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PCI术后生活质量及血瘀证计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生活质量及血瘀证计分的影响.方法:在我国40所医疗中心纳入2012年2月—2015年12月行PCI治疗的ACS合并T2DM病人,以是否使用冠心丹参滴丸为暴露因素,分为冠心丹参滴丸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根据指南推荐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冠心丹参滴丸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丹参滴丸每次0.4 g,每日3次,疗程为12个月.以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血瘀证计分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0例病人完成了随访,其中冠心丹参滴丸组340例、常规治疗组310例.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冠心丹参滴丸组在治疗第12个月时SAQ总分增加(P<0.05),治疗第6个月、第12个月时血瘀证计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冠心丹参滴丸可改善ACS合并T2DM病人PCI后SAQ评分,降低血瘀证计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超声QQ技术评价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超声QQ技术的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血管弹性定量计数(QAS)方法,评价清肝化痰方对高血压前期(PHT)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影响.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中招募PHT受试者15例,予以清肝化痰方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诊室血压以及超声QQ技术测定的双侧颈总动脉IMT及扩张性系数(DC)、顺应性系数(CC)、硬度指数(α、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弹性指数以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颈总动脉IMT明显降低(P<0.01),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受试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清肝化痰方能通过改善血管弹性起到调节、平稳血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oB2进行偏倚风险评价、Stata 17SE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涉及稳心颗粒、舒肝解郁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心可舒片、养心氏片、逍遥丸、益心舒胶囊、乌灵胶囊和柏子养心丸共9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最佳为舒肝解郁胶囊;改善躯体化症状方面稳心颗粒最佳;改善焦虑方面心可舒片最佳;改善抑郁方面益心舒胶囊最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瘀毒论探讨中药联合黄蜂痔疮膏治疗痔术后肛门下坠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内服化瘀解毒中药联合外用黄蜂痔疮膏、消炎止痛栓治疗痔术后肛门下坠的临床疗效,为整体缓解痔术后患者肛门不适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我院肛肠科行痔手术治疗术后自觉肛门下坠的患者 186 例,随机将其分为中药联合组(62例)、膏栓联合组(62例)、对照组(62例).中药联合组给予口服化瘀解毒中药联合外用黄蜂痔疮膏、消炎止痛栓入肛,膏栓联合组除去中药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消炎止痛栓入肛.治疗 7d后对比 3 组患者肛门下坠感、疼痛评分、便前急迫感评分、排便不爽感评分,评价整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中药联合组及膏栓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肛门下坠感,改善疼痛、便前急迫、排便不爽等术后并发症状(P<0.05),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其中中药联合组在改善肛门下坠及疼痛、排便不爽感方面,更优于膏栓联合组(P<0.05).结论:痔术后患者经口服化瘀解毒中药配合黄蜂痔疮膏外用、消炎止痛栓入肛对于缓解肛门下坠及疼痛、排便不爽感优于单用栓剂,并能改善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裁调脾护心方治疗高血压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加裁调脾护心方治疗高血压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裁调脾护心方.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裁调脾护心方可减轻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5年以上随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5年以上随访结果评价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的多灶性T1N0M0期PTC患者68例,分别于消融术后1、3、6、12、24、36、48、60个月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超声特征及消融参数,分析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1N0M0期PT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以上随访,共有11例(16.18%)患者复发,57例(83.82%)患者未复发,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消融术后复发与患者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相关(P>0.05).复发患者中,1例选择观察,2例选择甲状腺全切术,其余8例均成功接受二次消融,均无不良反应.结论:T1N0M0期多发PTC的消融治疗安全有效,5年以上随访复发率为16.18%,消融不影响复发患者的二次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固疏汤,2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价疼痛程度;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大粗隆(Troch)、Ward’s三角区(Ward’s)及L 1~ 4的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RC-3)、Bcl-2及转录元件辅激活蛋白(PGC-1a)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42/53)、对照组为61.5%(32/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55, P=0.047)。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艰评分及总分,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956、20.472、18.591、13.439、19.594、9.035,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Troch[(0.70±0.07)g/cm 2比(0.67±0.06)g/cm 2, t=2.356]、Ward’s[(0.57±0.06)g/cm 2比(0.51±0.05)g/cm 2, t=5.561]及L 1~ 4[(0.88±0.07)g/cm 2比(0.80±0.05)g/cm 2, t=6.727]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RC-3[(0.34±0.08)ng/L比(0.27±0.07)ng/L, t=4.768]、Bcl-2[(9.56±2.15)μg/L比(8.45±2.07)μg/L, t=2.694]及PGC-1a[(0.33±0.06)g/L比(0.25±0.04)g/L, t=8.0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上调SRC-3、Bcl-2、PGC-1a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鼠膀胱癌气囊模型的构建与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一类肿瘤可视化的小鼠膀胱癌气囊(APBCa)模型,并评估药物灌注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6—12月构建人源性肿瘤APBCa(H-APBCa)模型和具有免疫功能的APBCa(I-APBCa)模型。在BALB/c裸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的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人膀胱癌细胞EJ建立H-APBCa模型。对比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H-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利用Tunel染色法比较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在C57BL/6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小鼠膀胱癌细胞MB49建立I-APBCa模型。比较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I-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两组肿瘤组织CD80 +巨噬细胞及CD3 +T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肉眼能直视观察且可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H-APBCa小鼠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吉西他滨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81.02±241.02) mm 3与(1 213.88±214.02) mm 3, P<0.05]。灌注吉西他滨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7.33±4.63与14.67±2.60, P<0.05)。H-APBCa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卡介苗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645.02±156.63) mm 3与(948.84±221.76) mm 3, P<0.05];灌注卡介苗组肿瘤组织浸润的CD80 +巨噬细胞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49.67±7.57与16.33±5.69, P<0.05),肿瘤组织浸润的CD3 +T细胞也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18.00±3.46与4.67±1.45, P<0.05)。 结论: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APBCa模型化疗以及卡介苗灌注治疗后肿瘤均明显缩小,与临床中膀胱癌灌注治疗效果相似,可作为评价药物灌注疗效的新型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治疗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治疗(放化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9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食管鳞状细胞癌ESD治疗,病理证实肿瘤浸润至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97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ESD术后是否追加治疗分成追加治疗组(57例)和未追加治疗组(40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分析2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差异(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追加治疗组中,15例追加食管癌根治术,无一例肿瘤转移,但有1例死于食管癌术后上消化道出血;42例追加放化疗,无一例死亡,但有3例肿瘤转移。未追加治疗组中,有13例出现食管癌局部复发,有2例死于食管癌复发,有1例死于脑卒中。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追加治疗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追加治疗组( P=0.001)。 结论: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ESD术后患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对症治疗,观察组予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行胃镜活检,观察胃部黏膜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29/34)、对照组为58.8%(2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35, P=0.030)。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痛、痞满积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97、3.80,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Ⅰ[(76.21±17.35)mg/L比(66.80±18.77)mg/L, t=2.15]水平及PGⅠ/PGⅡ[(4.67±0.99)比(3.90±1.25), t=2.81]比值高于对照组( P<0.05),PGⅡ[(16.36±1.85)mg/L比(17.42±2.05)mg/L, t=2.24]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肠上皮化生明显改善或逆转( χ2=20.67, P<0.01),腺体萎缩情况明显改善或逆转( χ2=9.33, P=0.030)。 结论: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可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患者的癌前病变,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