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中医脾的主时理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脾的主时理论源于阴阳五行,成说于《黄帝内经》,其内容是以脾对应中土,并形成了脾主长夏、脾不独主时的2种时脏关系.脾主长夏是对应着大自然时序的变化规律,具有明显湿热盛的特点,据此,脾与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调节,应重视脾的夏季调养;脾不独主时说,是脾在空间方位上的时序变化模型,脾应四时而滋养着其他脏腑,因而脾脏的养护也应重在全年.“脾主长夏”和“脾不独主时”2种时令关系,明确了脾在四季时序中所通应的具体时间和在空间方位基础上的所主之时.此二说相辅相成,是脾主时理论的核心内容.脾主时理论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养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主四时"与鼻鼽发病相关性的理论发微
编辑人员丨2023/8/5
鼻鼽发病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脾土为肺金之母,脾与鼻窍关系亦密切,脾不独主一时,作为后天之本,在各个季节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皆有影响,从"脾主四时"角度探讨鼻鼽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明确脾在该病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脏腑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充实"脾主四时"的科学内涵,也为临床防治鼻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安医家孙一奎辨治痿证特色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5
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孙一奎,是温补学派"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其著作中辨治痿证思路方法极具特色,法古而不泥古.本文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探讨新安医家孙一奎治痿思路,对其著作《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痿证的论述、医案、具体方药等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痿证论治思想及特色.在论述病因病机方面,孙一奎在继承中发展,提出"脾实"及"风湿相搏"可致病痿的论点.在证治及遣方用药方面,孙一奎倡导以祛风、除湿、补虚三位一体进行论治,不独注重固护中气,更重视温补命门元气,以固本培元为主,使气机升降有常,三焦相火得布.孙一奎详解药性、药象,施以血肉有情之品的同时,以冲脉、督脉对痿证论治的特殊补益功效为辅,防滋腻太过;善用丸剂、酒剂进一步增强疗效,延长药力以温补机体之形神,调养五脏之机理.孙一奎集前代名家论述之所长,拓以新思路大胆补充、推翻前论,值得后世学者进一步挖掘研究,以期于今日临床有所启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