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在农学基础课程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面向农学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内容抽象程度高的知识体系特性.在新农科背景下,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存在知识框架不系统、思政教育有待加强、学生科研素质不足,以及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为 目标,创设"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从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到科学研究,再到农业生产知识链的搭建,促进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为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 植物生理学 探索与实践 Knowledge chai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cience and education+industry and educatio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是学术型人才的重要补充,更是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基层最重要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因此,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构建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学校整体办学实践层面介绍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取得的效果,以为其他学校办学实践提供借鉴.牡丹江医学院经过多年办学探索与实践,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条件保障"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体系的有效运用使得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在校生获得省级、国家级竞赛奖励多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93.55%~96.75%,基层医疗卫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97%以上.学校构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立德树人视域下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根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编制以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访谈、专家函询等方法构建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进行问卷填写和意见收集,进一步完善问卷.另外随机抽取130名学生进行正式问卷填写,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效度和信度评价.结果 本研究形成了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该问卷包括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案例编制3个维度,共25个条目.130份正式调查问卷中有125份为合格问卷,信效度检验显示: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68%.问卷整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4,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案例编制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17、0.941和0.937.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值在0.607~0.799之间.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实习期口腔医学生叙事医学实践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教学实践对实习期口腔实习生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的提升效果,并尝试以此为参考,建立一套有效的叙事医学教学实践方法.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5月参加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本科生34名,分为实验组(14名)和对照组(20名).对照组按规范开展临床实习活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叙事医学实践,包括理论授课、细读、平行病历、讨论会等实践内容.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评估2组学生的共情力,并对实验组进行叙事医学实践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情力量表的总分和各模块得分在实习后较实习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在"个人忧伤"模块的得分在实习后显著下降(P<0.05),说明没有接受叙事教育的对照组学生经过学习后共情有所降低.调查问卷结果和平行病历内容,也反映出实习生经过叙事医学实践后,叙事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医患双方心理社会因素的理解也更深刻.结论:叙事医学实践有助于提升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缓和医患关系,应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和医生职业生涯中持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结合翻转课堂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基于项目的 团队学习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将2019级本科护理专业4个平行班的学生分为对照组(103名)和观察组(103名),对照组护理研究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项目的 团队学习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结果 除期末考试客观题得分外,观察组护理研究课程期中测验、期末考试主观题、科研项目申报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课程后,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显著高于课程前(P<0.05).结论 基于项目的 团队学习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本科生护理研究课程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教师美育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的价值意蕴和原则,提出具体实施路径,并反思教学实践,为生物学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提供教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科研反哺教学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力学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等特点.然而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验工具高度封装化,学生和教师都难以理解其具体的构造和原理;实验设计中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偏离较远.以上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制约了生物力学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功能.因此,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急需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方法 本文基于对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改进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具体而言,在传统生物力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两项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基于教师的科研前沿成果,理解和搭建生物力学测量装置,并用其进行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 根据课后的反馈信息,科研反哺教学的改革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力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力学课程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结论 科研反哺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在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解决了目前生物力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方式可为未来生物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教—学—评"一体化运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SOLO分类理论,以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为例,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以期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供高中生物学教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物学教学当"由兴而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什么是兴趣?在心理学上,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驱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学生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往往伴随着更深刻的记忆和更深入的理解.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由兴而起"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现实技术在重症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医学是一门对知识、技能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要求极高,专门从事危重病症诊疗的学科.然而,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速,常规面授等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能提供一定的模拟教学环境,但无法实现与真实世界的深度交互,教学效果受限.混合现实(MR)是结合了VR和AR特性的一种新技术,能对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提供一种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目前,MR在医学领域已有初步探索,但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旨在探讨MR的特性和形成,以及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