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一奎、张介宾的火论思想与命门学说之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自宋金元以来,君火、相火和命门等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孙一奎和张介宾禀前人之学,且对具有争议的相火理论和命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进一步丰富了火论思想.从生理、病理和临证治疗等 3 个方面,对孙一奎、张介宾君火和相火、命门与相火之间学术思想进行剖析.文章发现,孙一奎和张介宾都受到了"理学太极"思想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命门学说中,两人均重视温补之气,但侧重点不同,孙一奎注重元气培补,张介宾则关注阴阳互补.此外,文章还揭示了君相二火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与命门学说的关系,并对君火、相火、命门等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两人的火论思想,把握他们学术观点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火论思想的演变,也为后世医家深入理解和应用火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方氏脉症正宗》治郁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方肇权治郁特色体现在"五脏郁"和"六郁"两个方面.其继承和发展孙一奎的治郁思想,认为郁证病因在于七情所伤,拂逆五脏本性,致使五脏郁滞,久而虚惫;在朱丹溪内因致郁基础上,指出外感六淫亦可致郁,认为六郁中气、血、痰郁均可分为寒、热两证,而湿郁、火郁亦与外感六淫关系密切.方肇权治疗郁证用药多为自创的拟类诸方或在经典名方上加减的改正诸方,药简力专,特色鲜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从《孙文垣医案》浅谈孙一奎治疗痰证学术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孙文垣医案》是孙一奎诊疗实践的记录,案中夹议夹论,阐发证治,蕴含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对孙氏三则代表性医案详细分析,借以分析孙氏诊治痰证学术特色.其中积块跳动不止案中,体现孙氏治病求本、怪病责痰的学术特色,治疗中其妙用二陈,对症下药,知常达变,随证易方;脾泄案中,体现孙氏善于析证、圆机活法,且其精研脉诊,急则治标;经闭案中,孙氏去伪存真、补偏救弊,认为气郁痰生、气顺痰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孙一奎辨治消渴临证方药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孙一奎为明代新安著名医家,在辨治消渴病时师古而不泥古,随证而变.本人从孙氏辨治消渴的病因病机、上、中消与下消用药特色,剂型以丸散剂为主和喜药食同用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孙一奎辨治消渴的临证用药特色,以期对当今中医临床辨治消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命门动气说学术思想探析及其指导下的温阳止泻观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孙一奎是明代新安地区医家,为新安固本培元派创始人汪机之再传弟子,精通儒道之说,崇宋元理学之义,将固本培元进一步发展,以顾护下焦肾命为主创命门动气说.笔者以宋元之理学、道教内丹学说为切入点,言及其对其命门动气说的影响,同时对其命门动气说与呼吸、三焦之气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并以《孙文垣医案》之泄泻病案为例,阐释了命门动气说对治疗泄泻的指导意义,抛砖引玉,为诸同道今后对命门动气的探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孙一奎对《难经》命门学说的继承与发挥
编辑人员丨2023/8/6
命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在命门学说方面受《难经》影响颇深,提出肾间"命门动气说""命门-太极说"等观点.本文将从命门的位置、功能、属性及孙一奎对命门学说的临床应用四个方面结合《难经》原文进行探讨,阐述孙一奎对《难经》命门学说的继承与发挥,认为孙一奎基本沿袭了《难经》的学术思想,并融合各家学说,取长补短,阐释与完善了命门学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孙一奎治疗产后病学术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孙一奎认为妇人产后多瘀多虚,当治病求本,以顾护脾胃为要,对症施治.临证中以补养气血、扶正固本为主,同时兼顾活血通络化瘀运用补血与化瘀、通利与固涩、温药与凉药等多种治疗方法.由于产后病是一大类疾病,在具体的诊疗过程中应当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全面系统地研究孙氏临证诊疗思路,可为产后病提供辨证思路以及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限盐在中医水肿类疾病治疗的古代文献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西医认为很多水肿类疾病的治疗需要限制钠盐摄入,中医古代文献著作中也有类似记载. 从东晋《肘后备急方》开始,关于水肿病限盐的描述散见于多种临床类和本草类著作中,这些著作均记载水肿病需短期忌盐,孙一奎、陈士铎等医家以及《医宗金鉴》尤为注重. 大部分著作较笼统地认为水肿病忌盐的原因是食盐味咸、入血、入肾,从而凝泣血脉、损耗津液. 综合分析相关著作的记载,可以看出短期忌盐在中医水肿病治疗上有一定的地位,是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探讨孙一奎《孙文垣医案》组方用药规律与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新安名医孙一奎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和思路.方法:对《孙文垣医案》中396则医案的方药进行搜集整理,采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IBM SPSS Modeler 14.1中Apriori算法、IBM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生甘草、茯苓、陈皮频数最高,温性及寒性药物使用频率均在35%以上,甘味药及苦味药使用频率均在45%以上,归脾、肺者均在55%以上.聚类分析得出石膏-知母-葛根等共11组药物配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陈皮-半夏-茯苓等药对.结论:孙一奎临证辨证精详,集众家之所长,苦甘并用,寒热兼施,肺脾同调,表里同治,使气机畅达而痰无由生;用药轻灵,圆机活法,卓尔不群,颇具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安固本培元派形成主要原因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安固本培元派的形成可大致分为以汪机为主的创立时期及以孙一奎为主的传承发展时期.其诞生于明清时医滥用苦寒滋腻之品的时代背景下,创始人汪机因徽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临证多脾胃虚损的临床实际,通过融合朱丹溪、李东垣之说及道学、理学、佛学等哲学思想,并借助白术等道地药材的优势,提出固本培元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思路.此后,在师徒相授和宗族世医传承的保证下,以汪机众多弟子门生为主体的众多新安医家传承其学,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固本培元的学术内涵,从而使得新安固本培元派逐渐发展壮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