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对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nandamide,AEA)对人成牙本质细胞(HODs)样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ODs样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形态和功能验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AEA对HODs样细胞活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EA处理后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AEA的作用受体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的表达,并检测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 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在HODs样细胞中表达,不同浓度AEA和不同处理时间可刺激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提高.抑制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后AEA诱导的MMP-9表达水平下降,其中大麻素受体1和TRPV1作用较强.JNK信号通路在AEA对MMP-9的表达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结论 AEA主要通过大麻素受体1和TRPV1调控HODs样细胞中MMP-9的表达,JNK信号通路是此过程的主要调节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康氏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康氏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肝组织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glycerol,2-AG)、大麻素受体1 (cannabinoid receptor 1,CBR1)mRNA、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1,CBR2)mRN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予中药康氏抗纤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单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判定两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ALT水平,HBV DNA、HBsAg、HBsAb定量,肝组织病理、肝硬度变化,肝组织AEA、2-AG含量和CBR1、CBR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HBsAg阴转率、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疗效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x2=4.453,4.152,6.364,均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测定值、AEA、2-AG含量及CBR1、CB R2 mRNA表达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肝组织病理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肝细胞轻度水样变性,汇管区纤维组织无增生,局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炎症及纤维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康氏抗纤方具有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B-sAg阴转率、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疗效有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慢性CHB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菖郁逍遥方,疗程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治疗后(治疗12周)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变化;以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观察两组治疗后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活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定量、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腺上素(norepinephrine,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glycerol,2-AG)及其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CBR)1、2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中、治疗后的HAMD17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但安全性评价较高.治疗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5-HT、NE、BDN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EA、2-AG、CBR1水平较前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效果显著;CBR2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菖郁逍遥方具有显著改善CHB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通过调控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来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BDNF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薏苡仁油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生长的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LC-MS考察薏苡仁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原位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代谢组学情况.方法 建立乳腺癌原位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薏苡仁油给药组,薏苡仁油给药组灌胃给予薏苡仁油(7.5 mL·kg-1·d-1),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取瘤组织并保留各组血清.HPLC-LTQ-Orbitrap Elite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代谢变化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 薏苡仁油显著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体内生长(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薏苡仁油给药组小鼠的血清代谢产物呈现不同的分布,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找到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与薏苡仁油给药组,分别比较组间变量权重(VIP)均>1、P<0.05的差异代谢物.与正常组比较,有16种代谢物在模型组显著变化,包括孕烷三醇、溶血磷脂[18∶3(9Z,12Z,15Z)]、溶血磷脂乙醇[0∶0/22∶6(4Z,7Z,10Z,13Z,16Z,19Z)]、溶血磷脂[22∶5(7Z,10Z,13Z,16Z,19Z)]、溶血磷脂[22∶4(7Z,10Z,13Z,16Z)]、丙酮酸、2,6-二氨基-4-羟基-5-N-甲基甲酰胺基嘧啶、N-乙酰基-L-苯丙氨酸、十七烷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高-γ-亚麻酸、乙酸视黄酯、6-羟基-5-甲氧基吲哚葡糖苷酸、1-硬脂酰基-s1n-甘油-3-磷酸乙醇胺,其中代谢物N-乙酰基-L-苯丙氨酸水平提高,其他代谢物水平降低,并在薏苡仁油给药后这些差异代谢物均有显著回调趋势(P<0.05).结论 薏苡仁油可能通过调控三阴性乳腺癌小鼠体内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以及丙酮酸代谢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内源性大麻素探讨康氏抗纤方治疗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康氏抗纤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药理效应及对内源性大麻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康氏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每组10只.造模8周期间,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康氏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给予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从第5周开始,康氏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分别给予康氏抗纤方、安络化纤丸灌胃治疗4周.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ELISA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检测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含量变化;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水解酶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酯酶(MGL)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内出现明显肝纤维化状态,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Hyp、AEA、2-AG含量升高(P<0.01),FAAH、MGL m-RNA表达降低(P<0.01).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康氏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轻,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康氏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血清大麻素AEA、2-AG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FAAH、MGL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 康氏抗纤方对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内源性大麻素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介导卵巢癌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ELISA实验分析健康对照组和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AEA的水平,并结合ROC曲线评估AEA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合CCK-8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AEA对卵巢癌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肿瘤体积、瘤重的测量及瘤组织肉眼观图进一步验证AEA对卵巢癌的作用;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AEA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而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细胞自噬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水平,探究其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卵巢癌患者体内AEA的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ROC结果提示AEA有望成为区分卵巢癌患者和健康个体的灵敏性生物学标志物,且AEA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活力、迁移、侵袭,抑制卵巢癌组织生长.结论:AEA通过促进卵巢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并影响其自噬,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内源性大麻素探讨皂术抗纤方治疗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内源性大麻素研究皂术抗纤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药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皂术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每组10只.模型组、皂术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给予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8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皂术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分别给予皂术抗纤方(16.1g/kg)、安络化纤丸(30g/kg)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羟脯氨酸(Hyp)、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及内源性大麻素水解酶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单酰基甘油酯酶(MGL)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AEA、2-AG含量显著升高(P<0.01),FAAH、MGL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皂术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皂术抗纤方组肝组织大麻素AEA、2-AG含量显著降低(P<0.01),FAAH、MGL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皂术抗纤方治疗肝纤维化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内源性大麻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藏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慢性胆汁淤积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采用喂养含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2,4,6-三甲基吡啶(3,5-diethoxy carbonyl-1,4-dihydro-2,4,6-trimethylpyri-dine,DDC)的饲料建立慢性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基于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探究二十五味松石丸(Ershiwuwei Songshi Pills,ESP)对慢性胆汁淤积小鼠的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结果发现ESP能够有效改善模型组小鼠的病理性损伤以及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水平.代谢组学筛查得到模型组与空白组、模型组与ESP组13个共有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是尿酸(uric acid)、乙醇醛(glycolal-dehyde)、犬尿氨酸(kynurenine)、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L-3-苯乳酸(L-3-phenyllactic acid)、I-尿胆素(I-urobilin)、白三烯D4(LTD4)、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rioxilin A3、1D-肌醇1,4-二磷酸(D-inositol-1,4-diphosphate)、PC[16:0/20:2(11Z,14Z)]、PC[14:0/22:2(13Z,16Z)]、PC[20:4(5Z,8Z,11Z,14Z)/20:4(5Z,8Z,11Z,14Z)].ESP干预后,13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均有明显回调,通路分析显示,ESP主要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来达到治疗效果.该研究从代谢物角度阐释了二十五味松石丸抗慢性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