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霞防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陈霞教授基于国医大师夏桂成调周理论及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病机以肾虚血瘀为本,湿热互结为标,主要责之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以化瘀消癥、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临证注重化瘀消癥、通经活血,清热利湿、三脏同调,平衡阴阳、辨期辨病,衷中参西、三因治宜,常灵活运用消积化瘀方、四草汤等处方,做到辨证精准、思虑周全、阴阳并调、攻补兼施,方可使血瘀得化、湿热得除,使肾之阴阳平衡,经水按时收止,减少息肉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症组成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DPN中医病症组成规律及病机特点,为提高中医药治疗DPN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20年1月343例DPN住院患者四诊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使用中医理论进行解释。结果:343例DPN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200例,以肢体麻木、口渴引饮、口干、夜尿频多、肢体疼痛等症状出现次数较多;主要舌象为苔薄白、舌黯红、舌淡红等;主要脉象为脉弦、脉细、脉沉等。肢体麻木、口渴引饮、口干、苔薄白、夜尿频多等与其他病症的关联程度较高。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重组出4种证型,分别为瘀血阻络证,肾虚血瘀、胃热伤阴证,脾虚痰湿证,热毒内蕴、正虚邪恋证。结论:DPN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血瘀贯穿疾病发展始终,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为基本治法,治疗时应注意调护脾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UPOINT系统的袁少英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挖掘袁少英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用药规律,探讨CP中医证型与UPOINT系统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袁教授治疗CP疗效肯定的中药内服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中医证型频次、UPOINT系统各分型频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频次,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获得UPOINT系统中各分型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结果:共纳入处方123首,涉及中医证型9个,其中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是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下注证、肝郁肾虚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以U分型(排尿症状)及I分型(感染症状)为主,肝郁肾虚证患者以P分型(心理症状)及N分型(神经症状)为主,气滞血瘀证患者以O分型(器官特异症状)及T分型(盆底肌疼痛)为主;涉及中药123味,使用频次排名前五为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延胡索、甘草、野葡萄根、丹参,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与补虚药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寒、平多见,药味以苦、甘、辛多见。U分型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蛇莓、甘草;P分型以疏肝解郁、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甘草、白芍;O分型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失笑散、延胡索、川牛膝;I分型以清热活血、利湿通淋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失笑散、甘草;N分型以疏肝通络、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三棱、丹参;T分型以活血止痛、补益肝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延胡索、失笑散、丹参。结论:袁少英教授治疗CP常以"行气-活血-逐瘀"为主轴,注重调理肝脾肾三经,采用行气逐瘀止痛、清热利湿通络为主线的治法。UPOINT系统与中医证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者中医证型因素对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患者中医证型因素对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00例,年龄20~59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30 kg/m 2,根据中医证型分为4组:肾虚血瘀型(A组, n=65)、湿热瘀阻型(B组, n=53)、气滞血瘀型(C组, n=43)和痰湿瘀结型(D组, n=39)。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NRS评分≥4时,滴定式静脉注射羟考酮至NRS评分<4分(负荷量),行PCIA,镇痛泵用药:羟考酮100 mg,用生理盐水配至100 ml,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1 ml/h,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10 min。记录羟考酮负荷量及术后第1和2天用量。 结果:与A组和C组比较,B组和D组羟考酮负荷量及术后第1和2天用量增加( P<0.05);B组与D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患者中医证型因素可影响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湿热瘀阻型和痰湿瘀结型子宫肌瘤患者羟考酮术后镇痛的效力较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张荒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痹病益气当为先,祛风通络贯始终,痹病络阻通为要,气充血行络必通",而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脊柱督脉,病机多以肾虚督亏为本;肾气亏虚,则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使气血流通不行,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因;而长期肾气不足必致气血亏虚、气虚血瘀,闭阻筋脉,致使筋脉失去滋养,导致反复发作。治疗上,强调对于湿热邪实明显者,应尽快驱邪外出;补肾活血应贯穿治疗始终;宜适度运用虫类药;重视功能锻炼及情志调节;并注意患者性别、体质之区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勃起不同阶段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精准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其病因复杂,但西医学治疗手段单一,故中医药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优势.