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和观察组(采取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乳酸脱氢酶(LDH)、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第一秒肺活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白细胞介素-4(IL-4)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减低血清中SP-D和IL-4水平,提高TGF-和INF-γ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B,SP-B)1580位点(rs1130866)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维吾尔族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是否诊断RDS分为RDS组和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SP-B 1580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并将维吾尔族RDS早产儿SP-B 1580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蒙古族及不同地区的汉族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60例患儿,RDS组及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即TT、TC及CC型。RDS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8%、53.8%和27.4%,T等位基因频率为45.6%,C等位基因频率为54.4%;对照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5%、52.5%和25.0%,T等位基因频率为48.8%,C等位基因频率为51.3%。两组患儿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维吾尔族SP-B 1580位点CC基因型频率与蒙古族及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等位基因频率与蒙古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SP-B 1580位点(rs1130866)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RDS无相关性,不同民族SP-B 1580位点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浓度预测PPCs中危患者腹部手术PPCs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s)浓度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危患者腹部手术PPC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腹部胃肠道手术患者58例,预计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评估(ARISCAT)评分26~44分,性别不限,于术前(T 0)、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 1)和术后1 d(T 2)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P-A和SP-B浓度。记录术后住院期间PPCs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PCs分为PPCs组和无PPCs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P-A和SP-B浓度预测PPCs的准确性。 结果:与T 0时比较,PPCs组T 1时血清SP-B浓度升高,2组T 2时血清SP-A、SP-B浓度降低( P<0.05);与T 1时比较,2组T 2时血清SP-A、SP-B浓度降低( P<0.05);与无PPCs组比较,PPCs组T 0时血清SP-A浓度、T 1时血清SP-B浓度升高( P<0.05)。T 1时血清SP-B浓度预测患者PP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置信区间0.821~0.996),截断值为26.3 ng/ml,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81。 结论:气管拔管后30 min时血清SP-B浓度预测PPCs中危患者腹部手术PPCs的准确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者分为SP组(124例)和对照组(133例).比较两组血清SP-D、HMGB1和NLR水平.记录SP组患者28 d内预后情况,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将SP组患者分为生存组(104例)和病死组(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S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P-D及HMGB1对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SP组血清SP-D及HMGB1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死组NLR、SP-D及HMGB1水平高于生存组(均P<0.05).NLR、SP-D及HMGB1是食管癌术后SP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NLR、SP-D及HMGB1预测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AUC分别为0.744、0.763、0.715,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SP患者NLR、SP-D及HMGB1水平升高,且与患者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对患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hs-CRP、PCT水平变化与早期诊断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 T)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 O PD患者150例,其中A EC O PD患者68例(A EC O PD组),C O PD稳定期患者82例(C O PD稳定期组),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评估标准,将A EC O PD患者分为A、B、C和D四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s-CRP、PCT、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和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结果:AECOPD组血清hs-CRP、PCT、SP-D和HBP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COPD稳定期组血清hs-CRP、PCT、SP-D和H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组患者血清hs-CRP和PCT明显高于A、B和C组患者(P<0.05);不同程度AECOPD患者血清SP-D和H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PCT与综合评估分级呈正相关(rs=0.564,P<0.05);血清hs-CRP和PCT无相关性(P>0.05).结论:AECOPD患者hs-CRP和PCT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可能成为临床评估A EC O PD病情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1〕.