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肾脏病的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3 108万例,且糖尿病合并CKD已成为我国CKD患者的首位住院病因。早期预防、诊断以及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血糖对肾脏受损的发生和发展较为复杂,其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炎症等是重要原因。多年来,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i)、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胰高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 GLP)/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内皮素拮抗剂等药物开创了糖尿病肾病管理的新时代。另外,GLP-1RA也正在继续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CKD治疗领域,其所进行的FLOW研究于近期由于疗效优异而提前终止。GLP-1R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替西帕肽是GLP-1/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在SURPASS-4研究的2年随访过程中,替西帕肽组患者eGFR平均降低1.4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基线无明显改变,甘精胰岛素组患者eGFR下降3.6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持续上升。此外,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替西帕肽均能减少eGFR降低幅度。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多格列艾汀、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活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剂等,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口服司美格鲁肽胶囊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ig给予司美格鲁肽(Sem)胶囊的药效学与药动学.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及模型+Sem胶囊0.839,1.678和2.517 mg·kg-1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结合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STZ7d后,模型+Sem胶囊组空腹ig给予Sem胶囊,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定期检测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连续给药结束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模型+Sem胶囊0.839,1.678和2.517 mg·kg-1组大鼠血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Sem的含量,绘制浓度-时间曲线,用WinNonlin非房室模型拟合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em胶囊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在Sem胶囊干预7和14d后均明显下降(P<0.05,P<0.01);FBG和HbA1c水平在Sem胶囊干预14d后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Sem胶囊1.678和2.517 mg·kg-1组大鼠FBG和HbA1c水平在Sem胶囊干预14d后无显著差异,提示其FBG和HbA1c水平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药动学结果表明,大鼠ig给予Sem胶囊0.839,1.678和2.517 mg·kg-114 d后Sem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7.40±1.34,7.48±0.33和(8.23±0.90)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18±9,81±23和(256±53)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06±0.13,1.56±0.88和(1.50±1.00)h;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58±76,858±310和(3795±1539)μg·h·L-1;蓄积指数(RAC)分别为1.12±0.05,1.12±0.01和1.15±0.04.结论 Sem胶囊ig给药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FBG和HbA1c水平,具有降糖减重的作用.连续给药14d后,Sem胶囊在0.839~2.517 mg·kg-1剂量范围内Sem在大鼠体内无蓄积,暴露量随剂量增加而增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疾病负担在我国人群中快速增长,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首位原因,防治ASCVD及其危险因素刻不容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安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可以全方位管理ASCVD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就GLP-1RA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使ASCVD患者获益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本钢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30R)血糖波动大后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并文献学习。患者为60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血糖波动大1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多个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予胰岛素泵联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事件发生,降糖方案简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除在降糖方面效果显著外,还具有降体重、改善血脂谱、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多重作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多重获益,治疗地位在各大指南中不断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GLP-1类似物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利拉鲁肽对照组(LIR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利拉鲁肽组(DM+LIR组)。造模成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水平,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应用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并应用Western-blot检测胰岛组织中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轻链蛋白(LC3)及p62蛋白的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及LIR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升高( P均<0.05),而在DM+LIR组中,这些指标较DM组均有明显下降( P均<0.05)。胰岛素敏感性在DM组中明显降低,DM+LIR组中得到明显改善( P<0.01)。DM组胰岛LC3-Ⅱ/Ⅰ比值较NC组及LIR组升高,p62蛋白则表达下降。而经利拉鲁肽治疗后LC3-Ⅱ/Ⅰ比值进一步升高,p62蛋白表达则进一步下降。 结论:利拉鲁肽治疗可增强糖尿病大鼠胰岛自噬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肥胖的现状及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球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我国约48.9%成人伴有超重或肥胖。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并给患者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超重/肥胖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治理的基石,减重手术是肥胖的最有效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在肥胖的管理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肥胖领域的应用打开了肥胖管理的新格局,深刻影响了肥胖及肥胖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实践。需要更多证据证实GLP-1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的长期获益与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1例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院后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经过。患者为63岁男性,主因“口干、多饮、多尿2个多月”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2.9%,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0、60、120、180 min血糖分别为14.98、25.86、27.21和24.92 mmol/L,C肽水平相对不足,无酮症倾向,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181 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94 mg/mmol,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患者T2DM诊断明确,同时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肾脏损伤等。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用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降糖,停胰岛素泵后改用基础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减量胰岛素直至停用。经治疗患者体重下降,血脂改善,蛋白尿减少,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A-JC4对老龄大鼠术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DA-JC4对老龄大鼠术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5只,雌雄不拘,21~23月龄,体重530~6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5):假手术组(S组)、外科手术组(O组)和DA-JC4组(G组)。O组和G组水合氯醛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G组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24和48 h时腹腔注射DA-JC4 10 nmol/kg(溶于1 ml无菌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Bax、Bcl-2、活化的caspase-3、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术后第14-18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 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第15-18天、G组术后第18天逃离潜伏期延长,O组和G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活化的caspase-3、Bax、LC3Ⅱ、HMGB1、IL-1β和TNF-α表达上调,Bcl-2、LC3Ⅱ和Beclin-1表达下调( P<0.05);与O组比较,G组术后第15-18天逃离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活化的caspase-3、Bax、HMGB1、IL-1β和TNF-α表达下调,Bcl-2、LC3Ⅱ和Beclin-1表达上调( P<0.05)。 结论:DA-JC4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获得良好降糖及心血管效益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34岁男性,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3 d,加重13 h”入院,入院后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住院治疗期间完善各项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进行标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方案同时,予地特胰岛素联合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降糖治疗,但始终控制不佳,考虑患者合并高危心血管风险,逐步更改用药方案为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司美格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取得良好的降糖和心血管效益。司美格鲁肽降糖效果持久、平稳,患者依从性高,还具有显著的心血管效益,可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分子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具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特别是糖尿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蛋白激酶,参与胰岛素途径、能量代谢、细胞增殖以及转录和翻译的调节。mTOR参与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的异常调节,并介导了GLP-1RA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因此,mTOR可能是调节GLP-1RA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分子。该文就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mTOR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以及GLP-1RA通过mTOR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和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