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弯曲杆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该文报道胎儿弯曲杆菌( Campylobacter fetus)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该患者为中年男性,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规律进行腹膜透析治疗6年,因腹痛、透出液浑浊7 d入院。患者腹膜透出液培养为阴性,病原宏基因组学检测提示胎儿弯曲杆菌,使用阿米卡星留腹抗感染效果欠佳,需拔除腹膜透析导管转血液透析治疗,继续予罗红霉素口服抗感染治疗至4周,患者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3年版更新的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导管相关感染推荐概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相关感染是PD导管拔除和腹膜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023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导管相关感染推荐修订和阐明了出口处和隧道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如特定致病菌的导管相关感染、培养阴性导管相关感染、难治性导管相关感染、感染相关导管拔除;推荐出口处感染率新的靶目标不应超过0.40次/患者年;降低了导管出口处局部应用抗生素乳膏或软膏的推荐级别;提出了出口处敷料覆盖的建议;修订了局部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治疗时间的推荐;推荐了除导管拔除外的挽救导管新方案。该文就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腹膜透析治疗儿童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与转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在治疗儿童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AKI并进行PD治疗的儿童患者,描述其一般情况、PD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及透析相关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寻找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8例患儿被纳入本研究,年龄为(67.6±51.7)个月(3个月至15岁),其中男性31例(64.6%),合并感染34例(70.8%)。AKI较常见的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7.1%)、溶血性尿毒综合征(18.7%)及药物性肾损伤(18.7%)。住院期间PD时间为11(7,14)d。PD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毒素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均 P<0.05)。PD相关并发症3例,其中腹膜炎1例,大网膜堵管1例,切口出血及血肿形成1例,无患儿死于PD并发症。出院时37例(77.1%)患儿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移除PD导管,7例(14.6%)出院后需继续行PD治疗,4例(8.3%)死亡。肾功能恢复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恢复患儿[(32.6±6.7)g/L比(23.2±4.3)g/L, t=-3.994, P<0.001]。 结论:PD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AKI的治疗。PD治疗的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其AKI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腹膜透析患儿腹腔内压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可连续多次测量腹腔内压力(腹内压)的装置,并评估该装置在腹膜透析(腹透)患儿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的腹内压测量装置采用三通装置连接腹透外接管、带刻度的玻璃管及双联腹透液袋,通过转动三通装置实现腹透液的定量注入和腹内压的测量。测量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测量不同灌入量下的腹内压。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腹透治疗且透析龄>1个月的患儿,收集入选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记录测量过程患儿的主诉、体征、有无腹透导管污染、腹内压测量后压力相关并发症及感染情况,随访腹透患儿腹内压测量后3个月的结局。采用散点图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灌注量与腹内压的相关性。结果:9例接受自动化腹透治疗的患儿入选本研究,年龄(8.4±4.7)岁,体表面积(0.84±0.29)m 2。9例患儿灌注量为1 000 ml/m 2时的腹内压为(12.6±1.9)cmH 2O(1 cmH 2O=0.098 kPa),灌注量1 200 ml/m 2时的腹内压为(13.8±1.9)cmH 2O。测量装置安全可行,测量过程中未发生过导管污染,住院期间所有患儿未发生腹膜炎。随访3个月,除1例患儿因脐疝转血液透析外,其余患儿未出现压力相关并发症。 结论: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过程安全,可实现无创和连续性测量腹内压,对腹透患儿临床透析处方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腹膜透析居家管理常见问题与处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腹膜透析是儿童终末期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和容量超负荷是儿童居家腹膜透析最常见的问题,预防策略包括防止导管意外引起的导管污染、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对腹膜透析儿童或照顾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做好容量管理,提高其居家操作的技能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感染处理方式包括关注腹痛症状、正确留取透出液标本、积极腹腔抗感染治疗、治疗导管相关感染和持续质量改进。容量超负荷的防治策略包括积极治疗机械相关并发症、高血压、处方调整和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隧道重建术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我院腹膜透析中心确诊的5例难治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隧道重建术在难治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中的治疗效果。5例患者中,3例为出口处感染,2例为隧道感染,均抗感染治疗及对症处理无效后行隧道重建术,术后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均痊愈,3例患者未再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患者各发生1次导管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后痊愈。提示隧道重建术对于难治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轮枝样镰刀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菌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镰刀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国内外少有镰刀菌导致腹膜炎的报道。该文报道轮枝样镰刀菌性腹膜炎并发菌血症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因发热、腹痛入院,确诊腹膜炎后初始治疗使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每日夜间留腹治疗3 d,效果欠佳。抗生素升级为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每日夜间留腹2 d,仍无效果。后续腹水培养确定为镰刀菌,治疗方案改为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并改行血液透析,但患者出现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治愈后仍反复发热,感染指标无好转。进一步行高通量基因检测查全血感染病原微生物,临床明确为轮枝样镰刀菌菌血症。单用伏立康唑效果不佳,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感染迅速控制后患者治愈出院。镰刀菌致病性强,希望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慢性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CRF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及导管感染现状。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收治的40例老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导管感染,占比22.5%;未感染的患者31例,占77.5%;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透析时间及防护不规范是影响老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本研究选取的老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2.5%,导管感染率较高;年龄、糖尿病、透析时间及防护不规范是影响老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务人员应针对以上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血糖及血压等水平,提升患者规范防护的认知水平及操作技能,对于高龄、透析时间较长及合并其基础疾病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从而降低导管感染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改良式"薅除式"腹膜透析拔管术初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介绍改良式薅管技术及其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初步应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8年3月起开始实施"薅除式"拔管,在1例患者发生了术后隧道口感染的事件后,我们改良了手术方式:即拔管成功后,在隧道口行小切口,适当修剪皮肤并缝合,使隧道口闭合。结果:截至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合计对15例患者实施改良式薅管,随访期间(0~25个月),无继发感染、腹腔渗液。结论:对于符合薅管指征患者,改良式薅管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可降低继发感染及腹腔渗液等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对于需要紧急起始透析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腹膜透析是否可替代血液透析作为紧急起始透析的一种选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本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于我院肾病内科首次开始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并于我院定期随访治疗的≥65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置管5 d内启动透析。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分为紧急起始血液透析组(USHD)和紧急起始腹膜透析组(USPD),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比较两组患者短期(术后30 d)透析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纳入符合紧急起始透析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89例,其中USPD组为40例,USHD组49例。USHD和USPD组之间感染相关性并发症(0.0%比2.5%)、非感染性并发症(2.0%比2.5%)、需重新置管(0比0)、菌血症发生率(0比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USHD组和USP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3.0个月和3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 χ2=0.025, P=0.88)。Charlson合并症指数( HR:1.205,95% CI:1.026~1.415, P=0.023)、白蛋白水平( HR:0.949,95% CI:0.903~0.997, P=0.037)是影响老年紧急起始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对老年紧急起始透析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合并症指数进行分层及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分层中两种透析方式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5 d内开始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对于需要紧急起始透析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可替代血液透析作为紧急起始透析的一种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