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型食管闭锁并发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Ⅲ型食管闭锁并发胃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2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中7例术前并发胃穿孔患者资料,均为Ⅲ型食管闭锁,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入院时年龄1~3 d,平均(1.5±0.7)d;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3例,气促发绀3例,呕吐1例。均经食管造影检查确诊为Ⅲ型食管闭锁。入院后因突发腹胀、呼吸困难加重,腹部X线片提示气腹,考虑胃穿孔。经腹腔穿刺抽吸处理后腹胀缓解,呼吸困难好转。4例行急诊手术,其中1例采取开胸气管食管瘘结扎+食管端端吻合+开腹坏死胃壁切除胃修补术,3例采取胸腔镜下气管食管瘘结扎+食管端端吻合+开腹胃穿孔修补术;3例放弃手术。结果:4例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2年,平均随访(1.5±0.3)年,有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经球囊扩张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并发吻合瘘或气管食管瘘复发;4例经口喂养均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长较好。3例放弃手术治疗患者死亡。结论:Ⅲ型食管闭锁并发胃穿孔病情进展快,诊治难度大。腹腔穿刺抽吸是有效的紧急处理方式。胸腔镜下气管食管瘘结扎、食道端端吻合术及开腹胃壁修补术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食管闭锁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深度认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先天性食管闭锁临床诊治技术的推广及其应用能力的提高,该病治愈率在我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种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给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从一些易被人们忽视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入,按照术前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和肺部感染、胃穿孔,术中并发症如胸腔镜手术相关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麻醉相关并发症、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如食管扩张致食管破裂引起食管漏、食管气管瘘漏诊或复发、声带功能障碍、气管软化,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国内多家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治经验逐一阐述。重点分析了并发症的产生原因以及严重后果,提出针对性治疗策略,尤其是对一些疑难并发症的认识与处理,以及一些可能被大家忽视的气道相关并发症、吞咽功能及远期生活质量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预防与诊治建议,以期为提高食管闭锁综合治疗水平,改善患者自婴幼儿起至成年后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与哌替啶复合异丙嗪对减轻胃穿孔修补术术中患者胃牵拉反应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与哌替啶复合异丙嗪对减轻胃穿孔修补术术中患者胃牵拉反应的作用.[方法]100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在切皮前5 min,50例予布托啡诺+咪达唑仑静脉注射为 A 组,另50例予哌替啶+ 异丙嗪静脉注射为 B组.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Ramsay镇静评分及胃牵拉反应程度.[结果]与用药前(T0)比较,A组用药后1 min(T1)、用药后5 min(T2)、用药后10 min(T3)、术毕(T4)的 HR、MAP、SpO2基本平稳(P>0.05);B组HR、MAP有明显波动(P<0.05),SpO2基本平稳(P>0.05).两组T1、T2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3、T4时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B组(P<0.05).A组胃牵拉反应优良率为86%(43/50)明显高于B组的70%(35/50)(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术中胃牵拉反应,其作用优于哌替啶+异丙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