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氟对大鼠肾皮质IRE1α-ASK1-JNK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质量(10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6只/组,雌雄各半);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含氟量< 0.5 mg/L),低、中、高氟组分别饮用含氟量为10、50、100 mg/L(氟化钠)的自来水。各组大鼠饲养180 d后,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收集24 h尿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肾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皮质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皮质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未检出氟斑牙,低氟组大鼠氟斑牙发生率为2/6,中氟组为5/6,高氟组为6/6。与对照组[(5.707 ± 1.190)mg/L]比较,低、中、高氟组大鼠尿氟[(17.028 ± 3.006)、(34.378 ± 12.045)、(94.759 ± 31.773)mg/L]均较高( P均< 0.05),且高氟组明显高于低、中氟组( P均< 0.05)。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比较,中、高氟组大鼠肾皮质区肾小管及肾小球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嗜酸性增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低、中、高氟组大鼠肾皮质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0.07, P > 0.05);高氟组大鼠肾皮质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和低、中氟组比较均较高( P均< 0.05),且中氟组IRE1α、AS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氟组( P均< 0.05)。 结论:长期过量氟摄入可导致大鼠肾皮质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IRE1α-ASK1-JNK的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鼠膝骨关节炎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筛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筛选与大鼠膝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为深入研究骨关节炎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30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周期分别为4、8和12周,每个周期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大鼠左侧膝关节采用改良Hulth法行造模手术,5 d后,驱赶大鼠使之活动,每天30 min。实验期间,两组大鼠均饲喂普通固体饲料、自由饮用自来水。实验期满,采集大鼠膝关节和血液样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检测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数据库比对,筛选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变薄,表层粗糙、缺损或剥脱,软骨细胞变性、坏死、缺失,病变随实验周期延长而加重。筛选出11个与骨关节炎相关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硒代半胱氨酸、6-羟褪黑素、γ-谷氨酰半胱氨酸、花生四烯酸、二氢神经鞘氨醇、白三烯A4、白三烯B4、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ETrE)、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和N-花生四烯酰甘氨酸。其中,实验4周时筛选出9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个高表达,4个低表达;实验8周时筛选出8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个高表达,6个低表达;实验12周时筛选出8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个高表达,3个低表达。筛选出2条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鞘脂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二氢神经鞘氨醇和神经酰胺归属到鞘脂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白三烯A4和白三烯B4归属到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结论:骨关节炎疾病进程可以影响血清代谢物谱的构成和水平。11个血清差异代谢物涉及鞘脂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角膜接触镜相关感染性角膜炎20例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角膜接触镜相关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以期对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观察2009年7月到2019年6月因配戴角膜接触镜发生感染性角膜炎而住院的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高危护理行为、症状体征、角膜感染灶的特点、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以及病情转归。结果::共20例患者(23眼)纳入本研究,女12例,男8例,平均年龄21.4岁。连续数日配戴及自来水清洗镜片占高危护理行为的72%(8/1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眼异物感、疼痛、眼红及视力下降。溃疡位于视轴区及视轴旁区15眼(65%),位于周边区8眼(35%)。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35%(8/23),4眼为棘阿米巴感染,其中2眼合并表皮葡萄球菌感染;3眼为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1眼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6眼(70%)药物治愈,7眼(30%)手术联合药物治愈。治疗效果佳为8眼(35%),效果良好为9眼(39%),效果差为6眼(26%)。结论::连续数日配戴及自来水清洗镜片是引发接触镜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溃疡好发于视轴及视轴旁区;棘阿米巴原虫及铜绿假单胞杆菌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经过及时合理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湖北省一起春游学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湖北省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暴发共涉及病例181例,首例病例于4月10日16时发病,发病高峰集中在4月11日12时至24时(92例,占全部病例的51.00%),食用园区小卖部售卖的冰淇淋是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 OR=5.03,95% CI:2.62~9.51)。 