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恶性肿瘤合并卵巢转移的预后因素及随访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胃及结直肠来源库肯勃(Krukenberg)瘤的相关预后因素,并根据预后因素指导综合治疗;寻找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复查过程中,监测卵巢复发转移的客观敏感指标,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5例患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Log-rank法和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在异时性转移患者的随访中,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卵巢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寻找敏感性更佳的变化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123.5 U/mL( P=0.001)、CA12-5≥37.9 U/mL( P=0.018)、胃来源krukenberg瘤( P=0.037),卵巢外其他器官转移( P=0.014)以及未行减瘤手术(CRS)( P<0.001)是预后不良因素,其中减瘤手术可明显改善预后,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其总体生存期仍明显长于未行减瘤手术者( 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升高( P=0.010)以及减瘤手术( P=0.001)是Krukenberg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及CT的影像学变化对发生卵巢转移的敏感性更佳( P=0.006)。 结论:接受减瘤手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性转移患者不应放弃手术机会,异时性转移的患者也应行转移灶切除,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患者仍可从中获益;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过程中,应重视卵巢超声及CT影像学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转移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以Krukenberg瘤为首发症状的早期胃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 ,46岁 ,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 ,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史 ,无肿瘤家族史.服用"北京降压零号"控制血压 ,控制尚可;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控制情况不详.2015年12月因卵巢占位于当地医院行右侧卵巢切除术 ,术后病理提示Krukenberg瘤 ,病理经外院会诊亦考虑 Krukenberg 瘤.行胃肠镜检查、全腹部CT 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均未见明显异常 ,始终未能找见原发灶.在行首次化学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严重不能耐受,遂放弃化学治疗.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后,在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下部小弯侧有一直径<1 cm的白色浅凹陷性病灶(图1A) ,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印戒细胞癌 ,实验室检查显示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25、糖类抗原72-4、糖类抗原242、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检查可见病灶边界线存在 ,微腺体结构消失 ,可见异常微血管(图1B).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 ESD )完整切除病变 ,术后病理提示胃印戒细胞癌 ,癌组织浸润黏膜固有层浅层(T1a期),病变范围约0.9cm×0.4cm(图2A).肉眼分型为Ⅱc型 ,脉管未见癌组织侵犯 ,标本侧切缘和基底切缘未见肿瘤组织残留 ,周围胃黏膜呈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内病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 7(-)、细胞角蛋白20 (+ + + )、绒毛蛋白(-)、黏蛋白2 (-)、黏蛋白5AC(+ ,图2B)、黏蛋白6(-)、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 2(-)、细胞角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67 (约8% ,+) ,卵巢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黏蛋白2 (-)、黏蛋白5AC (+ ,图2C )、黏蛋白6(-) ,考虑胃内病灶与卵巢肿瘤同源.本例患者在卵巢手术后至入我院就诊近2年的时间里未进行任何治疗 ,其原发灶无进展且无明显其他部位转移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沙利度胺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krukenberg瘤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krukenberg瘤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相关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2月—2015年3月就诊治疗的76例胃癌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二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1年、2年生存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变化和疗效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RR:65.79%)、肿瘤控制率(DCR:68.42%)均高于对照组(42.11%)、(44.74%)(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60.53%)、2年生存率(34.2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36.84%)、(13.16%)(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krukenberg瘤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下降幅度和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关系(r=0.675,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方面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krukenberg瘤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命时间,能有效地抑制血清VEGF水平,血清VEGF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疗效越好,对于其治疗疗效有一定的评估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癌卵巢转移的诊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卵巢是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卵巢复发是女性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卵巢转移又称 Krukenberg 瘤,其最可能的形成机制是胃癌的逆行性淋巴途径转移.Krukenberg瘤的诊治尚无共识或者指南遵守,其诊断要点包括既往或同时的胃癌病史和发现卵巢实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有转移灶切除术、化疗、放疗及其他综合治疗.手术切除转移灶以及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癌卵巢转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癌卵巢转移又被称为Krukenberg瘤,好发于绝经前女性,属于晚期癌症,预后很差.胃癌卵巢转移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诊治方法 尚有争议.了解胃癌卵巢转移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因素,有利于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对胃癌卵巢转移近年来在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 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