可从勃起不同阶段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进行中医精准辨治,在性唤起阶段,认知、情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病位在心、肝,以心气不足、心血失养、肝郁气滞和肝胆气虚为主,治以补气养血、宁心安神或疏肝解郁;勃起不坚,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睾酮下降关系密切,中医病位在"脉络",病机以气血两虚、肾虚血瘀、痰湿瘀阻及肝火瘀滞为主,治以益气养血、补肾活血、健脾化湿、清肝泻火等;性交中途阴茎疲软,多与慢性压力导致的自主神经紊乱有关,病位在肝,病机以肝气郁结、肝阴不足为主,治以疏肝理气、滋补肝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中医脾胃论治糖尿病肾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关键在于本虚标实,"本虚"指肝脾肾虚,"标实"实则"因虚致实",即因虚而致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肠道菌群可以维持肠道上皮屏障的完整,防止病原体定植以及调节免疫功能.中医脾胃理论中邪郁化热而导致的痰、郁、热、瘀、浊阻滞脉络,与现代医学肠道菌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等病理机制相似,故可通过添加益生菌和粪菌移植等方法对DKD进行高效低风险的治疗.此外,单味中药、中成药、中药复方均可调节肠道菌群和小分子物质的代谢,对机体的代谢、免疫、炎症反应、肠道功能等发挥有益作用,从而延缓DKD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子瑜教授从"血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王子瑜教授从"血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经验.王子瑜教授认为此类疾病的病机为离经之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根本治则是活血化瘀消癥,并研制院内制剂乌丹丸、妇科痛经丸、桂苓消癥丸,临床使用30余年,效果显著.总结瘀血之气滞、寒凝、热郁、痰凝、湿热、气虚、阳虚、肾虚八大成因并提出化瘀八法.王子瑜教授的治疗特色:化瘀为主,标本、虚实、寒热兼顾;按周期规律分期论治;汤剂与丸剂相结合并善于运用粉剂;药性平和、寒温适宜,药味精简、善用小方药对.附病案1则,以资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异病同证"的证素特征和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髋关节炎早期证素特征、证候分布规律,为慢性骨病"异病同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创伤关节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Ⅰ~Ⅱ期、髋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Ⅰ~Ⅱ级、类风湿髋关节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患者,采用本团队前期制定的"病例报告表-中医证候表现量表",收集中医证候信息,录入Excel 202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提取病性、病位等证素信息,总结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证素特征、证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异同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0例患者,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50例、髋骨关节炎患者160例、类风湿髋关节炎患者100例.股骨头坏死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阳虚、精亏、气虚;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经脉痹阻证(43.33%)、痰瘀阻络证(38.00%)、肝肾亏虚证(12.00%)、肾精不足证(6.67%)4类.髋骨关节炎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精亏、阳虚、寒(湿);证候类型初步分为脾肾亏虚证(37.50%)、经脉痹阻证(26.87%)、寒湿痹阻证(18.75%)、痰瘀痹阻证(9.38%)、肝肾亏虚证(7.50%)5类.类风湿髋关节炎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阴阳两虚、寒(湿)、精亏;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痰瘀痹阻证(34.00%)、寒湿痹阻证(28.00%)、瘀血阻络证(23.00%)、肝肾不足证(15.00%)4类.整体分析3种髋关节疾病,排在前5位的证候表现为髋关节痛(96.59%)、压痛(93.90%)、固定痛(87.56%)、关节沉重(85.37%)、下肢酸楚(75.37%);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等;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痰瘀阻络证(33.17%)、经脉痹阻证(31.95%)、寒湿痹阻证(21.46%)、肝肾不足证(7.32%)、脾肾亏虚证(6.10%)5类;3种疾病早期相同的证候表现有21项,以血瘀、脾虚为主.结论 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共同的证候特点是脾虚、血瘀.另外,股骨头坏死兼有痰湿证候,髋骨关节炎兼有肾虚、痰湿证候,类风湿髋关节炎兼有肾虚、寒湿证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畸形精子症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以临床文献数据为基础挖掘中医药治疗畸形精子症的临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畸形精子症提供指导与方法.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与维普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中医药治疗畸形精子症的临床资料,运用软件SPSS和Excel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畸形精子症的临床用药规律.结果 初次检索出101篇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57篇临床文献,共纳入64首方剂,包含中药145种.提取出证素8种,以精亏、血瘀、湿热和阴虚为主.病位主要在肾、脾、肝,临床用药以菟丝子与枸杞子最为常见,药物类别以补虚药为主.药性集中于温、平,药味以甘为主,归经主要在肾、肝、脾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强度较高的组合有8对,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分为3类,关联规则的网络可视化提示核心药物为菟丝子、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等16种,且药物间配伍关联度较高.结论 畸形精子症的基本病机为精亏肾虚、湿热下注与瘀血阻络,治法以补虚、清热、利湿、活血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