结论:该事件为1起由园区自来水管网铺设不规范、小卖部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应加强对公共场所水网的监管以及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过量氟暴露对体内外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过量氟暴露对体内外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1)体内实验:选择24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染氟组,每组12只,分别饮用自来水配制的< 1 mg/L和50 mg/L氟化钠溶液,饲养6个月。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GFAP蛋白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分离成年(6月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4 mmol/L氟化钠溶液培养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GF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情况及钙离子含量。结果:(1)体内实验: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染氟组大鼠脑组织GFA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440 ± 0.200比0.250 ± 0.120, t =-5.93, P = 0.027;0.270 ± 0.020比0.240 ± 0.050, t =-4.87, P = 0.040;1.017 ± 0.001比0.486 ± 0.006, t =-52.48, P = 0.001)。(2)体外实验: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显示,GFAP阳性,原代培养细胞鉴定为星形胶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染氟组GF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780 ± 0.120比0.134 ± 0.005, t =-37.84, P = 0.001);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染氟组GFA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76 ± 0.10比1.38 ± 0.05, t =-20.44, P = 0.00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染氟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55.0 ± 1.0比3.5 ± 0.6, t =-10.28, P = 0.009),钙离子含量低于对照组(%:54 ± 9比72 ± 13, t = 4.64, P = 0.043)。 结论:过量氟暴露可造成体内外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增多,并影响钙信号转导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GFAP、β-tubulinⅢ和synaptophsin表达水平及硫酸软骨素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突触素(synaptophsin)表达水平,探索三复合体突触在慢性氟中毒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硫酸软骨素(CS)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月龄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48只,按体重(9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含有不同浓度氟化钠(NaF)的自来水[ < 0.5 mg/L(对照,CN),10.0 mg/L(低剂量染氟,LF),50.0 mg/L(高剂量染氟,HF)]喂养,其中部分大鼠直接喂养185 d(CN、LF、HF组),其余大鼠于喂养180 d后连续5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或染氟大鼠腹腔注射0.66 mg/kg CS,分别为CN + NS、LF + NS、HF + NS组和LF + CS、HF + CS组。实验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4区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4区GFAP、β-tubulinⅢ和synaptophsin的表达及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GFAP、β-tubulinⅢ和synaptophs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LF、HF、LF + NS、HF + NS组雌、雄性大鼠海马CA4区均可见神经元嗜酸性变、丢失和排列层次不整齐,LF + CS、HF + CS组较CN组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而较LF、HF、LF + NS、HF + NS组有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LF、HF组雌、雄性大鼠GFAP、β-tubulinⅢ、synaptophsin阳性面积率均低于CN组( P均 < 0.05);而LF + CS、HF + CS组分别高于LF、HF组( P均 < 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LF、HF组雌、雄性大鼠GFAP、β-tubulinⅢ、synaptophsin蛋白表达水平(LF组:0.90 ± 0.09、0.82 ± 0.08,1.43 ± 0.14、0.92 ± 0.02,1.21 ± 0.15、0.87 ± 0.02,HF组:0.58 ± 0.14、0.73 ± 0.03,0.63 ± 0.06、0.67 ± 0.03,0.87 ± 0.04、0.70 ± 0.05)均低于CN组(1.24 ± 0.08、1.09 ± 0.10,2.64 ± 0.30、1.54 ± 0.09,1.72 ± 0.10、1.13 ± 0.06, P均 < 0.05)。 结论:慢性氟中毒引起的CNS损伤可能与三复合体突触以及细胞外基质有关,CS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剂量氟对大鼠骨组织Ihh、Shh、Smo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刺猬蛋白(Hedgehog,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Ihh、Shh、Smo)在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36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质量(10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2只/组,雌雄各半);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含氟量< 1 mg/L),低氟组和高氟组染氟剂量分别为5、50 mg/L。各组大鼠饲养6个月时,收集24 h尿样,取大鼠股骨干骺端,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骨氟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组织Ihh、Shh、Sm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染氟含量的增加,各组大鼠尿氟、骨氟含量和血清BALP水平[尿氟:(1.37 ± 0.44)、(5.96 ± 0.56)、(7.60 ± 0.61)mg/L,骨氟:(306.04 ± 12.58)、(652.91 ± 51.83)、(1 094.11 ± 126.34)mg/kg,血清BALP:(27.78 ± 4.09)、(46.59 ± 5.75)、(57.45 ± 3.99)U/L]逐渐增加( P均< 0.05)。