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例采用Viatorr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Viatorr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4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TIPS术中置入Viatorr支架,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彩超、胃镜以及再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情况,门静脉压力、肝肾功能、凝血指标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Kaplan-Meier曲线计算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生存率。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100%,门静脉压力梯度由术前(25.57±5.50)mmHg降至术后(9.76±2.92)mmHg。术后1个月丙氨酸转氨酶(ALT)较术前明显升高,但在术后3、6个月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1、3、6个月总胆红素、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较术前有所升高,白蛋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肌酐和尿素氮较术前有所降低。患者术后12、24个月累积再出血率分别为0、9%;26例腹水患者中,22例(84.6%)腹水完全消失,3例(11.5%)腹水明显减少。术后3、6、12、24个月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6%、17.3%、21.9%、21.9%;术后12、24个月支架功能障碍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6%、23.7%。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累积生存率均为91.9%。结论: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手术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及再出血率,提高肝内分流道通畅率,并不增加术后肝性脑病发生风险,且术后累积生存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膈疝为首发症状的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男,7 d,以"产前发现膈疝1月余,出生后1周"于2019年5月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其母孕35周时超声发现胎儿左侧先天性膈疝、肝大、双肾大,羊水多。出生后发现患儿呼吸频率较快,就诊于我院,收入院后完善检查,家长拒绝手术后出院。出院后1周患儿呼吸频率仍较快,遂入院。患儿系其母孕38周经剖宫产分娩,第2胎,出生时患儿体重为4 000 g。患儿母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遗传代谢病家族史,第1胎因先天性心脏病夭折,本次孕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患儿入院接受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面容特殊,头较大,眼距宽,鼻梁宽,嘴较大,肌张力略低。患儿口周及肢端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弱阳性,呼吸促,55次/min。左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少许肠鸣音;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左上腹可见1个多余乳头,腹部略饱满,肝位于肋下约5 cm,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触诊软,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弱。患儿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基本正常。胸片及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肠管疝入左侧胸腔(图1),诊断为左侧膈疝。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动脉导管为开放状态,管径约4 mm,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宽约2 mm;三尖瓣轻度反流,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静息状态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肝、胆、脾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大,肝上界位于右锁中线第6肋间,肋下约4.3 cm,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肾约为8.3 cm×3.4 cm×3.1 cm,右肾约7.5 cm×3.9 cm×3.9 cm,双肾实质回声略增强。睾丸精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睾丸鞘膜积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的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单组收治的肝外门静脉梗阻儿童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中位(四分位数间距)入院年龄为83.2(50.9~116.2)个月。均行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及增强CT检查。总结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的操作经验、造影判读分类结果,与增强CT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手术操作结局,明确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用于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根据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形态,按照Bertocchini分类方法,17例患儿中,A型8例,B型3例,C型1例,D型3例,E型2例。楔入法逆行门静脉造影较增强CT显示Rex血管、肝内门静脉通畅情况和解剖走行更清晰、准确。A、B、C型拟行Meso-Rex搭桥术,术中均可解剖出Rex血管,最终Meso-Rex搭桥术成功A型7例,B型3例,C型0例。D型1例、E型1例术中探查Rex血管闭塞,分别行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后期肝移植、脾切除+断流术。其余2例D型及1例E型病例未探查Rex血管,分别行肝移植1例,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2例。结论:在肝外门静脉梗阻患儿中,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能显示Rex血管条件、肝内门静脉系统通畅情况及解剖走行清晰、准确,可有效辅助手术方式选择;A、B、C型首选Meso-Rex搭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伴自发性门体分流道显性肝性脑病的血管内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评估伴自发性门体分流道(SPSS)的肝性脑病(HE)患者行分流道相关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因HE行SPSS介入治疗的6例患者病例资料,评估其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存在SPSS,4例患者基础疾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1例为酒精性肝硬化,1例为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评分为Child-Pugh C级3例,B级3例,SPSS类型为:胃肾分流2例;门静脉-胸壁静脉-奇静脉分流2例;门静脉-脐静脉-髂静脉分流1例;门静脉-脾静脉-下腔静脉分流1例。其中2例为既往曾经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TIPS术前存在其他SPSS。5例(5/6)成功行分流道栓塞,1例(1/6)行支架植入限流(门静脉-脐静脉-髂静脉),技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均未再发HE,1例术后1年再发HE予以对症治疗,1例术后1年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SPSS栓塞或者限流对改善HE患者症状有效且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旁静脉的CT检查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旁静脉的CT检查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4例,女49例;中位年龄为47岁,年龄范围为22~71岁。观察指标:(1)术前CT检查情况。(2)手术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随访,术后6个月内,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手术疗效。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6月。偏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术前CT检查情况: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旁静脉CT检查显示率为52.60%(91/173)。173例患者中,82例未显示食管旁静脉,91例显示存在食管旁静脉。91例显示存在食管旁静脉的患者中,食管旁静脉曲张46例,粗食管旁静脉24例,细食管旁静脉21例。91例显示存在食管旁静脉的患者中,无食管静脉曲张(EV)8例,合并EV 83例。83例合并EV患者中,食管旁静脉单独汇入奇静脉或半奇静脉44例,膈肌上形成食管旁静脉曲张并与EV 汇合后共同汇入奇静脉39例。