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助产学标准评估工具介绍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对澳大利亚助产学标准评估工具(the Australian Midwifery Standards Assessment Tool,AMSAT)进行翻译,并对其开发背景及使用方法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助产教育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度量表”的编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在线教学准备度的相关研究,借鉴在线教学胜任力、混合式教学准备度、在线教学影响因素等研究,构建了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度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方面的维度,分别为:信念、教学准备、技术准备、在线沟通准备、机构支持。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对所构建的量表进行了合理性的检验,并对量表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量表各指标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研究为考查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度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标准,为高校在线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15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300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调查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两者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292名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总分为(106.44±15.35)分,各条目均分为(3.94±0.5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95±6.30)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GSES总分均呈正相关( r=0.232~0.432;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64, P<0.01)。 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提高养老护理员自我效能感可优化其核心胜任力,助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方法: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学护士访谈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护理教育者、护理教学管理者及临床教学护士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8/18和16/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5。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 W值为0.096~0.503( P<0.05)。最终建立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43个。 结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可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化评价、科学培养与管理教学护士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外医学院校教育阶段置信职业行为研究进展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综述国外医学院校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UME)阶段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的框架构建流程与内容、理论依据及评价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国外发表的UME阶段EPAs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发现UME阶段EPAs框架构建主要流程为:参考现有EPAs框架并广泛开展多轮咨询与修定。EPAs内容包括核心基本EPAs、核心特定专业EPAs,以及个人选择性EPAs。EPAs框架制定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米勒金字塔能力评估(Miller’s pyramid of assessment)模型及德雷福斯专业技能获得模型(Dreyfus and Dreyfus’s model of skills acquisition)。主流EPAs胜任力框架有加拿大CanMEDS、美国ACGME六大核心胜任力及其相应的里程碑(milestones),突出UME阶段评价的EPAs置信等级为9级分层,置信决定评价方法则主要包括观察、交流及审查结果等。结论:国外UME阶段EPAs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者可借鉴国外EPAs开发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构建涵盖UME阶段的医学教育一体化EPAs框架和置信等级评价标准,推动胜任力导向评价与反馈,加快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日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是我国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于2020年开发,旨在检验临床专业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是否具备本阶段应具有的医学人文素养、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日本自2002年开始实施了一项名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前联合考试”的考试,该考试的考试目的、内容形式、成绩评定等方面都与我国水平测试极为相似。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日两国的考试,认为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快推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考试成为行业准入考试的进程;并建议医学院校持续追踪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发展动态,充分发挥该考试在促进医学生重视临床实习方面的作用;同时督促医学院校按照岗位胜任力标准建立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标准的三级考试体系,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建立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积累经验的目标,北京大学医学部自2014年起开展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情况,包括明确专科医师内涵和培训目标、完善专科设置,建立健全准入和考核体系、做好政策衔接等。在培训试行中,以"稳中求进、分步实施"为指导思想,以需求和胜任力为导向,注重顶层设计,制定了与职称晋升和学位有序衔接的政策,实现"住专一体化"管理。截至2019年底,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共设有48个专科,明确了培训标准、考核方案、基地标准和基地容量计算方案,实现"四考合一",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简称"感控")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手术室感控护士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22年6—11月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初版的手术室感控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1个省、直辖市的20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平均分配法量化分析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最终纳入19名函询专家,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0%(19/20)、100.00%(19/1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8、0.861,专家熟悉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0.853,判断依据系数分别为0.865、0.868。2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9、0.202( P<0.05)。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感控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术室感控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完整性,能够为手术室感控护士的能力培养、考核评价、准入标准、资质认证等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冰山模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士胜任力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冰山模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士胜任力指标。方法:以冰山模型为研究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初步拟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胜任力指标。于2020年1—6月对江苏省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5名专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2轮咨询,最终形成胜任力指标。结果: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胜任力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专家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1,协调系数分别为0.68和0.72,经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73.22、95.30, P<0.01)。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胜任力指标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能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的储备、培训、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医学科轮训期间不同专业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轮转重症医学科的住培医师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了解不同专业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现况及其对各项指标的认可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训的住培医师为对象;借助"问卷星",让住培医师在线填写《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获得有效问卷共256份。组间数据比较应用SPSS 19.0行 t检验或卡方检验。 结果: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住培医师均认为岗位胜任力涉及的8个维度指标非常重要;重症医学专业住培医师对"临床基本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3项指标的认可度评分高于其他专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住培医师对自身学术研究能力评分最低。重症医学专业住培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方面的自评情况优于其他专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不同专业住培医师对岗位胜任力的各维度重要性及自身状况评价有差异。在制定重症医学科的培训内容及考核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住培医师专业背景,适时评估其培训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