光镜下染氟组大鼠股骨干骺端呈骨质硬化表现。高氟组大鼠Ihh、Shh、Smo mRNA表达水平(1.39 ± 0.36、0.56 ± 0.23、0.40 ± 0.15)高于对照组和低氟组(0.73 ± 0.19、0.92 ± 0.34,0.19 ± 0.04、0.36 ± 0.16,0.14 ± 0.04、0.24 ± 0.13, P均< 0.05),低氟组Shh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高氟组大鼠Ihh、Smo蛋白表达水平(138.89 ± 3.72、149.29 ± 7.63)高于对照组和低氟组(127.39 ± 2.69、134.81 ± 3.53,129.64 ± 12.62、139.07 ± 9.30),且低氟组高于对照组( P均< 0.05);高氟组大鼠Shh蛋白表达水平(141.26 ± 7.49)高于对照组(130.96 ± 11.10, P < 0.05)。 结论: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出现表达改变,氟可能通过诱导Hh信号活化来影响骨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粪菌移植影响砷染毒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砷染毒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月,选择36只8周龄SPF级SD大鼠,根据大鼠体重按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砷染毒组(As组)、砷+生理盐水组(As+NaCl组)和As+FMT组,各组中雌鼠6只、雄鼠3只;选取对照组大鼠粪便作为粪菌液供体。大鼠饮用含75 mg/L亚砷酸钠的自来水1周后进行合笼,至子代大鼠出生终止砷暴露。雌鼠出现阴栓后在神经发育致畸窗口期进行粪菌液灌胃,灌胃体积为1 ml/100 g,间隔2 d 1次,共3次。子代大鼠断乳后每周记录体重变化,出生第6周后,采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旷场试验观察大鼠自主探索行为与紧张度的神经行为表现;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As组和As+FMT组大鼠粪便样本中菌群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距离比和停留时间比,以及穿越平台的次数均明显下降,且大鼠在中心区的运动路程、进入次数和跨格数均明显降低( P<0.05);与As组比较,As+FMT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在中心区的运动路程和进入次数均明显升高( 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As+FMT组大鼠粪便菌群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As组(68.34%比60.5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As组(28.02%比33.48%);在属水平上,As+FMT组普氏菌相对丰度明显高于As组,成为优势菌属(42.08%比21.78%)。此外,对比As组,As+FMT组大鼠粪便菌群中有22个上升的菌属,21个下降的菌属( P<0.05)。LEfSe法分析结果显示,As+FMT组差异菌属中的优势菌为普氏菌和UCG_005,其相对丰度明显高于As组( P<0.05)。 结论:FMT可能缓解砷染毒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和焦虑样行为,改善紊乱肠道菌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P-NMDAR及CaMKⅡ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磷酸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phosphorylated N-methyl-D-aspartat receptor,P-NMDAR)亚基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Ⅱ,CaMKⅡ)蛋白表达变化,探讨慢性氟中毒神经损伤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月龄SD大鼠18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1周,按体质量[(100 ± 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含氟量< 0.5 mg/L)、低氟组(饮水含氟量为10.0 mg/L)、高氟组(饮水含氟量为100.0 mg/L),每组6只(雌雄各半);饲养180 d后处死取大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尼氏体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组织中P-NMDAR亚基(P-NMDAR1、P-NMDAR2A)及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HE染色可见高氟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核浓染、嗜碱性增强。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尼氏体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024 4 ± 0.009 7、0.024 0 ± 0.003 1、0.023 9 ± 0.013 8,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0.010, P >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氟组大鼠脑组织P-NMDAR1、P-NMDAR2A、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0.026 3 ± 0.005 7、0.086 3 ± 0.009 0、0.210 9 ± 0.048 7)与对照组(0.011 8 ± 0.006 5、0.065 6 ± 0.011 1、0.143 8 ± 0.029 9)和低氟组(0.017 2 ± 0.006 8、0.062 6 ± 0.017 8、0.135 6 ± 0.029 6)比较显著升高( P均< 0.05),且低氟组P-NMDAR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长期过量氟摄入可导致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NMDAR亚基过度激活所致的钙离子(Ca 2+)超载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水共治"对杭州市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杭州市"五水共治"实施对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影响,为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月,在杭州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在13个区(县、市)以乡镇为单位按照供水方式的不同采集水样,水碘检测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按照水源类型(自来水、井水、泉水),区域(城市、郊区、农村)等进行水碘分布状况分析。结果:全市共检测水样722份,水碘中位数为1.1 μg/L,范围为0.3 ~ 105.0 μg/L,各区(县、市)水碘中位数均< 10 μg/L。全市182个乡镇中,集中供水94个,分散供水3个,混合供水85个;自来水、井水和泉水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3、0.9、1.6 μg/L,城区、郊区、农村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6、1.2、1.0 μg/L。结论:杭州市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偏低,仍属于碘缺乏地区,在开展"五水共治"措施的同时应继续实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