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和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依据HER2的表达分为HER2阳性组和HER2阴性组.分析乳腺癌HER2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高斯朴素贝叶斯(GaussianNB)、K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分类(SVC)机器学习对乳腺癌HER2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最大径、回声模式、形态、纵横比、导管扩张、后方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边界、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冠状面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冠状面特征是乳腺癌HER2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OR=4.077、2.608、3.093、5.734,P<0.05).RF、LR、GaussianNB、KNN及SVC预测HER2阳性表达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7、0.832、0.833、0.835、0.792.结论 基于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IDC中HER2表达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RF表现最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系统及乳腺BI-RADS分类综合评分法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BVS)及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综合评分法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判断病变性质的最佳分界点.方法 对经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477例656个乳腺肿块的ABVS图像及BI-RADS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及钙化5个特征加乳腺BI-RADS分类进行综合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ABVS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加乳腺BI-RADS分类进行综合评分后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界点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965,其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90.4%、94.2%、93.4%、9.6%及3.8%.结论 ABVS联合乳腺BI-RADS分类综合评分法可作为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一项新的相对客观的判断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系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其最佳诊断界点.方法 对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77例656个乳腺肿块的ABV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评分,用ROC曲线探讨其最佳诊断界点和诊断评估指标,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ABVS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均可作为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指标.对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1,以≥2分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界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89.6%、93.8%、93.0%、10.4%和6.2%.结论 ABVS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可成为诊断乳腺癌的一项新的量化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描联合增强MRI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动态增强扫描MRI (DCE-MRI)诊断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女性患者158例,病理检查肿物428个,其中ABVS检查416个,DCE-MRI检查169个,ABVS和DCE-MRI都进行检查有160个.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AB-VS、DCE-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不同诊断方法与病理检查一致性的比较采用Kappa检验.结果 ABVS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464,DCE-MRI为0.848,ABVS联合DCE-MRI(任意恶判为恶)为0.581,ABVS联合DCE-MRI(任意良判为良)为0.750,ABVS联合DCE-MRI(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为0.915.ABVS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93.32%;DCE-MRI为94.12%和97.37%;ABVS联合DCE-MRI(任意诊断为恶性则判断为恶性)为100.00%和96.71%;ABVS联合DCE-MRI(任意诊断为良性则判断为良性)为70.59%和98.60%;ABVS联合DCE-MRI(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为100.00%和98.41%.结论 ABVS联合DCE-MRI可提高以“任意诊断为恶性则判断为恶性”为乳腺癌诊断依据的诊断灵敏度,也可提高以“任意诊断为良性则判断为良性”为乳腺癌诊断依据的诊断特异度.在“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的条件下,ABVS联合DCE-MRI可同时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引入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的翻转课堂应用于乳腺超声规范化培训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将临床医学与超声影像学融会贯通的培训过程,目前此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超声医师临床工作量大、难以兼顾教学任务、规培学员学习内容多、学习效果欠佳等.本文以乳腺超声规培为突破点,构建出一套引入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的翻转课堂,使规培学员能快速地将临床医学和超声影像学等知识串联起来,较好地理解乳腺超声图像及其所表达的临床意义,提高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培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83例共计112个病灶,均采用ABVS联合MRI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病灶41个,恶性病灶71个;乳腺恶性病灶ABVS图像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状、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汇聚征、虫蚀征和钙化比例分别为63.38%、70.42%、87.32%、50.70%、47.89%、40.85%和43.66%,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灶(P<0.05);乳腺恶性病灶MRI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状、边缘粗糙和毛刺征比例分别为67.61%、78.87%、84.51%和67.6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灶(P<0.05);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特异度为92.68%,明显高于ABVS、MRI单独检查(P<0.05);ABVS、MRI和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和MRI在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可助于提高诊断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引入ABVS系统的PBL教学模式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形式.问题式学习法(PBL)则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该教学模式逐渐在医学教育中流行.乳腺超声是专业性极强的超声分支,其图像在个体间的差异较大.为了提高超声科住院医师对乳腺疾病认识,我们在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BVS)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乳腺进行三维成像,更有助于乳腺结构和病灶的观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该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员对乳腺超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乳腺疾病典型声像图特征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的深刻理解,教学效果显著.此外,该教学模式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前景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是一项新的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在通过宽幅高频探头自动连续地扫描获取乳房全容积信息的同时实现标准化存储,不仅操作者依赖性小,而且便于重复观察,还能显示独特的冠状面信息,已在乳腺病变检出、定位、大小测量、良恶性鉴别及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预后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现就其在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其补充筛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对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补充筛查可减少晚期癌的发生率,减少MRI扫描序列可以降低检查成本,增加其可操作性.对比增强数字乳房X线照相术(CESM)和分子乳腺成像(MBI)可提高癌症检出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筛查和直接活检证实其准确性.本文回顾了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致密型乳腺筛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旨在提高致密型乳腺癌症的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在乳腺癌患者中诊断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相关数据统计,女性乳腺癌患者中,<24岁女性发病率较低,25岁后发病率增加,年龄越大则发病率越高,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1].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体征、病史、病理、彩超与磁共振等检查,随着超声仪器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临床诊出率明显提高.乳腺X线摄影(MG)作为乳腺癌的常用诊断方法,多被临床用于>40岁女性的乳腺癌疾病筛查中,但对年轻女性的乳腺癌筛查诊断效果尚无定论,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2].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全新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全面形态学信息,其早期诊断价值也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可[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