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21例,年龄60~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PVI指导下补液;对照组30例,在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指导下补液。通过Masimo Radical-7和SedLine连续监测患者PVI、灌注指数(PI)、患者状态指数(PSI),术中PSI保持25~50。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2)围术期观察指标,包括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尿量,以及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警觉/镇静(OAA/S)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3)血流动力学及容量指标,包括患者入室6 min(T0)、插管后6 min(T1)、切皮时(T2)、胃肠吻合后(T3)、拔管后6 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PVI、PI、中心静脉压;(4)炎症细胞因子及动脉血乳酸指标,包括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中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及乳酸。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两组患者拔管时间、PACU时间、OAA/S评分、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对照组术中晶体输液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术中胶体输液量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PV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对照组的中心静脉压和PVI均高于观察组,前者在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PI、对照组心率、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与T0时比较,观察组心率T1~T3逐渐降低、T4时升高,对照组平均动脉压T1时降低、T2~T4时逐渐升高,两组中心静脉压T1时降低、T2~T4时逐渐升高,两组PVI T1~T4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4)两组患者内毒素、C反应蛋白、乳酸在术后第1、3天均高于术前,且术后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PVI监测应用于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能较好地指导液体管理,维持合适的循环容量和组织氧供需平衡,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对机体快速康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体位及气腹压下脉搏灌注变异指数与每搏量变异度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气腹压下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PVI)与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全麻后依次在水平位(T1)、Trendelenburg位(T2)、Trendelenburg左倾45°位(T3)3种体位下监测患者HR、MAP、PVI及SVV的变化,并分析不同体位下PVI与SVV的相关性.手术前根据不同气腹压将患者分为A组(10 mmHg)、B组(12 mmHg)和C组(14 mmHg)(1 mmHg=0.133 kPa),每组20例,监测3组不同体位下HR、MAP、PVI及SVV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气腹压下PVI与SVV的相关性.结果 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1±7.7)岁.气腹前,与T1时相比,T2、T3时的H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体位下PVI与SVV均存在线性正相关(P<0.05).气腹后3种体位下,与A组相比,B组、C组的MAP、PVI、SVV均较高;与B组相比,C组HR较低、MAP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3种体位下,A组PVI与SVV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无气腹状态下,不同体位下PVI与SVV均呈线性正相关.低气腹压(10 mmHg)下,不同体位时PVI与SVV呈线性正相关.体位虽不影响PVI与SVV的正相关性,但超过10 mmHg的气腹压会影响二者的正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连续监测肠道肿瘤患者术中容量状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用于术中连续监测肠道肿瘤患者容量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肠道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3例,ASAⅠ~Ⅲ级,年龄21~67岁,全身麻醉后连接Vigileo系统连续监测每搏胆变异度(SVV)、心指数(CI)等指标,同步使用Massion Radical 7系统监测PVI、脉搏灌注指数(PI).记录麻醉后(T1)、切皮时(T2)、肠吻合后(T3)、关腹后(T4)的MAP、HR、CVP、CI、心排血量(CO)、SVV、每搏指数(SVI)、PVI及PI等指标的数值,分析比较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各时间点SVV与PVI的相关性,及以PI<4%和PI≥4%分组评估SVV与PVI的相关性.结果 PVI与SVV在各时段均具显著的相关性,两者的相关性系数r(T1)(0.705)>r(T2)(0.615)>r(T3)(0.608)>r(T4)(0.559)(P<0.01),PVI与SVV呈现较强正相关.根据PI<4%和PI≥4%分组计算PVI与SVV的相关性,各时间点PI≥4%组均相关性较强(P<0.05).结论 PVI与SVV作为评估容量的指标,在肠道肿瘤手术中应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连续评估患者术中的容量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监测肠道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流出道血流的速度时间积分(VTI)为标准,评估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肠道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诱导插管后容量反应性的能力.方法 选择全麻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患者25例,在全麻诱导后,手术开始前输注7 mL/kg胶体液,若输液后VTI增加的百分比(△VTI%)≥10%,则用50 mL空针推注胶体液200 mL,直至△VTI%<10%;分别记录每次输液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灌注指数(PI)、VTI、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患者PVI基础值明显高于对容量治疗无反应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补液前PVI的基础值与△VTI%呈明显线性相关(P<0.05);PVI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3.51,其监测容量反应性的灵敏度为69.25%,特异度为7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5(95%CI:0.63~0.88,P<0.01).结论 PVI能够预测肠道手术患者的容量反应性,PVI值大于13.51提示患者可能处于低血容量状态,需要进行容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败血症患儿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PVI) 对败血症患儿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EGDT) 的败血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以PVI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以平均动脉压 (MAP) 指导液体复苏.记录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 、氧合指数 (PaO2/FiO2) 、APACHEⅡ评分及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及总补液量.结果 观察组死亡3例 (10.00%),对照组死亡7例 (23.33%),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患者均达到复苏标准.