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技术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中心单臂临床研究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441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 例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给予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持续性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治疗.12 例患者伴慢性肾脏疾病(CKD),术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441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探查、小肠减压术、确定性手术,术后采用静脉营养、使用抗菌药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 U/kg).观察术前、术后、出院时患者血气分析(伴COPD)、肾功能(伴CKD)、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441 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中男性 240 例,女性 201 例;病程(74.2±6.4)h,BMI为(25.4±6.7)kg/m2.束带黏连280例行肠黏连松解术;小肠坏死87例,小肠脂肪血管瘤19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闭孔疝 21 例,行疝修补术;小肠柿石 34 例,行小肠切开取柿石术.10 例COPD患者,术后血气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80.3±3.3 比 72.6±2.7,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术前明显降低(mmHg:35.7±3.6 比 47.6±1.3,P<0.01),4 例死于Ⅱ型呼吸衰竭,6 例患者出院时PaO2[(77.4±6.7)mmHg]较术后明显降低(P<0.01),PaCO2[(42.1±5.2)mmHg]较术后明显升高(P<0.01).12 例伴CKD患者,术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BUN(μmol/L):79.5±8.5 比 18.8±4.7,SCr(μmol/L):312.7±12.1 比 138.4±9.7,均P<0.01],2 例死于肾衰竭,8 例出院时BUN[(9.2±0.7)μmol/L]和SCr[(112.5±3.8)μmol/L]均较术后明显降低(均P<0.01).术前、术后与出院时BMI和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MI(kg/m2):25.4±6.7、24.9±3.9 比 23.9±3.5,体质量(kg):74.2±6.8、73.7±3.3比72.8±4.6,均P>0.05].435例患者痊愈出院,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肠漏、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结论 采用腔镜探查、肠道减压、确定性手术、治疗基础疾病以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策略,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安全且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产前诊断特点及新生儿期手术时机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的产前诊断特点及新生儿期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于新生儿期实施手术的12例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例;足月儿9例,早产儿3例,最小胎龄32 +5周;平均出生体重3 135.42 g,最低出生体重2 200 g。收集所有患儿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孕期干预方式、出生后临床特点、手术方式以及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12例均获得产前诊断并接受产前咨询。产前诊断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CPAM)9例,支气管隔离肺(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2例,先天性肺叶气肿(congenital lobar emphysema,CLE)1例。产前诊断时间:11例为孕中期(孕20~24周),1例为孕晚期(孕37周)。产前超声动态监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体积比(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volume ratio,CVR)最大值为0.68~5.00,末次超声CVR均值1.48,合并不同程度胸/腹腔积液8例,羊水过多3例。12例分娩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9例需呼吸支持。术前诊断CPAM 6例,BPS 4例,CLE 2例;术前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持续肺动脉高压2例,患侧张力性气胸2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6例,开胸手术6例。术后出现气胸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漏斗胸1例,于3岁时手术矫治,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产前CVR数值高,分娩后较早出现呼吸困难,需新生儿期手术可能性大。新生儿期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呼吸状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Bricker术中体内与体外尿流改道的疗效和并发症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Bricker术中采用体内与体外尿流改道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4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Bricker术,其中采用体外尿流改道(ECUD组)82例,采用全腔内尿流改道(ICUD组)122例。ECUD组男67例(81.7%),女15例(18.3%);中位年龄70(61,76)岁;有吸烟史35例(43.2%);既往有高血压病31例(37.5%),糖尿病17例(21.3%),心脏病13例(15.7%),腹部手术史15例(17.8%);中位体质指数(BMI)为26.1(24.3,28.5)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2分67例(81.7%),≥3分15例(18.3%);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5例(18.3%),肌层浸润性膀胱癌67例(81.7%);接受新辅助化疗16例(19.5%)。ICUD组男95例(77.9%),女27例(22.1%);中位年龄68(62,75)岁;有吸烟史58例(47.3%);既往有高血压病40例(32.6%),糖尿病33例(22.8%),心脏病28例(26.7%),腹部手术史17例(14.2%);中位BMI 25.6(23.4,27.8)kg/m 2;ASA评分≤2分105例(86.1%),≥3分17例(13.9%);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9例(24.9%),肌层浸润性膀胱癌93例(75.1%);接受新辅助化疗22例(18.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ICUD组回肠膀胱制作及输尿管种植方法:距回盲部15 cm处用切割闭合器截取约15 cm回肠制备回肠膀胱通道并恢复回肠的连续性;将取好的回肠膀胱近心端封闭,将双侧输尿管间距3 cm分别种植在回肠膀胱通道上;双侧输尿管内均置入F6单J管引流尿液。ECUD组方法:取脐下5 cm切口,进入腹腔,找到回盲部,将回肠末段提出体外,距盲肠15 cm处切开肠系膜,结扎血管至动脉弓,于回肠上做一小切口;自断端向上15 cm处同法处理肠系膜、肠管;用直线切割吻合器截取所需肠段并恢复延续性,冲洗游离肠段,将双侧输尿管置入单J管并与游离肠管吻合,间距3 cm。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固体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5分)例数、术后再入院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普通腹腔镜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ICUD组与ECUD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0(230,310)min与235(220,290)min, P=0.078]。ECUD组术中出血量多于ICUD组[300(200,400)ml与150(100,300)ml, P=0.037],但两组输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8.6%)与9例(7.4%), P=0.196]。ECUD组的术后排气时间[4(2,6)d与2(1,3)d, P=0.024]和术后进固体食物时间[7(4,9)d与4(3,5)d, P=0.019]长于ICUD组。ECUD组和ICUD组术后住院时间[8(5,11)d与6(5,9)d, P=0.