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中医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中医脾胃学术思想,运用中医的哲理和思维,指出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皆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因,尤其须重视脾胃虚弱;对微观病理的辨识,认为萎缩是"虚",肠化生是"逆",内瘤变是"瘀(郁)";治则应遵循从"虚"论治,从"和"论治,从"瘀"论治,从"心"论治,并强调整体论治。特提出CAG应按消化心身疾病管理,重视医患沟通,实行"心胃同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兼有气滞、湿阻、痰浊、血瘀、热毒等标实,病位在脾胃,与肝亦相关,应治以健脾益气、调肝理气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等,可灵活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及防癌抗癌中药,随症加减,并强调情志、饮食、起居等日常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膈疝为首发症状的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男,7 d,以"产前发现膈疝1月余,出生后1周"于2019年5月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其母孕35周时超声发现胎儿左侧先天性膈疝、肝大、双肾大,羊水多。出生后发现患儿呼吸频率较快,就诊于我院,收入院后完善检查,家长拒绝手术后出院。出院后1周患儿呼吸频率仍较快,遂入院。患儿系其母孕38周经剖宫产分娩,第2胎,出生时患儿体重为4 000 g。患儿母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遗传代谢病家族史,第1胎因先天性心脏病夭折,本次孕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患儿入院接受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面容特殊,头较大,眼距宽,鼻梁宽,嘴较大,肌张力略低。患儿口周及肢端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弱阳性,呼吸促,55次/min。左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少许肠鸣音;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左上腹可见1个多余乳头,腹部略饱满,肝位于肋下约5 cm,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触诊软,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弱。患儿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基本正常。胸片及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肠管疝入左侧胸腔(图1),诊断为左侧膈疝。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动脉导管为开放状态,管径约4 mm,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宽约2 mm;三尖瓣轻度反流,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静息状态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肝、胆、脾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大,肝上界位于右锁中线第6肋间,肋下约4.3 cm,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肾约为8.3 cm×3.4 cm×3.1 cm,右肾约7.5 cm×3.9 cm×3.9 cm,双肾实质回声略增强。睾丸精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睾丸鞘膜积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症药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症药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有关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临床医案,采用Excel 2019统计症状、药物频次,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构建复杂网络与系统聚类,采用R 4.2.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63例,涉及症状143个,以发热、食欲减退、口渴、心烦、汗出等为主;舌脉象40个,以脉数、舌红等为主。涉及中药163味,其中主要药物9味。中药频次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竹叶石膏汤治疗发热主要应用原方药物,且常用剂量为竹叶10 g、石膏30 g、人参或党参10 g、麦冬15 g、半夏10 g、甘草6 g、粳米15 g。配伍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配伍组合。“连翘→金银花”“沙参→口干”具有强关联性。结论:竹叶石膏汤治疗发热的证型主要为外感余热清、气阴两伤型,痰热壅肺型,里热炽盛、津亏热结型,胃阴虚火旺型,脾胃虚弱、阳虚水泛型,该方所针对的发热可源于三焦中任何一焦,病位主要在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董荣芬治疗功能性胁痛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董荣芬主任医师认为,胁痛与患者消化功能关系密切,故临床治疗未见器质性疾病的胁痛患者,不能单纯注重调理肝阳或肝阴,还需关注胃腑和小肠的传导及运化功能。基于此,胁痛应根据疼痛部位辨证治疗。两胁胀痛与肝旺克脾相关,予化肝煎加减治疗;右胁胀痛与气虚胃满相关,予旋覆代赭汤合枳术丸加减治疗;左胁胀痛与肝郁腑气不通相关,予达郁汤合三一承气汤加减治疗。可通过腹部叩诊了解胁痛部位与腹部滞气或积气的多少,以判断脾胃功能强弱。临床屡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复发的综合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性,56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7 d”于2014年12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7 d前于外院体检,超声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20余年,肝硬化6年,规律服用拉米夫定(1片/d)和阿德福韦酯(1片/d)行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一般。