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OVCF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水泥PVP,观察组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V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骨水泥灌注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球囊扩张压力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球囊的扩张压力不同是否对疗效造成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68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行PKP术治疗过程中将扩张压力为100 psi的定义为A组(不完全扩张组),150 psi的定义为B组(适度扩张组),200 psi或未达200 psi球囊已平行于伤椎上下终板的定义为C组(完全扩张组).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变化、VAS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均有恢复(P<0.05);术后三组间椎体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比较,A组与B组(P =0.026)及A组与C组(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分值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2例骨水泥渗漏患者和1例邻近椎体骨折.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适度的球囊扩张压力能够增加压缩椎体的复位率,但球囊压力过大对压缩椎体复位并没有帮助;采用不同的球囊扩张压力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伤椎所导致的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重度压缩性骨折43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患者4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 、局部后凸Cobb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72min;术中出血量30~80ml.全部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4个月(12~2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41.61±5.37)% 恢复到术后(88.91±3.95)% 和末次随访时(86.69±3.39)%.局部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31.69±6.11)°纠正到术后(11.91±2.66)°和末次随访时(13.04±2.40)°.VAS评分由术前的(6.57±0.95)分改善到术后(2.91±0.79)分和末次随访时(1.12±0.67)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无明显差异.未发生骨水泥渗漏 、内固定失败及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的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同时具有创伤小,高度恢复满意,远期后凸进展小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化三醇、碳酸钙D3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OVCF患者PVP术后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碳酸钙D3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OVC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PVP术后,给予骨化三醇、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患者在PVP术后给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骨密度以及椎体骨折恢复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骨密度和伤椎Cobb角恢复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骨保护素(OP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OPG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RANKL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碳酸钙D3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OVCF,可以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并有益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动物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成形术中复合应用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在动物椎体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成形(PVP)术中使用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效果差异.方法 2019年1—5月从医院动物中心获得10个生长状况良好小牛,选择位于T9-L4椎体层面胸腰椎体标本40个制作成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单一骨水泥组、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两组均有20个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在PVP术中单一骨水泥组使用Mendec骨水泥,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则使用Mendec骨水泥与Bio?gene同种异体骨1:1组合物.对两组模型骨水泥填充率,注入前后椎体高度与科伯(cobb)角度以及生物力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模型不同层面骨水泥填充率:第4层面<第1层面<第3层面<第2层面,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第4层面与其他三层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29±8.34)%、(45.59±13.46)%、(56.32±15.67)%、(52.54±15.81)%;P<0.05],单一骨水泥组第4层面与第2、3层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0±6.34)%、(43.54±10.24)%、(40.22±9.46)%;P<0.05],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不同层面骨水泥填充率显著高于单一骨水泥组;两组模型注入后椎体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与注入前比较明显增大,Cobb角与注入前比较明显减小[单一骨水泥组:(43.36±3.71)%比(7.45±4.27)%,(32.35±4.33)% 比(28.62±2.53)%,(25.36±4.59)°比(30.69±3.51)°;P<0.05.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50.33±6.14)%比(37.52±4.36)%,(36.34±3.62)%比(28.46±2.35)%,(20.13±4.24)°比(30.34±3.26)°;P<0.05],注入后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椎体前后缘与Cobb角变化高于单一骨水泥组(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后刚度、强度显著和骨密度明显上升[单一骨水泥组:(206.33±12.73)比(84.94±11.79)N/mm,(2.93±0.53)比(2.15±0.76)kN,(0.51±0.15)比(0.31±0.19)g/cm2;P<0.05.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156.22±36.25)比(86.61±12.53)N/mm,(2.59±0.42)比(2.18±0.72)kN,(0.63±0.20)比(0.33±0.18)g/cm2;P<0.05],注入后骨水泥+同种异体骨组刚度、强度与骨密度变化显著优于单一骨水泥组(P<0.05).结论 动物椎体骨质疏松模型PVP术中采用骨水泥+同种异体骨复合组可以明显改善疏松椎体力学性能和后凸角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常见的类型,尽早手术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1-3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内科合并症多、营养状况差、身体代偿机能差,对贫血的耐受程度差,因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医师常过多关注患者手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切口渗血等显性失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黏度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7例,根据术中所用骨水泥黏度不同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予高黏度骨水泥PVP,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疗效评估指标、骨代谢指标、骨水泥用量及渗漏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与影像学疗效评估指标(伤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半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1周、3个月、半年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空腹血骨钙素(BGP)及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组间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穿椎体、双穿椎体的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9.26%(5/54)低于对照组25.58%(11/43)(P<0.05).观察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11.11%(6/54)与对照组23.26%(1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 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比低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低,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