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精管穿刺注射吲哚菁绿在荧光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输精管穿刺注射吲哚菁绿(ICG)在荧光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50 例经阴囊皮下输精管穿刺注射ICG在荧光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年龄(70.60±5.67)岁,PSA(18.42±2.69)μg/L.术中经阴囊皮下输精管头皮针头每侧穿刺注射ICG 0.5 ml,在分离膀胱颈后方精囊前分别采用腹腔镜普通高清、黑白荧光、绿色荧光、彩色荧光模式观察输精管精囊显影情况,根据输精管精囊显影分离粘连精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中ICG双侧注射43 例,右侧注射4 例,左侧3 例,共计注射93例侧.输精管精囊显影41 例,其中双侧均显影19 例,单纯左侧显影15 例,右侧显影7 例,合计显影60 例侧(显影率64.52%).切开膀胱颈时荧光剂外溢9 例,术中发现精囊侵犯粘连10 例,均通过荧光显影后快速找到精囊,术中无一例发生直肠损伤,仅2 例出现阴囊皮下轻微淤癍,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为(7.44±0.88)分.结论:经阴囊皮下输精管穿刺注射ICG微创、安全,通过ICG的近红外光成像原理,被输精管和精囊实时荧光成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能精确定位及准确切除精囊及前列腺,避免直肠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膀胱途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性功能和尿控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例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膀胱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控尿和勃起功能恢复情况满意,并发症少,控瘤效果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泼尼松转换为地塞米松联合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探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方案改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效果。患者,61岁。2017年11月因体检发现PSA升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PSA 11 ng/ml。前列腺MRI检查:前列腺外围带异常信号影,考虑前列腺癌;右侧髂骨体内转移灶;双侧精囊腺内侧部分信号改变,考虑有受累。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左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5+4=9分。诊断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2017年12月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5+4=9分,肿瘤侵犯双侧精囊腺,侵犯神经。术后辅助比卡鲁胺+戈舍瑞林持续治疗,定期复查PSA。2018年2、6、10月复查PSA分别为0.32、0.15、1.72 ng/ml。2018年10月复查睾酮为40 ng/dl,考虑生化进展。2018年11月复查PSA为2.51 ng/ml,考虑进入mCRPC,改用阿比特龙+泼尼松+戈舍瑞林持续治疗。2019年1、3、6月复查PSA分别为0.1、0.03、1.1 ng/ml,至2020年3月已达8.9 ng/ml。将治疗方案改为阿比特龙+地塞米松,2020年4、7、9月复查PSA分别为7.9、3.98、2.58 ng/ml,继续应用阿比特龙+地塞米松治疗。mCRPC患者经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进展后,改为阿比特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仍有一定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和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49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ALRP23例,LRP26例,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指标,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RALRP组患者和LRP组患者手术时间( t=0.95, P>0.05)、术中出血量( t=1.68, P>0.05)、切缘阳性率( χ2=0.02, P>0.05)、术后通气时间( t=0.22, 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 t=1.59, 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率( χ2=0.00, P>0.05)、术后生化复发率( χ2=0.08, P>0.05)、术后6个月控尿率( χ2=0.08,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LRP组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低于LRP组[(14.26±2.38) min比(18.46±2.40) min, t=6.14, P<0.01];RALRP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低于LRP组[(15.48±2.11) d比(17.69±2.33) d, t=3.47, P<0.01];RALRP组术后3个月控尿率高于LRP组[82.61%比53.85%, χ2=4.59, P<0.05];RALRP组术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LRP组[78.26%比50.00%, χ2=4.19,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A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满意瘤控的同时减少术后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并在吻合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0版EAU前列腺癌指南更新解读之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0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前列腺癌指南在手术这一章节进行了大幅更新,新增了大量内容。推荐意见上"开放、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整体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和"当怀疑肿瘤存在包膜外侵犯时不应行同侧保留性神经手术"两点推荐等级调整为"弱"。同时介绍了大量手术技术的改进,外科医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压力控制容量保证模式(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指数19~27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VCV组(V组)和PCV-VG(P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2组通气参数设置:V T 7 ml/kg(校正体重),PEEP 5 cmH 2O,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50%,新鲜气流量2 L/min,RR 12~15次/min,于停药前5 min使用30 cmH 2O复张压力持续30 s行手法肺复张。于气管插管后5 min(T 1)、改变体位后5 min(T 2)、气腹5、30、60、90、120 min(T 3-7)和结束气腹且恢复平卧位后5 min(T 8)时,记录气道峰压(P peak)、气道平台压(P plat)、驱动压(DP)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于T 1、T 4、T 6和PACU中改良Aldrete评分达10分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O 2、PaCO 2、SaO 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O 2)。于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即刻采集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IL-6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V组比较,P组T 1-8时P peak、T 5-7时P plat和DP降低,T 2-7时Cdyn升高,T 1,4,6时P A-aO 2降低,术毕即刻血清CC-16、IL-6和NE浓度降低( P<0.05),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高危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低,目前尚无被认可的单一治疗方式。