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侧、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单侧、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穿刺组(n=42)和双侧穿刺组(n=43).两组均采用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后凸 Cobb角度和椎体高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双侧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双侧穿刺组椎体后凸Cobb角度和椎体高度的恢复优于单侧穿刺组(P<0.05).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穿刺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但双侧穿刺在椎体形态恢复方面更为有效,而单侧穿刺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风险较低,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PDCA联合ABC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PDCA联合ABC管理模式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本院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n=45)、观察组(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n=55).对照组给予PDCA循环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康复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管理、医患沟通、康复训练、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5/5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联合ABC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复元活血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骨伤科行脊柱骨折术的8 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定量表(GSR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进食障碍、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加用复元活血汤可以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快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经皮和开放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A3/A4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探讨经皮和开放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 A3/A4 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 46 例无神经功能障碍 A3/A4 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交替纳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transmuscular space screwfixation,PPSF)组和切开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固定(Open transmuscular space pedicle screwfixation,OPSF)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12 个月后的矫正角丢失、失血量、手术时间、累积辐射时间.[结果]OPSF组和PPSF组手术前后Cobb角以及 12 个月后的矫正角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OPSF组比较,PPSF组手术时间更短,围术期失血量也更少,平均累积辐射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和切开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 A3/A4型胸腰椎骨折疗效相当,但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间更短,失血量也更少,但平均累积辐射时间更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后路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传统后路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6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内固定术83例,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78例,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以及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RDQ).结果 两组治疗顺利完成.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与后路内固定术组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个月RDQ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路内固定组术后1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组术后1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组在术后1d的VAS、RDQ与后路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相当,但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OVCF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水泥PVP,观察组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V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骨水泥灌注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知识教育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知识教育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 7年6月在本院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 5年1 2月)和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术后不同镇痛方法需求率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对“疼痛对功能康复有影响”、“术后疼痛应采取镇痛措施”、“感觉疼痛应该报告”、“了解术后常用镇痛措施”、“了解常用镇痛药的不良反应”5项正确认知的肯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术后疼痛应该忍受”、“术后应用镇痛药对身体有害”2项错误认知的肯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要求使用镇痛泵需求率、肌注盐酸哌替啶需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h、12h、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镇痛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增强镇痛需求,从而明显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合并脊椎滑脱者26例,合并腰椎骨折者10例,合并脊柱侧凸者12例,均予以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根据不同情况加用椎弓根器械行矫形、复位、固定及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综合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相关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术后VAS、ODI及症状评分结果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WHOQOL-BREF评分结果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腰椎间盘镜手术能有效减轻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症状,对改善其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前路病灶清除后大块异体骨重建治疗合并椎体缺失的儿童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前路病灶清除大块异体骨植入融合重建治疗合并椎体缺失的儿童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3~12岁因胸、腰椎结核感染导致椎体缺失的患儿,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后用大块同种异体骨植入融合重建椎体骨缺损方法治疗.术后每年随访 X 线片观察有无植骨块移位、松动、塌陷及有无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随访超过3年以上的患儿行高分辨率三维 CT 扫描以确认植骨块融合情况.[结果]18例患儿植入的同种异体大骨块的上下两端均与周围骨形成骨性连接;2例发生骨块上端未形成骨性连接但未发生植骨块松动移位,1例出现局部轻度后凸畸形.[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后大块异体骨植入融合重建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引起的椎体缺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其中、远期局部后凸畸形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球囊扩张压力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球囊的扩张压力不同是否对疗效造成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68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行PKP术治疗过程中将扩张压力为100 psi的定义为A组(不完全扩张组),150 psi的定义为B组(适度扩张组),200 psi或未达200 psi球囊已平行于伤椎上下终板的定义为C组(完全扩张组).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变化、VAS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均有恢复(P<0.05);术后三组间椎体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比较,A组与B组(P =0.026)及A组与C组(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分值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2例骨水泥渗漏患者和1例邻近椎体骨折.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适度的球囊扩张压力能够增加压缩椎体的复位率,但球囊压力过大对压缩椎体复位并没有帮助;采用不同的球囊扩张压力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伤椎所导致的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