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D组术后早期(术后<30 d)总并发症发生率[19.6%(24/122)与34.2%(28/82), P=0.029]、早期轻微(Clavien-Dindo Ⅰ~Ⅱ级)并发症发生率[13.9%(17/122)与25.6%(21/82), P=0.007]、晚期(术后30~90 d)严重(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发生率[4.1%(5/122)与10.1%(8/82), P=0.039]明显低于ECUD组;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7%(7/122)与8.5%(7/82), P=0.089]、晚期总并发症发生率[15.6%(19/122)与16.1%(13/82), P=0.345]、晚期轻微并发症发生率[11.5%(14/122)与6.0%(5/82), P=0.085]与ECU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D组与ECUD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21(14,25)枚与19(15,24)枚]、淋巴结阳性率[10.7%(13/122)和10.0%(8/82)]、切缘阳性率[3.3%(4/122)与4.8%(4/82)]和术后病理分期[T 1期~T is期:25例(20.3%)与14例(17.1%); T 2期~T 3期:97例(79.7%)与68例(8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ICUD组和ECUD组术后切口疼痛分别为43例(35.6%)和46例(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CUD组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率分别为1.6%(2/82)和4.9%(6/82),ECUD组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率分别为1.2%(1/122)和9.8%(8/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 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体内Bricker术治疗肌层浸润性或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安全且可重复的手术方式。腔镜下完全体内重建膀胱切实可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术后早期并发症少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节性多动脉炎致腹腔血肿4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4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导致腹腔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4例患者均因为CT发现腹腔血肿,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PAN特征表现:多发动脉瘤、动脉多发狭窄、串珠状改变、血管截断征等;并结合患者的乙型肝炎、高血压病史、肾功能受损、神经痛等;确诊为PAN致腹腔分支动脉瘤破裂导致腹腔血肿。患者经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配合内科治疗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本研究认为PAN患者部分以腹腔血肿来诊;介入栓塞治疗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栓塞术前CT判断靶血管,介入选择性栓塞配合内科对症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析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0例SAP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干预。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并发症,且对治疗前、治疗1周后腹腔压力(I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II)评分、肝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5%( 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IAP、APACHEII评分、AST、ALT、CRP、TNF-α、MIP-1α水平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O 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IAP、APACHEII评分、AST、ALT、CRP、TNF-α、MIP-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 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分别为8.24%、11.76%、15.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8%、29.41%、30.59%( P<0.05)。 结论: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SAP安全有效,能明显抑制促炎因子,对肝肺功能起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及其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539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48例、宁波市第一医院35例、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5例、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2例、临沂市人民医院32例、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31例、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8例、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7例、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6例、如皋市人民医院21例、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11例、宁波市杭州湾医院7例、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57例,女382例;年龄为(62.7±0.5)岁。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3)构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评估量表。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出院后1周、术后1个月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检测方法的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值为最佳截断值。 结果:(1)随访情况。539例病人均获得出院后1周、术后1个月随访。随访期间,79例病人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4.66%(79/539),其中39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0例行二次手术(回肠或结肠造口)后痊愈。(2)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长期吸烟和(或)酗酒、肿瘤长径、糖尿病、血红蛋白、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腔内闭合器数目、吻合口加固、术中出血量、放置肠减压管、保留左结肠动脉、手术时间、专业化医师是影响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 χ2 =14.060,4.387,5.039,4.094,17.488,33.485,25.066,28.959,34.973,34.207,22.076,13.208,16.440,17.708,17.260,4.573,5.919,5.389,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肿瘤长径≥3.5 cm、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1 cm、腔内闭合器数目≥3个、吻合口未加固、术中出血量≥100 mL、未放置肠减压管是影响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64,3.043,12.556,7.178,8.425,12.895,8.987,4.002,3.084,4.393,3.266,3.224,95%可信区间为1.279~6.411,1.404~6.594,4.469~35.274,2.648~19.459,2.471~28.733,4.027~41.289,3.702~21.777,1.746~9.171,1.365~6.966,1.914~10.083,1.434~7.441,1.321~7.867, P<0.05)。(3)构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评估量表。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病理因素 χ2值>20,赋3分; χ2值>10且≤20,赋2分; χ2值≤10,赋1分。累积分数≥6分是判断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客观指标。