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质水胶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脂质水胶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换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住院及门诊糖尿病足溃疡需要换药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脂质水胶敷料对口引流换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溃疡面积缩小率、肉芽覆盖率及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脂质水胶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技术可有效提升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愈合程度,为伤口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缓解了换药时的疼痛,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规范了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换药方法,改变了医务人员的伤口清创换药愈合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去骨皮瓣在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去骨皮瓣在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采用足趾去骨皮瓣修复其创面。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糖尿病足趾坏疽Wagner分级3~4级,双足足趾有不同程度坏死。1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例;年龄58~89岁,平均(73.8±7.1)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7.7±5.9)年;坏疽病程3~60 d,平均(18.5±18.2)d;左足9例,右足8例,其中2例双侧足趾均有坏疽;创面范围为1.0 cm×1.0 cm~3.0 cm×2.5 cm。进行术前准备,根据足趾坏死范围情况进行皮瓣设计,行皮瓣切取及创面修复。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常规行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及对症治疗,伤口予脂质水胶-寡糖网状敷料换药,术后12~14 d拆线。患者术后电话或常规门诊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出现皮瓣尖端坏死,术后剪除坏死组织,创面经换药愈合。2例患者因创面较大,皮瓣无法完全覆盖,另取断层皮片修复裸露创面。其余12例患者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14 d拆线,术后经康复训练,患者踝关节各项活动基本恢复。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足踝部外形满意,皮瓣无挛缩、质地良好,不影响穿鞋,皮瓣周围无溃疡发生。结论:足趾去骨皮瓣供区损伤小,皮瓣薄,修复前足邻近创面外形功能均满意,无需二次修薄;设计及切取相对较简单,修复糖尿病足趾坏疽创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脂质水胶体技术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创面愈合是人体自然修复损伤的重要过程,对于恢复组织功能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创面延迟愈合可能导致伤口感染、组织再生受损和慢性创面形成。脂质水胶体敷料作为一种新型创面处理材料,因其独特的脂质水胶体技术的生物兼容性和潜在的治疗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综述旨在总结脂质水胶体技术在促进常见创面愈合方面的进展,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和蔗糖八硫酸盐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慢性创面中的典型代表,帮助实现DFU的完全愈合一直是医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针对DFU创面的局部治疗,促进其愈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不同功效、不同成分的伤口敷料也纷纷出现在临床应用中.通过介绍常见类型现代敷料的特性,重点介绍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TLC-Ag)和蔗糖八硫酸盐敷料(TLC-NOSF)的最新研究及在DFU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认为这两种新型复合型敷料在DFU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应用价值,为改善DFU不良结局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硫酸银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探究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来笔者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硫酸银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炎症指标水平、创面疼痛程度及患者睡眠质量.结果:两次更换敷料时,实验组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肉芽生长评分高于对照组,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清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能抑制细菌繁殖,降低感染风险,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红光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最佳方案筛选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临床上多采用红光照射和银离子敷料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但是红光照射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最佳照射时间和不同银离子敷料的组合尚未确定.目的:探讨红光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最佳照射时间与敷料组合.方法:取SD大鼠,采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方式制作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在创面标准换药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红光照射20 min+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覆盖(A1B1组)、红光照射20 min+藻酸钙纤维银敷料覆盖(A1B2组)、红光照射30 min+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覆盖(A2B1组)、红光照射30 min+藻酸钙银纤维敷料覆盖(A2B2组),每24 h换药、照射一次并更换敷料.连续治疗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细菌菌落数、炎症反应、组织形态学及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增加,A2B2组大鼠治疗后3,7,14 d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3组(P<0.05);②治疗后第7天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A2B2组细菌菌落数低于其他3组(P<0.05);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蛋白表达均下降,白细胞介素10的蛋白表达均升高,A2B2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蛋白表达低于其他3组(P<0.05),白细胞介素10的蛋白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③治疗后第14天的创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2B2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平行分布且连接最紧密,明显优于其他3组;④治疗后第7天的创面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2B2组CD31荧光强度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治疗后3,7,14 d的q-PCR检测显示,A2B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mRNA表达均高于其他3组(P<0.05);治疗后3,7,14 d的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A2B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3组(P<0.05);⑤结果表明,红光照射30 min联合藻酸钙银纤维敷料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效果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新型湿性敷料应用于带状疱疹感染创面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带状疱疹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带状疱疹合并皮肤感染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等剂量阿昔洛韦静滴,观察组采用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对皮损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和庆大霉素交替局部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在换药第3、6和9天感染控制情况、皮损干涸结痂及疼痛减轻情况、换药时患者疼痛程度、10天内平均每日换药护理耗时.结果 在治疗后的第3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有效(P<0.05);在治疗后的第6天,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显效率更高(P<0.01);治疗后第9天,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时患者创面疼痛观察组无或轻微疼痛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1),且疼痛耐受性更强.观察组10天内平均每天换药护理时间更短(P=0.000).结论 新型湿性敷料(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敷料和优拓水胶体敷料)对疱疹皮肤破溃合并感染后的皮损疗效肯定,能明显控制皮肤破溃及感染情况,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经烧伤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SSD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按照静脉留置输液技术规范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对照组采用普通套管贴膜覆盖置管及周围皮肤,观察组先用优拓SSD敷料覆盖,再用普通套管贴膜固定置管.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发生率、更换贴膜敷料的次数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拓SSD敷料用于经瘢痕留置套管针,可以防止瘢痕与贴膜粘连,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局部感染及瘢痕组织损伤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磺胺嘧啶银联合马齿苋对重度融合性面部痤疮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多见于青少年[1].痤疮发生与炎性感染、性激素水平紊乱、皮脂大量分泌、丙酸杆菌增殖等相关,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原发皮损表现的继发皮损[2].尤其是重度融合性面部痤疮,易反复发病,容易留下疤痕,且急性期出现痒、痛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较大阴影,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交际生活[3-4].临床常用异维A酸联合外用维甲酸和抗生素治疗中、重度融合性痤疮,但因维甲酸类药物对肝功能、骨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和抗生素耐药等,限制了其应用.马齿苋是我国各地常见的野生植物,有消炎、抗菌、降糖及抗氧化的作用,可广泛应运于各类皮肤病的辅助治疗[5],经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的效果[6].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是一种新型创面治疗敷料,是没有黏性、非闭合性的抗菌脂质水胶体,具有强效、抗菌谱广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烧伤、糖尿病足、肢体溃疡等感染伤口的抗炎治疗中[7].本研究在马齿苋清洗痤疮创面后,使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对重度融合性颜面部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期缝合联合脂质水胶敷料引流在颌面部犬咬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一期缝合联合脂质水胶敷料引流在颌面部犬咬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 2016年1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360例颌面部犬咬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180例,其中颧区49例,颊区38例,腮腺咬肌区41例,颏区24例,眶下区28例;对照组180例,其中颧区43例,颊区39例,腮腺咬肌区45例,颏区33例,眶下区20例.均伤口清创后均予以一期缝合,实验组采用脂质水胶敷料进行创口引流,对照组无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创面感染率、愈合时间、有效率和瘢痕形成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及瘢痕形成V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7d和14 d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期缝合颌面部犬咬伤创面治疗中应用脂质水胶敷料引流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感染率和瘢痕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