观察组治疗后PaO2/FiO2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ScvO2、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补液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VI用于指导败血症患儿液体复苏能达到满意容量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率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对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HR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脊麻下剖宫产的产妇80例,年龄18~40岁,BMI20~40 kg/m2,ASA Ⅰ或Ⅱ级.在L3-4间隙行硬腰联合麻醉.记录麻醉前后的HR、PVI、BP和MAP.探讨HR和PVI与脊麻后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与未发生低血压的产妇比较,发生低血压的产妇HR基础值明显增快、PVI基础值明显增大(P<0.05).HR基础值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P<0.05),最佳阈值为≥84次/分,预测低血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和81.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和51.4%.PVI基础值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P<0.05),最佳阈值为≥21%,预测低血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4.8%和95.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和39.2%.HR基础值联合PVI基础值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P<0.05),最佳阈值为≥86次/分(HR)或≥21%(PVI),预测低血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和86.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和66.7%.结论 脊麻前较大的心率基础值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基础值与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相关,联合使用这两个指标可以用于临床预测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原地区静脉麻醉对宏循环和微循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高海拔地区静脉麻醉对宏循环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高海拔地区>3000米至低海拔地区(2100米)择期行全身静脉麻醉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患者,观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未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血管外周阻力指数(SVRI)、脉压差变异率(PPV)、平均动脉压(MAP)、脉搏灌注指数变异度(PVI)、脉搏灌注指数(PI).结果 SVI、SVRI、CI在T1、T2、T3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MAP在T1、T2时间段相比T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V在T1、T2、T3时间段相比T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在T1、T2时间段相比T0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VI在T1、T2、T3时间段相比T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原地区静脉麻醉时宏循环心功能的指标SVI、SVRI、CI变化不明显,MAP有下降,宏循环液体灌注指标PPV有升高;微循环末梢灌注指标PI、PVI有升高.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液体预输注可稀释血液,同时改善患者手术期间微循环的灌注.PI和PVI用于评价局部和全身组织中血容量状况,使脉搏氧参数评价循环功能更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俯卧位引起的心排血量下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患者从平卧位改为俯卧位后引起的心排血量(CO)下降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Ⅲ级,年龄35~62岁.全身麻醉后连接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CO,同步使用Massion Radical 7系统监测PVI、脉搏灌注指数(PI).分别记录平卧位及俯卧位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CO、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SVV、PI、PVI的数值,比较两个时间点各血流动力学数据的差异.计算俯卧位前后心排血量差异(△CO),[△CO=(俯卧位前CO-俯卧位后CO)/俯卧位前CO×100%],△CO≤15% 为容量负荷足以减轻俯卧位后CO的下降,绘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及诊断阈值,并计算俯卧位前后SVV与PVI的相关性.结果 SVV与PV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和0.844;SVV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8.2%,诊断阈值为12.5%;PVI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76.5%,诊断阈值为14.5%.俯卧位前后PVI与SVV均呈线性正相关,俯卧位前相关系数(r=0.712,P<0.05)高于俯卧位后(r=0.440,P<0.05).结论 PVI能通过判断仰卧位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预测俯卧位后引起的CO下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容量反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析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容量反应的价值.采用PICCO监测仪和PVI监测仪持续监测68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儿童在PLR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将PLR试验前后CI增加值百分比(ΔCI)≥15%的归为有反应组,将ΔCI<15%的归为无反应组.68例儿童共进行了113次PLR试验,其中有反应组52例次,无反应组61例次.有反应组PLR试验前的SVV、PVI高于无反应组(P<0.05).有反应组PLR试验后CO、CI升高(P<0.05),SVV、PVI降低(P<0.05),HR、MAP和CVP无明显改变(P>0.05).无反应组PLR试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PLR试验前,SVV和PVI与ΔCI呈正相关(r=0.887,0.901,P<0.05).cut off值取14.69时,PVI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9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85.1%.cut off值取12.58时,SVV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9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87.4%.结果说明PLR联合PVI和SVV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对液体复苏治疗的容量反应.PVI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新生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目标导向性容量治疗.研究组依照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依照平均动脉压(MAP)指导液体复苏.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死亡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补液量、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儿接受液体复苏时可依据脉搏灌注变异指数控制容量,其在降低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等方面作用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