(2)手术情况:17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纯脾切除术8例,脾切除联合改良彻底断流术86例,脾切除联合重建自发性胃肾分流断流术35例,脾切除联合保留食管旁静脉断流术41例,脾切除联合食管旁静脉环缩术3例。173例患者无手术死亡,67例发生并发症(3例单纯脾切除术、29例脾切除联合改良彻底断流术、11例脾切除联合重建自发性胃肾分流断流术、23例脾切除联合保留食管旁静脉断流术、1例脾切除联合食管旁静脉环缩术)。(3)随访情况:173例患者中,1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7例单纯脾切除术获得随访患者中,无EV 6例,EV复发1例。79例脾切除联合改良彻底断流术获得随访患者中,无EV 5例,EV轻、中度残留67例,EV重度残留5例,EV复发1例,EV复发破裂出血1例。34例脾切除联合重建自发性胃肾分流断流术获得随访患者中,无EV 7例,EV轻、中度残留27例。36例脾切除联合保留食管旁静脉断流术患者中,无EV 4例,EV轻、中度残留21例,EV重度残留5例,EV 复发4例,EV复发破裂出血2例。3例脾切除联合食管旁静脉环缩术获得随访患者中,EV轻、中度残留2例,EV重度残留1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旁静脉CT检查显示率>50%,血管内径及走行方式不同;食管旁静脉的CT检查解剖特征可以为制订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诊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析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 ED)收治青年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GIB)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以提高患者的急诊处置和分流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ED青年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内病死率为主要研究终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入住率、住院时间是次要研究终点。纳入标准:⑴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⑵年龄18~40岁;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出血及咯血来自口、鼻腔、咽喉部位;⑵院内发生的消化道出血;⑶下消化道出血;⑷临床资料缺失。结果:383例患者中,有268例(70.0%)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最常见的内镜诊断是十二指肠溃疡(64.6%)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8%)。71例(18.5%)患者需要内镜治疗,5例(1.3%)需要外科手术治疗,7例(1.8%)需要介入治疗。病死率是2.1%,ICU入住率为2.3%,住院时间为5(3, 6) d。伴随肝病、出现晕厥/昏迷症状患者的ICU入住率和病死率较高(均 P<0.05)。血小板减少(<120×10 9/L)患者较血小板正常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8(5, 11) d vs. 4(3, 6) d, P<0.001]。与存活的患者相比,死亡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肌酐、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水平明显升高(均 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SpO 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 GCS)显著降低(均 P<0.05)。低GCS是入住ICU( OR=33.973,95% CI: 1.582~729.417, P=0.024)和病死( OR=20.583,95% CI: 1.368~309.758, P=0.029)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急诊室青年UGIB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包括伴随肝病、晕厥/昏迷、合并感染、高氮质血症、肾功能受损、肝功能障碍、凝血障碍,入院时的贫血、低SpO 2、低GCS以及低蛋白血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脾静脉近端结扎预防门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的导管滴注肝素,并于术后第7~14天行CT检查。结果:脾静脉结扎组的36例患者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22例(38%),脾静脉血栓58例(100%),两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38%,χ 2=17.828, P<0.05)。 结论:在脾切除术中结扎脾静脉近端可有效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发生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移植时代的门静脉高压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药物和内窥镜治疗是静脉曲张的基础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被推荐用于处理难治性或复发性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当患者存在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而传统治疗风险较高、存在禁忌或效果不理想时,应选择肝移植治疗。传统治疗可以获得短期疗效,甚至可以较长时间稳定病情,但如果这些治疗导致门静脉血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则可能危及后期肝移植手术的安全。门静脉压力升高对全身循环存在多种不利影响,可引起肝肺综合征、门脉性肺动脉高压、难治性腹水等,且传统治疗效果不佳,这些问题需要尽早行肝移植治疗。此外在传统治疗实施后,患者身体虚弱仍可能进行性加重,这将明显增加肝移植的风险。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升高后供肝体积需求增加,也影响活体肝移植实施。一部分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能存在生命质量不佳,也可能成为肝移植的原因。在实施传统治疗时,应该评估这些肝移植相关问题。改善患者情况、延缓或者控制并发症为目的传统治疗,不应影响后期肝移植的实施。提高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远期总体生存率和生命质量是全部治疗的最终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个体化选择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个体化选择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乌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29例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73例,年龄(48±11)岁,年龄范围21~71岁。采用术前门静脉CT及超声多普勒检查、术中门静脉测压及超声检查评估血流动力学。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不同手术方法,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效果。远期手术效果以胃食管静脉曲张(GEV)复发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术后内镜检查结果将GEV复发情况分为消失、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2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采用了13种手术方式:(1)单纯脾切除术11例;(2)断流手术176例,包括:脾切除联合彻底断流术86例,脾切除联合保留食管旁静脉的选择性断流术44例,重建自发性门体分流通道的选择性断流术39例(重建自发性胃肾分流通道34例、重建自发性脾肾分流通道5例),术后复发二次断流术4例,保脾断流术3例;(3)分流手术42例,包括:脾切除联合冠肾静脉分流术21例,脾切除联合冠腔静脉分流术11例,远端脾肾分流术6例,近端脾肾分流联合断流术2例,胃网膜右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例,经肠系膜下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Clavien-Dindo 3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6.6%(15/229)。208例获得随访,随访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后复发重度GEV 21例(10.1%,21/208),其中GEV破裂出血5例(2.4%,5/208)。采用选择性分流术和重建自发性分流通道的选择性断流术治疗者的重度静脉曲张复发率(4.2%,3/72)低于采用其他断流术式治疗者(13.7%,17/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4.53, P=0.033)。 结论:基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选择相应手术方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采用选择性分流术和重建自发性分流通道的选择性断流术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断流术中将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改道为选择性胃脾区静脉分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对5例有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静脉曲张输入血管离断、脾静脉近端结扎联合或不联合脾切除的手术方法。结果表明,术后胃食管静脉曲张及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或缓解,肝功能改善。术后发生肺栓塞1例,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本手术使胃食管静脉血经胃-脾-肾静脉分流通道引流至肾静脉,达到了选择性分流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