肺泡扩张融合是COPD 肺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维持肺泡结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COPD中肺泡结构的改变必然与PS的分泌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PS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合成和分泌,脂质占90%左右,大部分为磷脂,其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PC),在降低肺泡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上起主要作用;蛋白约占10%,主要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s),目前已发现的蛋白包括SP-A、SP-B、SP-C 和SP-D,虽然SPs占的比例小,但其功能却很丰富,具有亲水性的SP-A和SP-D除了调节磷脂的分泌之外,还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具有疏水性SP-B和SP-C能够促进磷脂吸附并分布到肺泡气-液界面,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磷脂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对稳定在维持肺泡结构和功能方面起主要作用〔2〕.PS 储存于板层小体中,由板层小体分泌到肺泡腔,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大小不等肺泡结构的相对稳定等作用,其表达异常使肺泡表面张力改变,导致肺泡结构塌陷,而临近的肺泡过度扩张而致肺气肿〔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小RNA-16对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小RNA-16 (microRNA-16,miR-16)对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应用miR-16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剂、抑制剂阴性对照转染A549细胞,并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6、SP-A、SP-B和SP-C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P-A、SP-B和SP-C蛋白水平.结果 模拟物组miR-16表达(34.11±1.79)明显高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1.65±1.07)及空白对照组(1.07±0.50),抑制剂组miR-16表达(0.36±0.05)明显低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0.96±0.13)及空白对照组(1.05±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物组和抑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及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A549细胞增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1.02±0.19、1.01±0.09、1.01±0.12)及模拟物阴性对照组(1.08±0.24、1.00±0.14、1.00±0.05)比较,模拟物组SP-A、SP-B和SP-C mRNA表达(0.58±0.16、0.67±0.05、0.61±0.12)降低;与空白对照组(1.02±0.19、1.01±0.09、1.01±0.12)及抑制剂阴性对照组(1.05±0.22、0.99±0.13、0.98±0.10)比较,抑制剂组SP-A、SP-B和SP-C mRNA表达(1.66±0.33、1.29±0.11、1.23±0.1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SP-A、SP-B和SP-C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miR-16可抑制A549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的合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对单肺通气患者术侧肺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对单肺通气(OLV)患者术侧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胸科手术患者54例,性别不限,年龄50~7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7):常规组(C组)和无呼吸性气流通气组(A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A组OLV即刻于术侧肺行无呼吸性气流通气,持续以5 L/min给氧,氧浓度100%.分别于OLV前1 min(T1)、OLV结束后3、33 min(T2、T3)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和肺内分流率,记录T3时氧合指数<200及300 mmHg的发生情况.采集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SP-B、SP-C)浓度.T3时行术侧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P-B、SP~C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A组T2、T3时氧合指数升高,肺内分流率降低,血清SP-B、SP-C浓度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P-B、SP-C浓度升高(P<0.05).结论 OLV期间对术侧肺予以5 L/min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可减轻术侧肺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和功能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已经被临床常规应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PS是由脂类和各种肺表面蛋白(SP)构成的复合物.近年基础和临床研究对PS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具有更深入的认识.PS复杂的脂质成分塑造了其独特的物理属性.SP-A、-D不仅是PS的成分,还分布于肺外组织,可防御各种病原体,并且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各种PS天然制剂在成分和性质上均存在差异,这也使其对NRDS患儿的治疗疗效、预后等各异,但是哪种PS天然制剂更具有优势,则迄今尚无定论.为了避免PS天然制剂可能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与免疫排斥反应风险及降低药物的经济成本,PS人工制剂的研发已成为热点.目前有关PS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多聚焦于SP-B、-C及其在N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而本研究涉及过去少有关注的PS脂质成分与其他SP组成.笔者拟对PS的成分和功能进行全面、详实论述,同时介绍最新PS人工合成制剂,旨在为PS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应用提供新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布地奈德给药方式联合PS对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肺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肺功能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发生NRDS早产儿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4例,A组给予PS+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B组给予PS+布地奈德液体剂气管内滴入,C组给予PS+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辅助通气持续时间、重复使用PS例数、有创通气例数,记录三组患儿BPD发生情况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治疗后三组患儿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优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氧分压(PaO2)、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逐渐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12 h、24 h、48 h血气分析结果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24h、48h血气分析结果优于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儿辅助通气持续时间、有创通气例数及重复使用PS例数均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辅助通气持续时间、有创通气例数及重复使用PS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儿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低于B、C两组(P<0.05);三组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N RDS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辅助通气时间及PS重复使用率,降低BPD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