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研究生英语能力需求和满意度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医学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学硕)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英语能力需求和对自身英语能力满意度(以下简称满意度)的差异,为医学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采用自制问卷对陆军军医大学2018级93名博士研究生和22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英语能力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类学生的分值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生英语能力重要性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描述。结果:①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硕和专硕对英语听、说、读、写和其他(跨文化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6±0.83)分、(9.07±1.17)分、(9.14±1.28)分, P<0.01)];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硕和专硕满意度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4.5,6.6)分、4.0(2.7,5.1)分、4.5(3.4,5.6)分, P<0.01)]。②医学博士研究生和学硕需要重点提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听"和"说";专硕集中在"说"和"写"。 结论: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硕和专硕需求差异明显,医科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需多元化,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并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过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英文生物医学论文写作数字课程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组基于深度需求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前期编写教材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在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理论指导下提出设计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开放式数字课程,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字课程发布后受到广泛欢迎。这一数字课程有望为我国医学研究生提高英文论文写作能力提供有效途径,也为医学院校建设其他类型学术英语数字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科研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 2=4.55, 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效果分析——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背景下重庆医科大学本科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成效。方法:采用问卷法对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护理本科生英语课程设置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在2019级护理本科生护理英语教学中实施1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满意度。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统计各选项人数与占比。结果:2019级护理本科生对本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满意度为56.78%(272/479),对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满意度达到88.1%(422/479)。结论:医学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职业目标需求,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习者提供口语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另外,ESP教师团队成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提高其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能力和信心。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海军军医大学医学研究生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作为一门针对特定学习者的特殊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课程的教学目的明确,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本文结合ESP课程特点其及教学原则,介绍了海军军医大学研究生ESP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教学理念与特色,并对今后的医学类ESP课程建设提出了改进意见,如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块设置、多学科融合、移动媒体介入、优化师资配置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内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现状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该研究检索了国内近10年发表的关于护理英语教学的文献,最终纳入187篇文献,主要涉及院校教育层面、医院继续教育层面护理英语教学研究现状,涵盖需求分析、学习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临床培训、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研究者提出院校需要基于护理工作岗位实际需求推进护理英语教学改革,医院需要参考国际健康照护语言标准提升护士临床护理英语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护理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北京市超声医学专业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改革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分析目前继续医学教育(CME)模式的现状及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接受度及可行性,为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超声医学专业的在职医师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医师基本情况、当前CME的现状、新型CME模式的改革需求三部分。医师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医院级别、副高级及正高级职称占科室成员的比例。当前CME的现状包括所在单位教学活动频率,提高职业能力的途径,对目前CME制度的知晓度、满意度、对提升职业胜任力和工作负担的认可度,学分获取途径,继续教育不达标的原因等。新型CME模式的改革需求包括新型CME模式的参加意愿、学习内容、形式,对CME、继续职业发展(CPD)等概念的知晓度及对持续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学习理念的认可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医院级别组间的继续教育现状及改革需求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对CME制度的知晓度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医院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5.25%(141/400)的医师对目前的CME制度了解不足。不同性别、年龄段、学历、职称、医院级别的医师对CME制度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师对目前的CME制度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2.956,P=0.011),工作11~15年组医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工作20年以上组(P=0.017)。12.50%及8.75%的医师对目前的CME制度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医师反馈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继续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便捷性及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不足。13.50%的医师认为继续教育对职业胜任力没有帮助,20.75%、15.50%及39.75%的医师非常认同、认同及基本认同继续教育对工作造成负担。医师对CME这一概念的知晓率高于CPD(P<0.001),医师对“持续学习”及“非正式学习”的学习理念认同度分别为82.00%、73.50%。不同职称(初级/中级/副高及正高级)医师对“持续学习”理念的认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副高及正高级职称组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初级职称组(P=0.004)。医师建议CME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教学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投票率为90.75%)、科研能力(投票率为63.75%)、教学能力(投票率为57.00%)、科普能力(投票率为39.50%)及英语(投票率为32.25%)等任何提高职业胜任力的内容。82.50%的医师希望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实现自主学习,35.75%(143/400)非常愿意、32.75%(131/400)愿意参加以医师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新型继续教育。结论:当前的CME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医师具有明确的改革意愿和需求,开展新型CME对于提升CME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浅谈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课题来源简介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英语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格及社会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2+2"医教协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2"医教协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级护理本科生分为对照组74人和试验组7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组采用"2+2"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2组研究对象第5、6学期末考试成绩(理论+技能)、毕业考试成绩、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除护理专业英语外,2组研究对象第5、6学期各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各科实验实训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89.32±6.02)、(89.46±5.29)、(88.06±6.34)、(89.32±5.58)、(83.99±6.44)、(82.58±5.78)、(83.56±6.12)分,对照组分别为(87.72±5.90)、(87.85±6.32)、(85.59±5.79)、(87.45±5.65)、(81.82±6.06)、(80.34±5.89)、(81.28±5.4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3.261,均P<0.05);试验组毕业考试总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分别为(82.86±4.92)、(85.60±4.54)分,对照组分别为(81.07±5.52)、(84.07±4.5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0、2.011,均P<0.05).试验组胜任力量表总得分及教育指导、管理能力、确保质量和工作角色4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74.95±3.40)、(76.38±3.98)、(75.49±3.23)、(75.42±2.72)、(77.49±2.76)分,对照组分别为(73.63±4.39)、(72.90±4.23)、(74.12±4.19)、(74.32±3.36)、(76.46±3.2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2.492,均P<0.05).结论 "2+2"医教协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利于医院医疗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推动学院护理专业的建设,同时使"双师型"教师在实践中得以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科院校援非医师外语交际能力培训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陆军军医大学连续3年承担援非医疗任务,这对援外医师外语能力、特别是听说交际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以往的援非医师语言培训存在内容形式单一、周期短、成效低的特点;医师自身外语能力受非洲口音影响,存在交际沟通障碍.针对以上问题,可在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采取交际-任务型教学,通过学习非洲英语口音,进行口音英语练习;以场景模拟和案例讨论方式进行医学交际练习以及跨文化人文交流.使援非医师外语培训朝着实效性、多元性方向发展,更好地辅助援非医师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