2019年5月我院收治了1例T 4N 1M 0期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考虑直接手术难度高,容易增加并发症,故采用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化疗7个疗程(21周)后,肿瘤体积减小,对周围组织侵犯减轻,最终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列腺活检组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合RP诊治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活检组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相结合用于前列腺癌诊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4—9月苏北人民医院PSA>10 ng/ml且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均≥4分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采用16G活检针行mpMRI/经直肠超声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活检,每例患者活检2~3针,活检组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者立即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P);对不能诊断前列腺癌者,应用18G活检针行前列腺靶向+系统活检,系统活检18~22针,行常规病理检查。记录患者的基线数据、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患者,平均年龄69.9(66~73)岁。平均体质指数22.8(19~26)kg/m 2。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3.2(14.25~32.00)ng/ml,平均前列腺体积45(32~52)ml,平均PSAD 0.54(0.33~0.75)。PI-RADS评分4分3例、5分8例。直肠指检阳性5例。11例活检组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中9例为前列腺腺癌,立即行RALP,手术时间111.5(96~126)min;术中出血量78.9(55~105)ml;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3(3.5~5.0)d;术后住院时间5.8(5.0~6.5)d。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3+4=7分1例,4+3=7分3例,8分4例,10分1例;3例切缘阳性,1例精囊侵犯;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10.9(8.5~14.0)枚,均无肿瘤转移;病理T分期为T 2b期2例,T 2c期5例,T 3a期1例,T 3b期1例。2例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不能诊断者,其中1例常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3=7分,后接受RALP;1例常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炎症。1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3~7)个月。10例行RALP患者中,8例术后2周恢复尿控,2例术后2个月恢复尿控。3例切缘阳性患者于术后第2周规律行雄激素剥夺治疗。术后3个月1例切缘阳性和精囊受侵犯患者的PSA未降至0.1 ng/ml以下,余9例PSA均<0.1 ng/ml。11例随访期间均未发生Clavien分级>Ⅰ级并发症。 结论:对高度怀疑前列腺癌患者,将前列腺活检组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提示为前列腺癌者即刻行RALP,这种诊治模式是可行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入路保留部分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前入路保留部分Retiz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PRS-RA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PRS-RARP组55例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组68例。PRS-RARP组和RARP组的年龄分别为(67.1±6.5)岁和(68.9±6.4)岁,体质指数分别为(24.9±5.2)kg/m 2和(23.4±3.6)kg/m 2,前列腺体积分别为(48.7±10.4)ml和(46.5±12.2)ml,术前PSA分别为(28.2±5.4)ng/ml和(26.6±4.1)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RS-RARP组和RARP组Gleason评分≤6分、7分、≥8分分别为17例和22例、31例和38例、7例和8例;临床分期≤cT 2a期、cT 2b期、≥cT 2c期分别为14例和18例、18例和22例、23例和2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RS-RARP组手术改进包括:完整保留膀胱腹膜反折、脐正中韧带及脐内侧韧带,保留1侧盆筋膜,背深静脉复合体(DVC)免缝扎,恢复盆腔腹膜的完整性。比较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肠梗阻和腹股沟疝发生率、尿控恢复情况、切缘阳性率及术后PSA水平等。 结果:本组1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PRS-RARP组无中转RARP者。PRS-RARP组和RA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6.9±13.1)min和(140.6±9.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1.5±26.7)ml和(130.9±31.3)ml,切缘阳性率分别为9.1%(5例)和10.3%(7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RS-RARP组术后无肠梗阻和腹股沟疝发生,RARP组肠梗阻和腹股沟疝发生率分别为4.4%(3/68)和5.9%(4/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RS-RARP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尿控恢复率分别为90.9%(50/55)和96.4%(53/55),显著高于RARP组的73.5%(50/68)和82.4%(56/68)( P<0.05)。123例随访10~22个月,PSA均<0.2 ng/ml。 结论:PRS-RARP安全、有效,可恢复腹膜完整性,有效预防手术相关的肠梗阻和腹股沟疝的发生,并促进尿控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危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后手术切缘阳性(PS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7月行LRP的202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北京朝阳医院11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91例。年龄(67.7±6.5)岁,体质指数(25.65±3.21)kg/m 2。术前最高PSA中位值20.97(11.00,34.40)ng/ml。前列腺体积中位值32.88(23.33,46.20)ml。其中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者(NHT组)105例,未接受NHT者(非NHT组)97例。NHT组与非NHT组穿刺前最高PSA[23.67(12.68,45.72)ng/ml与18.11(10.30,26.82)ng/ml, P=0.013]、前列腺体积[30.00(21.55,45.96)ml与36.40(28.08,46.80)ml, 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8.53±6.40)岁与(66.89±6.58)岁, P=0.073]、体质指数[(25.91±3.14)kg/m 2与(25.37±3.33)kg/m 2, P=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HT方案中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80例,中位疗程3个月;单纯去势治疗3例,中位疗程3个月;单纯抗雄治疗22例,中位疗程1个月。分别分析NHT组和非NHT组影响PSM的危险因素。 结果:NHT组和非NHT组的PSM率分别为24.8%(26/105)和50.5%(49/97)。前列腺基底部是NHT组最常见的阳性部位(14.3%,15/105),尖部是非NHT组最常见的阳性部位(35.1%,34/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HT组术后病理T分期( OR=18.434,95% CI 4.976~68.297, P<0.001)、术后淋巴结阳性( OR=7.181,95% CI 2.089~24.689, P=0.002)、脉管癌栓( OR=3.545,95% CI 1.109~11.327, P=0.033)是PSM的独立危险因素;非NHT组术后病理T分期是PSM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814,95% CI 1.302~11.173, P=0.015)。 结论:无论是否接受NHT治疗,术后病理T分期均是高危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PSM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NHT的患者,术后淋巴结阳性、脉管癌栓亦是PSM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