构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评估量表(6-321),累积分数≥6分,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高;累积分数<6分,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 结论:男性、肿瘤长径≥3.5 cm、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1 cm、腔内闭合器数目≥3个、吻合口未加固、术中出血量≥100 mL、未放置肠减压管是影响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风险评估量表(6-321),累积分数≥6分,提示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高;累积分数< 6分,提示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在胡桃夹综合征3D打印血管外支架治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在胡桃夹综合征(NCS)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的NCS患者4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行超声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术前超声显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为(21.29±4.53)°,术后为(47.42±7.45)°,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01)。术前可见左肾静脉明显受压,最细处内径仅为(1.51±0.49)mm,且血流峰值速度为(143.92±50.40)cm/s;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处明显扩张,未见高速血流;术后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肾门处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精索静脉内径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P<0.001)。与超声检查结果类似,CTA亦发现术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较术前显著增大[(17.59±4.56)°对(52.27±9.01)°, P<0.001],术前CTA测得左肾静脉受压处内径为(2.09±0.86)mm,术后明显扩张,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治疗后显著减小( P<0.001)。 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评估NCS患者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前后的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种可靠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手术治疗机械通气后呼吸状态不稳定的先天性气管狭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急诊手术治疗机械通气后呼吸状态仍不稳定的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急诊手术的9例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手术时年龄为3.3个月,平均体重为5.2 kg;完全性气管软骨环8例,软骨环缺失1例。8例患儿为机械通气后转入本院,1例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通气后转入本院。1例在外院行肺动脉吊带矫治,2例在外院行Slide气管成形及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后均脱机困难。9例患儿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随访。分析患儿手术方式、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并发症、内镜介入干预和预后等情况。结果:8例患儿行Slide气管成形术,1例行气管隆突重建术。患儿平均狭窄段气管长度为3.7 cm,狭窄段气管长度范围为1.0~4.2 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67 min,范围为100~247 min。术后死亡2例,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其中1例术后出现脑出血、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另1例吻合口哆开。7例存活患儿的平均气管插管时间为208.4 h,范围为37.0~636.3 h。7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17个月,范围为9~36个月,无出院死亡,无明显呼吸道症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小的患儿更倾向于急诊手术( P=0.009, OR=0.274,95% CI为0.103~0.727)。 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机械通气后呼吸状态仍不稳定的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的有效方法。低龄是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需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建议诊断明确后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症状严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年龄因素对胃袖状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肥胖症患者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选取2013—201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因肥胖合并代谢紊乱而接受LSG手术治疗且年龄介于16~65岁,并按要求完成术后第1、3、6、12个月随访的109例患者资料,按照年龄分为3组,分别为16~30岁组(56例)、31~45岁组(32例)和46~65岁组(21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在术后1、3、6和12个月体重相关指标、血糖代谢相关指标、血脂和血压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以Bonferroni法对 P值进行校正;分类变量使用 χ2检验。 结果:术前基线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加,体重指数呈逐步降低趋势,16~30岁组、31~45岁组和46~65岁组分别为(40.1±5.9)、(37.1±6.6)、(35.3±7.4) kg/m 2,其余基线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2个月时,各组患者体重减轻绝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重减轻百分比(%TWL)和BMI减轻百分比(%TBMIL)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性降低,其中16~30岁组、31~45岁组和46~65岁组%TBMIL分别为(32.3±7.5)%、(28.4±8.4)%(与16~30岁组相比 P<0.05)和(25.7±8.2)%(与16~30岁组相比 P<0.001)。在术前HbA1c>7%的患者中,术后12个月3组HbA1c下降绝对值依次为3.20%、2.64%和1.34%,46~65岁组显著低于16~30岁组( P<0.001)和31~45岁组( P<0.05),HbA1c<6.5%的患者占比分别为95.8%、88.9%和50.0%。3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动脉血压均在术后3个月内快速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快速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46~65岁组患者在LSG术后血糖代谢改善情况差于年轻患者,年轻患者所合并的2型糖尿病(T2DM)在LSG术后更易于获得临床缓解;在体重减轻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TWL和%TBMIL也呈现减低趋势。然而,术后血脂和血压的改善情况并不受患者年龄影响。本研究提示符合减重与代谢手术指征的患者,为了获得更优的临床结局,建议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中期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肺动脉高压药物引产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35岁患者,盆腹腔巨大肿物进行性增大6年、停经16周余,为终止妊娠入院。入院后经详细检查及多学科会诊,诊断为宫内孕16周余,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瘤体巨大,肾功能轻度受损,已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手术风险极大,选择药物姑息治疗。充分准备后予以序贯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手术室药物引产,引产成功,子宫复旧好。产后2个月月经复潮,口服依维莫司片治疗原发病(结节性硬化症),腹部较前稍缩小,可平卧入睡,生活自理。妊娠合并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文献中鲜有报道,现结合文献,报道其临床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