2014年5月出现呕血、黑便,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在当地医院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入院体检:慢性肝病容,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肋下未及,脾肿大。实验室检查:HbsAg(+),HbcAb(+),HBV-DNA低于检测限值。甲胎蛋白为2.1 μg/L,CA125为62.6 U/ml,CA19-9为116.0 U/ml。上腹部CT示,肝叶比例失调,肝右叶近膈顶可见最大径约22 mm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幅度减弱。结合患者乙肝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肝脏7段原发性肝癌(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Child-Pugh分级B级(9分)。经科室讨论后于2014年12月8日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治疗。出院后患者继续抗病毒治疗,出院1个月后行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奥沙利铂100 mg,奥沙利铂50 mg+碘油3 ml)。后定期复查未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杨廉方运用柴桂龙牡安神汤治疗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庆市名中医杨廉方主任认为,胆热肝郁、郁热扰神为失眠发生的关键病机;肺脾虚弱、营卫失调是失眠发生的病理基础;胆胃不和、积热扰神为失眠复发的病理因素。临证治疗当首重清胆疏肝、解郁安神,同时注意肺脾同调、调和营卫,兼以利胆和胃、除热安神。杨老还强调,临证须重视调畅情志、临证化裁、调理脾胃等几方面,还应注意慎敛气、防留邪。在此基础上,杨老自拟柴桂龙牡安神汤治疗失眠,效如桴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参苓白术散治疗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1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握力、步行速度,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mRNA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增强,ASMI明显增高,血清IGF-1、SIRT1水平及AMPK-α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GDF-8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握力(kg):20.00(15.50,21.00)比18.20(14.93,19.50),ASMI(kg/m 2):5.80(5.25,6.00)比5.30(5.20,5.50),IGF-1(μg/L):246.00(229.00,259.50)比207.00(187.00,233.00),SIRT1(ng/L):649.2±38.3比624.6±38.6,AMPK-α mRNA(2 -ΔΔCt):0.30±0.03比0.27±0.03,GDF-8(μg/L):13.50(12.00,17.80)比15.60(14.08,19.98),均 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为0.56(0.53,0.62)m/s、0.58(0.55,0.62)m/s,观察组治疗前后为:0.58(0.54,0.64)m/s、0.60(0.56,0.65)m/s,均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SIRT1呈正相关( r=0.341, P=0.002),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 r=0.250, P=0.026);ASMI与握力呈正相关( r=0.367, P=0.001)。 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为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系膜理论下进展期胃癌D 2根治术的思考与技巧分享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腹腔镜D 2+完整系膜切除术正逐步成为国内临床研究热点,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系膜理论指导下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膜间隙的寻找在腔镜手术中尤为重要,我们总结以下临床经验技巧,与同道分享:(1)No.7、No.8、No.9及No.12(腹主动脉右侧)淋巴结均位于胃背侧系膜的末端,其底部间隙为Gerota筋膜向上的延续、并走行于门静脉之前,其清扫应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清扫。(2)在胃左动脉及脾动脉夹角左前方进入Gerota筋膜前方的间隙,游离到贲门胃底及脾脏的后缘,沿脾动脉游离至脾门,将大网膜尽量移至右侧腹腔,易暴露清扫脾门淋巴结。(3)对于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建议在3D腔镜明视下进行食管旁淋巴结清扫,且尽量在全腔镜下完成清扫及消化道重建。(4)心下囊的打开,有利于判断胸膜的位置及下纵隔淋巴结的清扫。(5)手术中应用可冲洗吸引电凝棒。强化膜解剖理论指导下的胃癌完整系膜切除理念,弱化淋巴结分组分站,真正做到整块系膜完整切除,规范流程及入路,更容易找到无血管分布的间隙,沿这一间隙游离,不仅能够完美覆盖D 2根治要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而且能够保证手术的精准化和同质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穿孔、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68岁。5个月前体检发现“胃大弯侧外缘软组织肿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12.1×10 9/L,血红蛋白65 g/L。胃镜检查:贲门胃底肿块,胃穿孔可能。贲门活检示:中-低分化腺癌。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胃底巨大外生性肿块,考虑胃间质瘤可能,肿块型胃癌待排除(图1)。患者肿瘤负荷大,伴胃穿孔及出血,腹腔感染,行全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横结肠部分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图2)。病理检查:(1)胃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癌(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s,MiMENs)(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约占70%,黏液腺癌约占30%)(图3,4),侵及浆膜外,累及胰腺、肝尾状叶、脾门、横结肠浆膜面,神经侵犯(+),脉管癌栓(+);(2)免疫组化检查结果:Syn(弱+),CgA(-),CD56(部分+),CK(+),CEA(局部+),p53(+),CK7(-),INI1(+),BRG1(+),Ki-67(+,约80%)。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