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低于对照组 [(5.14 ± 0.54) mmol/L比(5.92 ± 0.71) mmol/L、(5.91 ± 0.83) mmol/L比(6.84 ± 0.92) mmol/L、(5.33 ± 0.57)%比(6.30 ± 0.82)%]( 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26.84 ± 3.32比22.15 ± 3.11、- 3.84 ± 0.17比- 4.09 ± 0.20),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2.01 ± 0.17比2.64 ± 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低于对照组[(95.10 ± 4.08) cm比(97.14 ± 4.48) cm、(24.33 ± 1.62) kg/m 2比(26.15 ± 1.40) kg/m 2、0.89 ± 0.11比1.11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T2DM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改善胰岛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1例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院后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经过。患者为63岁男性,主因“口干、多饮、多尿2个多月”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2.9%,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0、60、120、180 min血糖分别为14.98、25.86、27.21和24.92 mmol/L,C肽水平相对不足,无酮症倾向,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181 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94 mg/mmol,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患者T2DM诊断明确,同时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肾脏损伤等。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用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降糖,停胰岛素泵后改用基础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减量胰岛素直至停用。经治疗患者体重下降,血脂改善,蛋白尿减少,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1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取得显著改善的诊疗过程。患者为75岁男性,门诊以“糖尿病足”收住入院。入院后启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监测情况,逐步调整胰岛素泵基础量及餐时量,患者血糖控制较前改善,联合餐前口服阿卡波糖(100 mg,3次/d)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监测空腹血糖维持在4.0~6.0 mmol/L,餐后2 h血糖维持在6.0~8.0 mmol/L,过渡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午餐前10 U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100 mg,3次/d)降糖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同时给予糖尿病足系统治疗,包括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纠正骨质疏松、左足创面清创换药等,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左足创面愈合达出院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持续皮下泵入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序贯治疗的诊疗过程。患者为19岁女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天”入院,入院前患者未用降糖药物治疗,入院后予门冬胰岛素持续皮下泵入治疗联合利拉鲁肽0.6 mg,1次/晚,皮下注射,逐步过渡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餐前16 U、晚餐前12 U皮下注射联合利拉鲁肽0.6 mg,1次/晚,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作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序贯治疗方案,实现血糖的长期达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1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入院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调整降糖方案加用司美格鲁肽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58岁男性,因“胸闷20 d,加重4 d”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5年,间断调整降糖方案,血糖控制差。发作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诊断冠心病,对症治疗。入院开始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逐步简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餐前16 U晚餐前12 U皮下注射,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司美格鲁肽(0.5 mg,1次/周),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满意。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可用于血糖不达标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利拉鲁肽治疗青少年2型糖尿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兴国县人民医院1例青少年2糖尿病患者因酮症酸中毒入院,经治疗纠正酮体后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因胰岛素用量较大,且联用口服药物,后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良好的诊疗过程。患者为16岁青少年,因在外院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就诊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体重指数25.34 kg/m 2,糖化血红蛋白10.5%,随机血糖17.6 mmol/L,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素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均阴性,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给予胰岛素泵强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解除高血糖状态,因胰岛素泵剂量大,体型超重,存在胰岛素抵抗,家属同意后,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其用药前后的体重、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同时系统性回顾国内外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显示,利拉鲁肽治疗6个月后,患儿体重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胰岛素用量也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1例在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的过程。患者为60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20年,视物模糊1周”入院。患者身高178 cm,体重84 kg,体重指数26.5 kg/m 2。空腹血糖(FPG)9.6 mmol/L,餐后2 h血糖(2hPPG)14.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 1c)10.0%,诊断为T2D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直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 g、2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甘精胰岛素22 U,1次/晚,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5 d后改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次/d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剂量,最终治疗方案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8剂量单位、1次/d联合二甲双胍0.5 g、2次/d,FPG维持在4.8~7.1 mmol/L,2hPPG维持在6.7~10.3 mmol/L,患者血糖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体重减轻2.5 kg,FPG 4.9 mmol/L,2hPPG 10.6 mmol/L,HbA 1c 6.9%,无明显胃肠道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1例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初始使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及达格列净控制血糖治疗的过程。患者为26岁女性,因口干伴多饮、多尿2周入院。患者身高155.0 cm,体重71.0 kg,腰围93 cm,体重指数29.55 kg/m 2。入院查随机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0%,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初始启用胰岛素泵(0∶00~3∶00用量为1.0 U/h,3:00~7∶00用量为1.2 U/h,7:00~24∶00用量为1.1 U/h,三餐前大剂量为8 U)强化降糖,血糖平稳后转换为利拉鲁肽(0.6 mg、1次/d)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0.5 g、3次/d)及达格列净(10 mg、1 次/d)口服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满意且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的诊疗过程及思考。患者为53岁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血糖升高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发糖尿病并发症。从患者个体化治疗考虑,入院后予胰岛素泵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餐前12 U皮下注射,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二甲双胍(0.25 g,1次/d),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患者满意。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够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进而减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达到糖尿病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新诊断的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转换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序贯治疗,最终停用降糖药物达到临床缓解的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中年男性,腹型肥胖,主因“多尿、口干、多饮40余天,加重2 d”,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发病起始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考虑糖毒性期,早期予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逐步减量胰岛素,序贯调整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0.5 mg(从0.25 mg加量至0.5 mg),1次/周,早期联合长效胰岛素每晚1次,之后单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逐步减量药物剂量至停用。停用降糖药物达3个月,患者血糖仍然维持在目标范围,提示达到2型糖尿病缓解。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