 0.2)°;在整体和左右侧患者中总矢量误差分别为(3.02 ± 1.26)、(2.88 ± 1.03)和(3.25 ± 1.38)mm,均不具有临床意义。 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常规乳房放射治疗过程中依据皮肤表面位置并且结合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可获得足够小的摆位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